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变化太快!9月份滞销烂一地,如今价格翻3倍,农民哭笑不得

 三农小毛 2021-03-04

文/农夫也疯狂

今年蔬菜和水果行业的整体行情都不太好,不仅价格普遍走低,而且还有多种蔬菜和水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尤其是水果的市场行情,让不少的果农们是叫苦不迭。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苹果,就卖出了近几年的最低价了,在产地批发价都能卖到几毛钱一斤。不过有一种水果,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也遭遇了滞销,即便是五六毛一斤也卖不掉,产地烂了一地。而一个月一个,到了11月份价格暴涨3倍,并且还是抢着购买。种植它的果农们也是哭笑不得:市场变脸太快了。

到了冬季,大街上就有人开始售卖冰糖葫芦了,一串的价格也不便宜。前几天给女儿购买了一串,居然才6颗就售价10元。可是今年的9月份,山楂可是大量滞销。山楂是北方地区才种植的一种水果,产量也比较高,往年的市场行情一直不错,地头收购价也是在2元多钱一公斤,所以农民也乐意种植这种水果。

在今年就有多个地区的山楂遭到了不同的滞销,相比于往年收购价低了不少,普遍都已经低于1元钱一斤了,好多地方都低到六七毛钱一斤了,少数地方三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可是这么便宜,收购商也不愿意收购。山楂又不是耐存储的水果,这些卖不出去的就烂在地里,农民看着也是十分的心痛。

笔者分析在9月份山楂价格普遍低迷,一方面是和今年山楂吃产量大有关,因为这几年山楂的行情一直不错,种植面积在增加,种植技术也在提升,再加上今年的山楂丰收了,所以市场饱和了,价格也就卖不上去了。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今年多种水果丰收了,占去了一部分山楂的市场份额。山楂的口感其实并不太好,一般都是用来做成冰糖葫芦,或者是加工成为山楂片、山楂果冻、山楂汁等才行。今年的苹果、梨子、桃子等水果都迎来了大丰收,价格也走低,自然购买山楂的人更少了。那为何到了11月份以后,山楂又价格暴涨到了2元一斤呢?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市场上缺山楂,山楂集中上市的时间是在9月底和10月份这段时间,目前市面上的都是少量晚熟的山楂了。前段时间上市的山楂,产量虽然大,但是品质也不是太好。有些收购商也一直在观望,都想着等到价格更便宜了才出手,所以当时好些收购商也没收到多少山楂。等到了后期了,山楂大量上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目前市面上仅有少量的晚熟品种的山楂,这些品质相比于前面的山楂也要更好一些。于是收购商和企业抢着购买,所以也就抬升了山楂的价格。

水果市场的行情就是“两头高,中间低”,集中上市价格就走低,商贩拼命压价。后期缺货了为了多收购旧主动提价。但是晚熟的山楂毕竟不多,山楂种植户多数还是没挣到钱,只有一少部分的果农们可以保本,这也是国内们苦笑不得的原因。其实种植农作物就是如此,就算是行情好,也是一少部分人挣钱,等到大家跟风大量种植以后,就不值钱了,大家也都不挣钱了。对此,你怎么看呢?(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