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回家过年,为什么孩子却和父母不亲了?或许是这3点原因

 三农小毛 2021-03-04

文/农夫也疯狂

前两天发小从广州回来了,我们也是近一年没见面了,每年也就在春节的时候聚聚,平时也很少联系,只是偶尔在朋友圈点个赞,相互问候一下。想起十多年前,我们都还是小屁孩,而如今都成家了,孩子也会打酱油了。听发小说,回来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他的两个孩子还没没叫过他爸爸,也不怎么和他们夫妻亲近,甚至还有点怕他。给他们买了很多的玩具,他们好像也不是很开心。这一点,让他和妻子两个人都很烦恼。春节回家过年,为什么孩子却和父母不亲了?或许是这3点原因,看完很心酸

这种现象,其实近些年在农村里是很普遍的。身边有不少的80后年轻人都表示遇到过,平时虽然给孩子买了手机,但是他们主动和父母联系的是比较少的。就算是父母主动打电话孩子了,他们也不怎么愿意和父母说话,往往是问一句就答一句,有些甚至不接父母的电话。还有些父母回到家以后,这些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他们要么是自己玩耍、看电视,或者是跟爷爷奶奶亲近,要么是跟同龄人有说有笑的。但是对父母却有点像是陌生人一样,没有太多的交流。也是因为这样,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过年回到家以后,也因此而苦恼。其实在农村里,很多的留守儿童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亲近这种状况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见面和交流很少,孩子对父母生疏了。

如今在农村里普遍是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出生以后,多数都是留在农村老家,让爷爷奶奶来带,而父母则要一起出去打工挣钱。而这一出去往往就是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有些父母比较想孩子的,并且有条件的,还会在暑假的时候接孩子去身边。可是,多数的也就是在春节期间短暂团聚几天,然后又匆忙外出打工了,孩子不仅和父母一年见不上几次面,而且长期不在身边,交流也很少,对父母的感情就很淡。

其次,从小不在身边陪伴,有些孩子对父母很“生气”。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自然是有父母长期陪伴在身边了。当自己受到委屈了,伤心了、难过了,都是希望父母能陪伴在身边。可是,在农村里这种现象是很少见的。孩子有什么心事了,也没人倾诉,遇到麻烦了也只有自己解决,看到别人都是父母接送上学、放学,心里肯定会很难过。于是,时间一长就会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了,即便是父母回来了,也会很生气,有些还会故意不愿意和父母去亲近。

最后,父母过于严苛,让孩子“害怕”。

在村里有一户人家,每年春节回来,就会对他的两个儿子“教育”一顿。因为他的两个孩子非常的调皮,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并且学习成绩还不好,爷爷奶奶又管不住。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让父母生气,于是就免不了会“教育”一番。其实,孩子和父母不亲,也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父母过于严苛了,比如有些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常对还在发脾气,或者是常常板着一张脸。如果长期这样,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导致孩子疏远父母。

见面次数少,沟通少,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不亲的主要原因。但是只要父母多一点耐心,多和孩子去沟通、交流,这种状况很快就会解决的。就算是在外打工,有时候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毕竟现在网络发达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