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试项和终止测试条件应该怎样写?

 东北十三少 2021-03-05

测试计划是测试策划活动的结果,它的内容包括测试环境计划、测试策略、测试项、测试进度以及测试终止条件等内容。

在对实施GJB5000的组织进行评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测试计划存在以下的问题:

  • 测试环境的描述不完整。测试环境是与测试项密切相关的,测试环境描述不完整可能是测试人员没有从对测试项的覆盖率来考虑所需的测试环境或者是测试项本身描述也是不完整的。

  • 测试项描述不完整。测试项并没有完全覆盖软件需求。

  • 终止测试条件不合理。比如仅仅只有一个条件——所有测试用例执行完毕,但是没有考虑测试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等情况。

这里想谈谈测试项和终止测试条件描述的问题。

  1. 测试项的描述

测试项的描述应当覆盖任务书或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以及其他所有可测试的需求。为了检查测试项的完整性,测试计划中通常都会有需求追溯的章节。测试人员可以利用需求追溯的矩阵来检查测试项描述的完整性。

测试项描述经常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描述不测试项。

实际上某些测试级别,比如系统测试,可能会由于测试环境或者某些接口协议的限制导致在进行该级别测试的时候,某些测试项是无法进行测试的。如果你的项目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就应当把这些不测试项在测试计划之中描述出来,并且通过相关的评审,而不应仅仅只是在测试报告中回答有的测试项无法测试。

测试计划中测试项的描述应当既包括测试项,也包括不测试项。

  1. 测试终止条件的描述

测试终止条件实际上就是测试的出口准则。软件的测试工作是否结束,不仅仅要检查计划的测试活动是否都已经完成,更要确认测试是否发现了足够多的缺陷,软件遗留的缺陷是否足够少,软件的质量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所以测试终止条件的描述应当至少包括测试活动的完成度和测试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的测试终止条件可供参考:

  • 测试用例已经100%执行。

  • 已执行的测试用例或者通过,或者失败,没有被阻塞的。

  • 测试用例通过率(包括回归测试)不得低于95%。

  • 所有的缺陷都已记录。

  • 发现的所有严重程度为1(最严重的缺陷等级)的缺陷已经修复。

  • 未修复的严重程度为2(次严重的缺陷等级)的缺陷不得多于10个。

  • 未修复的缺陷总数不得多于5个。

这正是:

测试项要很完整,不要缺不测试项 

终止不仅看计划,还要评估下质量

参考书目:软件测试管理,作者:郑文强,马均飞,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