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50不交钱,60不交言”,说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三农小毛 2021-03-04

文/农夫也疯狂

老话常说“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对于农村的60后来说,这个时候正是处于知天命的年纪了,上有老人要赡养,下面又有小孩子要照顾,而且这个阶段孩子普遍要上大学,要成家,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所以压力也是蛮大的。而在农村里老祖宗也流传下来一句老话:“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这话说的是什么呢?在今天到底有没有道理?

五十不交钱

这句俗语上半句的意思是说,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就尽量不要和亲朋好友有金钱方面的往来了,免得给别人或者是自己添麻烦。在过去人的寿命不长,平均寿命也就是40岁左右。而到了五十岁以后,身体也是明显走下坡路了。这个时候本来就已经没有挣钱的能力了,而且需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如果把自己的钱借给别人,或者是向别人借钱,那万一自己或者是别人突然间生病了,那也是最需要钱的,万一自己手头正好没钱,就会给自己添麻烦。如果对方因为没钱耽误了病情的治疗,那就会留下终生遗憾。

另外如果自己突然就撒手人寰了,那借出去的债就可能是一笔损失了,子女去收也未必能收回来,到时候就会成为一笔烂账。老话还说“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如果是自己借了别人的钱而突然离世了,那这笔债就背到了子女身上,会给子女增加经济压力。所以古人这样说,也是为了不给自己和子女添麻烦。毕竟年纪越大了,经济能力不如从前了。手头还没有钱,那晚年的生活也是没有保障的。

六十不交言

意思是说等到了六十岁以后,就已经很难在交到知心的朋友了,也就尽量不要和别人说知心话了。其实这样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一辈子能交到几个知心朋友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在年纪一大把了的时候。而人到了60岁以后,也是黄土埋半截了。而且人年纪越大了,脾气也就越怪了。常常爱抱怨,而这些不满则多数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可是这样事情一旦和别人说了,那就有可能会传入到了其他人的耳中,这样就容易引起自己及别人家庭的不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比如婆媳关系不和,邻里不和、亲切不来往等等。都说老来难,如果老人在晚年的时候还常常说一些别人的是非,那更容易惹来子女的厌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