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美女主播”海霞:嫁科学家丈夫,以河南儿女为自豪

 细品名人 2021-03-05
海霞
2020年2月14日的央视《新闻联播》,因临时加播国内抗击疫情的新闻稿件,播出时间长达53分钟。
海霞低头念了11分钟的急稿,全程无卡顿,字正腔圆,一气呵成。国人纷纷为她的专业素养点赞!“海霞低头念稿”,直接上了微博热搜。
自从2007年加盟《新闻联播》,海霞迅速成长为当家主播。她面带中国式淑女的微笑,知性端庄,优雅而不失热情。媒体和观众亲切地称她为“中国式美女主播”。
大家熟悉荧屏上的海霞,可她的生活、情感状况怎样?作为河南走出来的优秀儿女,她又以怎样的方式回馈家乡?

01

童年海霞
海霞1972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父亲退休前是外贸系统的干部,母亲马桃红曾在郑州市金水区一所小学当语文教师。海霞上面有个哥哥。
马桃红普通话说得跟收音机里一模一样,特别擅长朗读,学生们听她的课是种享受。因业务出众,马桃红先后当选为省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

小时候的海霞与哥哥

海霞与家人
海霞小时候就痴迷妈妈的朗读,马桃红用心培养女儿,经常在家里纠正女儿普通话的发音。
在母亲打造下,海霞从幼儿园到高中,抱回了一摞摞普通话比赛的奖状。
1989年,海霞高中毕业那年,家人为不影响她的学习,一个月也不开一次电视。结果,全家根本不知道北京广播学院在河南省招生。
马桃红无意中从同事那里得知后,赶紧回家拿户口本,然后抱着海霞的一摞奖状,跑过去报名。
可北广在河南省的招生报名工作已经结束,马桃红再三给工作人员说好话,对方终于开了绿灯。要是海霞当时没报上名,考不了北广,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式美女主播”。

海霞初进央视
海霞感恩妈妈的执着,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大学4年,海霞每天都是第一个起床练声。
为将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海霞还经常在嘴里衔一颗小石子。
1993年,海霞大学一毕业,就被中央电视台选走了。为帮她积累工作经验,央视安排她在江苏无锡电视台实习。
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10点的《晚间新闻》改成直播,海霞成为改版后的第一位女主播。当时她是全台年龄最小,台龄最短的播音员,但业务却超过一些资深播音员。

海霞与同事在一起
她从容大气的播音风格,脸上挂着中国式淑女的招牌微笑,让观众倍感亲切。因为姓“海”的不多见,很多观众以为“海霞”是她的艺名。海霞几次解释:“我姓海,名字就叫海霞。”
改版后的《晚间新闻》,收视率由2.5%直接上升到21%,收视率跻身央视前10名。
此后,海霞又主持《现在播报》《早间新闻》。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阅兵等载入历史史册的大事,海霞都全程参与,且表现非常优秀。

短短几年,海霞就由一位新人,成长为央视的当家主播,名扬全国,甚至在世界华人中也有着巨大影响。

02

1999年秋天,海霞去一位同事家做客,邂逅了青年科学家罗永章。他是山东栖霞人,比海霞大10岁,刚从美国工作回来,现为山东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罗永章对荧屏上的海霞并不陌生。在美国工作时,因时差原因,他经常边吃早晨,边收看海霞主持的《晚间新闻》。

罗永章
海霞迷人的微笑,端庄干练的台风,给罗永章留下了美好印象。但海霞对罗永章一无所知,他便热情地做了自我介绍。
中饭后,海霞从同事家告辞,罗永章也跟着走了。刚出小区,突然刮起了大风,罗永章脱下夹克,双手顶在海霞的头顶,避免沙尘落到海霞的头上和脸上。
他一直将海霞送上出租车,才绅士般地与她挥手告别。这是个善良、有涵养的男人,海霞心里生出温暖。

这次邂逅,让这对青年才俊互生倾慕。
此后,罗永章来北京出差,顺便会看望海霞。遇到海霞播报《晚间新闻》,他常常在央视楼前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见面后,因为时间太晚,他只是跟海霞说几句话就走了。
罗永章生活俭朴,与海霞见面从来都是理着寸头,身着朴素衣服和鞋子。而且为了替单位省钱,他不住星级酒店,住的都是普通招待所。

对罗永章了解越透彻,海霞越觉得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男人。不知不觉间,爱情像秋天枝头的红苹果一样成熟了。
2000年10月,海霞与罗永章在北京低调完婚。夫妻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山东,开始两地分居。

03

为更好地照顾妻子,2001年春天,罗永章放弃山东首席科学家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与科学系任教。

海霞既要上早班又要上晚班,工作强度相当大。她每天凌晨5点就出门,一直要深夜才回家。罗永章除了按部就班地教学,还要带领团队进行癌症药物的研发。
夫妻俩虽同处一室,但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晚上海霞回家时,丈夫要么睡了,要么还在单位加班。
早上她去央视上班,丈夫还没醒来。很多观众心疼海霞,称她与丈夫是世界上分居距离最短的夫妻。
2001年夏天,海霞怀孕了。她忍着妊娠的痛苦坚持上班,直到胎儿8个多月后才回家休息。

