分享

从未有一台纯电动车 像Aion S这样让我心动

 新用户6316uSS7 2021-03-04

一直以来,我对纯电动车都颇有成见,认为在同样的价格下,燃油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可靠性都会更加出色,在非限牌限购城市实在没有必要去购买一辆让人续航焦虑的纯电动车。

尤其是某些造车新势力不切实际的营销宣传更让我对纯电动车的成见加深了不少。在我看来,有多年传统车制造的经验和积累,有能力生产出靠谱燃油汽车的车企才有能力造出完善的纯电动车。

刚好最近我拿到了一台广汽新能源Aion S的试驾车,开了三天之后,我彻底对纯电动车粉转黑。因为它的综合体验实在是太棒了,我认为它是目前20万元以内最值得购买的纯电动车。

初拿到这台Aion S时,我就对这台车整体的质感所折服。以前大灯为例, 由一片片灯组组成“箭羽”配合横条状LED灯带形成的“穿云箭”的样式看起来很有高级感,而且当我带着钥匙靠近车辆时,车内外灯光都会亮起,仪式感满满,非常走心。

整体外观设计上,我对这台车也颇有好感,车侧流畅的腰线配合上C柱的悬浮车顶设计,从视觉效果上让车子的流线感更强,更显运动姿态。当然这也表明广汽新能源设计团队对于外观设计趋势的把握是相当成熟的,全部原创的设计能做出如此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实属不易。

进入车内,依旧是扑面而来的豪华感,大面积麂皮和皮质包裹、钢琴烤漆面板、多处金属饰条等等营造出了越级的内饰质感,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豪华车的观感,完全不像是一台A级车的车厢。

不过最打动我的其实是细节的处理,比如车窗按键和方向盘多功能按键都配以镀铬饰面,摸起来很有金属质感;中央扶手采用按键式开启,开启速度很缓很高级;甚至连安全带锁扣的两侧都采用了植绒处理,最大程度避免其与中控部位摩擦产生异响。

总之,Aion S由内到外的豪华感成为了它赢得我好感的重要一步,而当我真正开上它之后,我对它的好感度直接到达了max的地步。

我拿到的这台试驾车属于Aion S的高配长续航版,它采用了日本电产提供的三合一电驱,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可以轻松到7秒,而宁德时代最新的NCM 811电池更是让它实现了NEDC 510km的高续航。

这样的续航能力几乎消除了我对它的续航焦虑,因为我自己的车满油在市区跑不到500公里油表就要亮灯了,510km的续航用三天基本可以随心所欲了,于是我一上车就打开了空调和座椅通风,用着最“奢侈”的方式开启了这次试驾。 

真正把Aion S开起来,它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电动车特有的轻快感。得益于电动机强大的扭矩,Aion S的动力响应比传统的燃油车要快了太多,加速也给人一种很畅快的感觉,不管是在车流中跟车还是超车并道都游刃有余。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辆动力匹配到完美的燃油车,动力踩多少就有多少,是一种绝对的线性,而这种线性是如今的燃油车不可能达到的水平。

为了适合不同驾驶者的习惯,Aion S设置了Sport、Eco、Normal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还有单独在中控系统中开启的i-Pedal单踏板模式。

Normal模式下的动力响应就已经非常快,而且松开加速踏板也不会影响驾驶的流畅性,开起来跟匹配到完美的燃油车差不多;而Sport模式下动力输出明显要猛很多,车子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加速踏板稍微的变动都能反映到动力输出上来,颇有一种性能车的感觉,在城市道路下开起来可能会让人有很大压力,开高速用最合适。

最特别的是I-Pedal模式,也就是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的能量回收可以最大程度帮助车辆进行减速。这其实算是纯电动车特有的一种驾驶风格,在不拥堵的道路上确实能最大程度降低能耗,但是开惯了燃油车的我的确对这种模式不太习惯。

由于电池布置在车身底部,Aion S的重心相当低,再加上底盘和车身采用了大量铝制部件,因此它的操控性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即便是以较高的速度转弯,车身的侧倾也不会很明显,而且去到100以上的高速工况,车身的稳定性也远优于A级燃油车,超过大货车时完全不会感受到横风的影响。

最后来说一说续航吧,到了还车那一天我一共开了163km,表显续航还有268km,与510km的NEDC续航差距并不算大,况且我基本没有刻意去省电,全程开启空调,而且加速次数也比较多,基本上是顶着道路限速在开。

三天试驾下来,Aion S无论是外部观感还是驾乘质感上深深打动了我,它的设计、做工、用料足矣媲美豪华车,而强劲且又平顺的动力也已经超越了所有合资品牌A级燃油车。至于同价位的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在续航里程上就要比Aion S的510km差了很多,因此Aion S成为了我目前为止唯一想购买的纯电动车。

当然,从Aion S身上我也进一步确信了一个观点,在摆脱了燃油车时代的动力短板之后,新能源时代的自主品牌已经有实力、有资格超越合资品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