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丧不报,孝不吊”是啥意思?还有下半句,知道吗?

 三农小毛 2021-03-04

农村老话“丧不报,孝不吊”是什么意思?

如今在城里,如果有亲人去世了,都是选择火葬了。而且近些年,在有些农村也开始推行火葬了。但在很多农村里,依然还是采用最古老的土葬的方式。而丧事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情,都会尽力办得圆满,不让他人说闲话。自古以来,但凡重大的事情,讲究的规矩也是很多的。比如在办丧事时,就经常听到有的人说“丧不报孝不吊”,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呢?

丧不报,孝不吊

这是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种丧事规矩,许多在农村里长大的朋友们应该很清楚,那就是如果谁家有亲人去世了,那村里的人在听到鞭炮响了之后,了解到有村民去世了,每家每户都会安排一个人主动古来给去世老人报丧。

可是,有些亲戚比较远的,自然就需要人去通知了。这个时候,主人家就会在村里找一个一个办事靠得住的人去给所有的亲戚报丧。多数地方都是选择有血缘关系的人来做这件事,一般都是让侄子代劳,也有些地方没这个规矩。不过现在基本都是电话通知了!

而被通知的亲戚,都会第一时间来吊孝,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如果有些亲戚没有接到这个通知,即没有人去通知到他们,那即便是知道了逝者去世的消息,也是不会过来吊孝的,而这也就叫“丧不报孝不吊”。

不烧纸钱,不谢孝

这句老话还有下半句的,那就是“不烧纸钱,不谢孝”。这半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知道老人去世的亲朋好友,都会来去世老人的灵堂前吊唁。而在吊唁的时候,一般都会自己带上一些纸钱过来,并且在老人的灵堂前烧掉。这个时候,老人的后代们就会以跪拜叩头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但如果前来吊唁的人并没有烧纸钱,那也就意味他们和老人的关系很一般,所以戴孝之人是不需要向他们行跪拜谢礼的。

关于农村丧事的规矩还是挺多的,而且各地的规矩也是不一样的。虽然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是百无禁忌,但是在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讲究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如果做得不对,就很容易好心办坏事。比如在农村里还有另外一句老话:寿不送烟,丧不后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在你的家乡还有这个说法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