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榜作文 II 家乡的年味儿

 李北墨作品馆 2021-03-05

【金榜作文】

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六年级(3)班 梁晨曦

  每年到腊月二十三,中原地区的年味儿就开始充盈在每一个“湖北佬”的鼻腔里、味蕾中。熬上一锅腊八粥是毋庸置疑的。奶奶家的腊八粥是用大锅慢熬、柴火慢煲的,其中夹着香掉鼻子的食材:滑溜的小米,大得粘牙的赤豆,甘甜的红枣胀得好像一块石子;板栗软糯,花生香酥,还有特意撒上的几把炸开的燕麦粒和薏仁米。啜一口粥,咬一口新鲜的白馒头、劲韧的锅盔,那真是逍遥赛神仙。

  过了二十三,集市一逛,年货一备不消说又到年三十了。在湖北吃年夜饭,第一道菜不是“金玉条(炸或煮的肉枣)”,就是“五光十色(鸽蛋、木耳、青菜、肉肠等小菜炖成的杂烩)”。还有“虾兵蟹将(油焖大虾和螃蟹)”、“年年有余(各式的鱼)”、“郁郁葱葱(炒蒜苔)”……其中我印象最深也是湖北人餐桌上的“常驻菜”——“瑞雪兆丰年(粉蒸排骨)”,家人们对它总是赞不绝口。

  刚磨好的刀在案板上“霍霍”响,半肥带点皮的新鲜猪肉令孩子们嘴馋不已。“唰唰……”几下刀光剑影,猪肉分裂成了规律整齐的几块。高汤熬制,捞出再在大锅中历尽蒸煮七十二劫,配上入口即化的“粉”,一道鲜美无比的粉蒸肉大功告成,饥渴味蕾呼之欲出。

  闲暇时,我读过清代诗人袁枚《随园食单》里的描写:"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做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就是让他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粉蒸肉。今天这道“瑞雪兆丰年”粉蒸肉,既有鲜香滑嫩的口感,也控制住了肥肉的油腻,美味也不会让人觉得腻,好吃下饭接地气。那一层层蓬松的“粉”就像瑞雪一般罩着“大地(肉)”,也预示了湖北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北风吹雪四更初,廊前喧闹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我们过的是一样的年,一样的日子,但每个地域的过法与特色却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家乡那一碗甜甜糯糯的腊八粥和独具风味的粉蒸肉,绝对是丰盈年味儿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金榜作文小作家  梁晨曦

【精妙点评】

  这篇文章有着与众不同的湖北味儿,几道“地方菜”写的栩栩如生,好像亲眼所见,让人垂涎欲滴,恨不得一起品尝。文章写了许多菜的寓意,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的味道,真实呈现出小作者的浓浓的年夜饭的味道。象声词和比喻也运用得活灵活现,甚至还引用上了大诗人的诗句,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个题目可以让我们隐隐约约体会到同学对湖北年夜饭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陶萌烨  李筠    

【名师简介】

  李筠,高级教师,无锡市首批德育带头人,新吴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区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学校“小梅花诗社”社长。从教29年来,怀着一颗不泯的童心,坚守一份朴素的教育情怀,和学生一起成长。努力践行大语文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写作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所带班级每学期都有四五十篇学生习作发表、获奖。
  近年来,为省内外学校老师作习作教学、德育讲座30多次,教学论文在《江苏教育》《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小学学校管理》等杂志发表,《江南晚报》《无锡教育》《最美教育人》曾介绍过她的先进事迹。

高级教师  李  筠

金榜作文,助小作家金榜题名一臂之力

好作文,本周投,下周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