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是农民厌恶的害虫,一晚上捉几十斤,如今成为香饽饽,15元1斤

 三农小毛 2021-03-04

导读:曾是稻田的害虫,一晚上捉几十斤,如今15元一斤,靠养殖才够吃

马上就要进入农历八月份了,而在八月份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中秋节。说到中秋节,很多人就会想到吃月饼赏月,其实在中秋节还有不少美食,其中之一的大闸蟹就大量上市了。

大闸蟹向来以售价不低,让很多的人直呼是吃不起。虽然近两年价格有所回落,但依然是很多普通家庭消费不起的。不过在农村里有一种“害虫”,它长得很像螃蟹,在过去农民打着手电筒一晚上也能捉到几十斤,如今却成为了香饽饽,一斤卖到15元,并且还要靠养殖才够吃!

螃蜞就是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害虫”,它长得非常像螃蟹,有些地方也叫它小螃蟹,而它的学名叫相手蟹。这种螃蟹和平时所见到的螃蟹还是有点区别的,第一个是它的两个大爪子特别的粗大,要比一般的螃蟹大得多,尤其是雄性的更大,并且螯足都没有毛。第二个区别就是螃蜞的头胸甲略呈方形,个头偏小,一般也就是2-3厘米,背部主要是呈青褐色的。

在过去螃蜞在农村的稻田、芦苇地、沟渠和江河岸滩边比较多,并且还很喜欢成群的栖息。在白天的时候,一般是穴居在洞里面,等到了晚上才出来活动,而且每年到了立冬前还会进入到洞里面去休眠。在当时,螃蜞一直是被农民当成害虫的,甚至看到就很烦它。

这是因为螃蜞一方面很擅长打洞,会把稻田搞得到处都是洞穴,这样不仅会伤害到水稻的根系,而且还会让水稻田里的水肥流失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另外一方面是螃蜞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它不仅光是喜欢吃荤的,也喜欢吃一些水草。尤其是螃蜞的两个大钳子,它们会破坏植物,比如常常吸食水稻、芦苇等植物的汁液,这样自然就会导致水稻的减产了。

再加上这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往往一下子就能长出来许多,让农民头痛不已。不过幸好螃蜞还是一种美食,在当时很多人就会选择在晚上去抓螃蜞。既能减少稻田的害虫,又能有下酒菜吃,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所以很多的农民也乐意去做。经常在夏季到晚上打着电筒去抓螃蜞,一晚上轻松能抓到几十斤,而运气好能抓到上百斤。

但是现在螃蜞却成为了香饽饽,在市面上能卖到15元左右一斤,有些地方还会专门养殖它,因为野生的已经很少了,只能养殖才够吃了。这是因为螃蜞在民间还有着“天下至鲜”的美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品佳肴。

以前的农村娃抓到螃蜞了,是直接就放最里面生吃的。而后来因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了螃蜞的数量大减了,在好些地方已经见不到踪迹了。其实螃蜞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营养很丰富。在初春的时候,其蟹黄蟹肉非常丰满,这个时候的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大多数人喜欢用盐腌着吃、还有用酱料酱包着吃的,均是非常美味的下酒好小菜。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抓过螃蜞吗?现在还多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