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墨作品 I 我与荷花是故人

 李北墨作品馆 2021-03-04



  对于水乡出生的我来说,荷花,就是我最最熟悉的故人。

  在我的记忆里,荷是我一起长大的伴。我家东边是应家大庄,在我家与应家大庄之间有一条十余丈宽的河,这条河就是应家沟。应家沟是我们的母亲河,小时候,吃水、洗菜、淘米都在这条河里;洗澡、摸鱼、捉虾也在这条河里;摘菱角、采莲蓬、折荷叶、看莲花还这条河里。

  令我最最难忘的,便是这河里的荷。在我没出世之前,这河里就长满了荷,等到我能认识荷的时候,她们已在此繁衍生息多时了。从小荷尖尖到荷叶如盖,从莲蓬雏形到莲花绽放,从莲蕊粉红到莲子成熟,从鱼虾戏莲到残荷凋蔽,我岂止看了千遍万遍,好像那些荷就种在我心里的,从没离开过。

  有荷相伴,就是最幸福的日子。荷叶是伞,微雨中我们常常手执一柄荷叶,东奔西走都不怕。荷花是美,儿时调皮的我,总是会在荷花盛开的日子,采一朵养在大海碗里,看莲花吐蕊,绽放。莲子,不仅是最鲜美的美味,而且是我数学启蒙的工具,我学1、2、3……就是在姐姐管束下,从数莲子开始的。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剥皮莲茎也是果腹的美味,更不用说那甘甜、清脆、爽口的六月杏花藕和那金黄金黄,又脆又嫩又香又甜的藕夹子了。当年妈妈做的藕夹子的美味,至今仍在脑海,仍在舌尖……

  曾经以为应家沟的荷,就是世上最美的荷,人间最多的荷。后来才知道,是我错了。荷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荷。后来才知道,我的故乡金湖还有一个别称叫——荷都。

  金湖,水网密布,物产丰富,三湖环抱。像是被高邮湖、白马湖、洪泽湖托起的一个花园式绿洲。金湖,是名闻遐迩的荷都,其境内闵桥镇高邮湖畔那片万亩荷花荡,是目前全球植荷面积最大、植荷品种最多的荷观赏园。每年夏季,荷花斗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游人都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贵州作家、诗人吴榆老师在游荷都金湖荷花荡归来后,在一次聚会上,当他知道我是水乡荷都金湖人时,对荷都金湖赞不绝口,说,金湖的十三香龙虾、鱼圆子、月嫂汤,都非常好,特别美味,口齿留香。他还说,荷叶茶,是减肥上品,荷都的荷叶茶最正宗,他回来前还买了五、六盒呢!在我问他游荷花荡是何种感觉时,他轻轻吟道:金湖荷花荡,消暑又纳凉。晚风徐徐来,百里荷飘香……


  古往今来,爱荷者无数。远可追溯《汉*乐府》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近可屈指“荷痴”张大千,张大千曾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曹寅的“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欧阳修的“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李亚如的“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更是荷都人耳熟能详,随口即来的吟唱……

  爱荷、植荷、养荷、观荷、赏荷,已融入了荷都人的血液,传播荷文化也成了湖城人的圣神使命。荷都人已经把‘荷文化’与‘和文化’悄然柔和在一起,在传承“荷文化”时倡导“和文化”,在发展“和文化”时弘扬“荷文化”,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截止2015年7月,荷都金湖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以金湖命名的荷花节,“金湖荷花节”已成了荷都金湖的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我是荷乡人,我自豪;我是荷都人,我骄傲。虽身在千里之外,却无时不心系有荷的故土,无时不想念家乡的荷。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还梦见了家乡的荷呢!

  梦醒,荷,久久停在脑海。当即写了首《梦荷》的小诗,发在微博:

  万亩荷花斗艳开,

  千倾菡萏入梦来。

  我与荷花是故人,

  故人邀我游碧海!

  我知道,这梦中的荷,既是家乡的荷,也是荷都的荷;既是中国的荷,也是世界的荷。

纯文学,接地气,真善美

最前沿,最经典,最文艺

不媚俗,不迁就。只,阳春白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