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尿,肺痿,呕吐,慢性泄泻,消渴医案——苓桂术甘汤

 谷山居士 2021-03-05

图片

48遗尿——邹维德医案

王某,女,32岁。家务。1962年9月中旬初诊。患者有支气管哮喘已2年多,时发时愈,近半年来哮喘频发。此次发喘,症状较前为轻,而咳嗽夜重,咳则小便淋漓不能自禁,已将10天。以前哮喘时亦有轻度咳嗽,白天遗尿。苔脉无显著变化,饮食正常,面略有浮肿

处方:茯苓9克,桂枝3克,白术9克,甘草3克,桔梗2.5克,浮海石9克。

2剂即见效。后一月余又发哮喘而有轻度咳嗽,遗尿则未作。(邹维德,苓桂术甘汤治疗咳而遗尿症.上海中医药,1963,9:22)

按:本案咳而遗尿,与《素问?咳论》膀胱咳证相符。因患者咳喘日久,肺病及脾,肺脾两虚,上中不固则下焦不约,发生遗尿。方中茯苓约膀胱而治小便,结者能通,多者能止;桂枝性温,化气行水;白术苦温,健脾祛湿;甘草甘平,补益中气。四药相合,则有培土生金、振奋膀胱之功,故亦可用于遗尿症。本段先于《解读仲景医案》

遗尿症:邹氏报道用苓桂术甘汤治疗4例遗尿症患者,全为女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其病因虽异,但出现的症状则一。4例皆咳嗽时小便淋漓,与《内经》所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素问?咳论》)的症状相似,辨证为风寒水浊之气内结,升降失司,投以本方,3例痊愈,1例无效。本段选于《实用经方集要》

论:水停阻气,气逆上冲,肺气失敛,则哮喘频发,水气不泄,则气阻逆冲不止。气逆上冲则咳,水道失调,不能制下,则见遗尿。面浮肿者,未必就是水肿,也可能是气逆不降之虚肿。如《金匮》肺痿肺痈篇,咳嗽上气七,咳嗽上气,面浮肿者,此是气逆上冲,壅于头面之义。

4肺痿——范勇

刘某,女,19岁,1989年2月13日初诊。15岁时曾患肺结核,经抗痨治疗后痊愈。但此后渐见口吐涎沫,纳谷不馨,历时4载,逐渐加重,乃来就诊。患者曾间断服用阿托品等,但药后口干异常,停药又复唾如故,且觉背部寒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缓。初辨为中焦虚寒,治拟理中汤加味,服药10剂未效。遂思其故,此患者非脾胃虚寒,乃水湿困脾,当从饮论治,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8克,桂枝、白术各10克,干姜、炙甘草各6克。服1剂排尿较多,胃纳转佳。3剂后吐唾止,背冷若失,减茯苓为9克,加入党参10克,再服。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语:肺痨之后,肺气耗散,子病及母,脾阳难运,津液输布失常,积而为饮,致频频吐唾,用苓桂术甘汤加味,给饮邪以出路,饮去唾止。然久病必虚,饮去证缓之后,当减少茯苓之渗利,加入党参以补虚。《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注意,理中汤,是有干姜与甘草,为何不愈,此不是肺寒亡津之肺痿,气虚湿盛,水停阻气,肺气不降,不能化津为雾,上涌之涎沫,就是唾沫多,下有小便不利,即是水无泄路。医按,此非脾胃虚寒,乃水湿脾也。

图片

岳美中老中医

50呕吐——岳美中医案

卢老太太,1967年五六月间来诊。身体矮,患心下水饮已数年。平日心下觉寒,稍胀满,西医确诊为幽门狭窄。积五六日则头晕呕吐清水,吐尽方休。如此反复数年,愈演愈重,近又犯病而住院,服中西止呕药无效。余虑其胃寒积饮而吐,且心下有时逆满,颇与苓桂术甘汤证相近,此证非温阳涤饮莫洽,因久病寒甚,稍加干姜。拟方如下:茯苓30克,桂枝10克,焦白术24克,炙甘草10克,干姜5克。嘱服3剂,以观后效。

时隔10余日,其夫告余:仅服2剂呕吐立止,近2日仅有泛酸感。拟前方量减半并加吴萸,水炒黄连少许,煅牡蛎12克,常服。

按语:胃寒积饮,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呕吐清水不止,与苓桂术甘汤证病机相符,用之果获良验《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呕吐与痰饮,是十分密切的,所以《金匮》在卷二十三呕吐五,卷二十四痰饮二十五与二十六,都有呕家与饮家提纲,来区分是呕逆病还是痰饮病,因为痰饮病会导致呕吐,而呕家呕吐时,也会吐出膈上之痰。另一点,苓桂术甘汤,算是温阳之药,个人感觉喻为泻水之剂,更为贴切。

51泄泻(慢性肠炎)——张宏俊医案

董某,女,42岁,1984年10月12日诊。泄泻反复发作8年,经某医院用纤维肠镜检查拟诊为“慢性肠炎”,迭更数医,均无建树。泄泻发作时,腹痛绵绵,继则肠鸣漉漉,泻下粪便初稀溏,后则水泻,无臭秽及灼热感,每日2~3次,多则5次,平素气短懒言,小便量少。观其舌淡体胖,苔灰白而腻,脉沉缓无力。粪检:除食物残渣(++),余(一)。脉证合参,乃久泄脾阳亏虚,饮邪内生,下注大肠,予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白术、草各20克,桂枝、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和服9剂,已无水泄,粪质稀溏,日1~2次,气短等症显著好转,方已奏效,予前方加党参、炒扁豆各10克,以健脾益气助运,继服12剂后,大便已成形,诸症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脾阳不足,水饮内停,直注大肠,则泄泻不止,以苓桂术甘温脾阳,复运化,水饮一化,则泄泻自止。《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太阳百二十九,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余禹粮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小便。太阳百三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苓桂术甘汤,也是泻水之剂。五苓散剂改汤剂,就苓桂术甘汤加猪苓泽泻。

图片

52消渴——陈培建医案

徐某,男,53岁,1983年4月21日初诊。自诉近两月来口咽干燥,需频频饮水,迟则燥渴难忍,饮至腹胀仍觉口渴,昼夜饮水约七八暖瓶,小便清长,舌微红,苔白腻,脉濡数。查:空腹血糖108mg%,尿糖阴性,曾服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中药50余剂不效。笔者认为该证当属湿热为患,应燥、化同施,方选平胃散和三仁汤化裁。服3剂后来诊,口渴干燥益甚,要求更法治之,拟苓桂术甘汤主之:茯苓30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3克。嘱先服1剂,观察病情。

翌日来诉,口渴似有减轻,继服4剂症除。

按语:本案初治辩证有误,后经细询病情,知渴饮不止反而腹胀,是水湿不化;口渴咽干而舌苔不黄,亦非有热。当属中焦阳微,不能化气行水,津不上承于口所致。然因无小便不利,故不用五苓散渗利膀胱,而以苓桂术甘汤辅助中阳,温化水湿,土健湿化,津液四布,则燥渴渐除。《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条也是五苓散病理之湿渴。濡为湿盛,数为火升,水盛土湿,火升而刑肺,肺燥则作渴,此是小便清长者,湿在经络也。五苓散化汗而泄经络之湿。五苓散的医案中,有相同病例。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