罗永章(左二)带队搞科研
2002年5月,夫妻俩的女儿在北京降生了。爸爸角色,彻底改变了罗永章的心态。以前,他觉得做家务琐事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做生物实验。
现在,罗永章终于跌落红尘,生活接地气了。女儿的一声啼哭,一个喷嚏,一个纯净笑脸,都会激起罗永章的父爱柔情,他的心变得格外柔软。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丈夫、父亲,其次才是教授、科学家。过日子不能飘在空中,任何人都离不开柴米油盐。

女儿3个月后,海霞重返央视上班,海霞的母亲来北京帮女儿照看孩子。罗永章下班就回家,给岳母打下手,给女儿冲奶,哄她睡觉。
岳母有个头疼脑热,女儿感冒发烧,罗永章独自带她们去医院,而不告诉海霞,免得让她分心。
在丈夫和母亲的帮衬下,海霞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忙乱和沉重。

04

这年冬天,海霞因患重感冒,嗓子失声了,连续三天没有出镜。观众纷纷给台里打电话,询问海霞为什么没有露面,她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为此,《北京晨报》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海霞不能生病。”

身边人都对海霞说:“瞧,你影响多大呀?患个感冒都成了社会新闻。”海霞平静地说:“不是我有多么优秀,而是央视这个平台影响力太大了。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呀!”
海霞的谦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罗永章也更加疼爱妻子,尽量不让妻子感冒。
2004年,在全国观众喜爱的“新闻主播”评选中,海霞获得第一名。她主持的《现在播报》和《晚间新闻》,双双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
在海霞看来,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因此,她一直对罗永章,对婚姻心存感恩。

2007年7月,安徽淮河流域因连续暴雨,发生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接近6亿元。
7月10日,海霞主持一档特别节目,现场连线采访的记者:“我看到大堤周围有许多围观的群众,怎么都带着过年的心情?”
此话一出,立即引来观众和网友的不满。其实这句话是现场的记者说的,海霞没听明白,重复了一遍。广大观众明白原委后,很快原谅了她。
这事给海霞带来一个沉重的教训,此后,她对播音工作更加慎重。

05

在新闻主播岗位上磨砺多年的海霞,更加成熟稳重,炉火纯青。2007年12月6日,海霞搭档罗京,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岗位上。
与海霞一同加盟《新闻联播》的,还有欧阳夏丹等另外3人。12月10日,网易、新浪、人民网等几大著名网站,对4位新主播进行打分。海霞的呼声最高,支持率为54%。
很多网友评价她大气端庄,吐字清晰,颇有亲和力,称她是“中国式美女主播”。那一段时间,海霞上《新闻联播》,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新闻联播》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容不得丝毫差错。虽在主播岗位上磨砺了十多年,但海霞仍承受巨大压力: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国家的窗口,代表国家的形象。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
有时临时加进来的急稿,海霞根本没有时间熟悉,拿起来就得播报。如此一来,每次开播前,海霞的精神都经受煎熬。每次播报完毕,她才如释重负。
罗永章清楚妻子承受的压力,海霞回家后,他努力给妻子解压。在家里,他不让海霞谈工作上的事,他包揽一切家务,让海霞听音乐放松。

罗永章
有时海霞遇事不顺心,在家里唠叨,罗永章总是报以理解、宽容的微笑。
罗永章在国外留学、工作了十多年,会做多国美食。为调剂海霞的胃口,他给妻子做意大利面、烤披萨。看着海霞吃得很开心,罗永章笑着问:“我这个博士后厨师,厨艺怎么样?”
海霞回应丈夫:“当然是一流,我太幸福了。”

海霞
海霞每天用嗓过度,嗓子容易出现疲劳,罗永章做菜时尽量不放刺激性佐料。每天临睡前,他还特意给海霞泡牛奶蜂蜜茶。
海霞娘家遇到什么困难,罗永章也不告诉妻子,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忙处理。

06

没有琐事烦心,海霞一心一意忙工作。2017年,她先后荣获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河南走出来的儿女,海霞对中原大地有着浓厚感情,为自己的家乡骄傲自豪。
2017年秋天,海霞义务为家乡的花生代言,将它推销到全国。为此,相关部门专门为海霞录制了一段短视频。她用地道的家乡话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我家乡的花生质优味美,希望大家品尝购买。”
海霞还经常参加家乡的扶贫支教活动,她冒着高温去看望留守孩子,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文具、书籍和衣服。

海霞去农村走访
家乡有什么活动,只要台里允许,海霞都会积极参加。
几年前,社会上少数人对河南人有误解,给他们带来了无形压力,导致一些在外地工作学习的河南人心理有些敏感。
海霞却大方地在公众场合说:“我是河南人,我为家乡骄傲自豪。”因为爱妻子,罗永章也爱妻子的家乡河南,以自己是河南女婿为荣。

2020年6月,海霞与罗永章结婚20年了,女儿也18岁了,出落得优雅漂亮。
很多网友在网上说海霞是高知美女,完全可以嫁豪门,但她却选择了一个书生做丈夫。言下之意就是为海霞抱不平。
这只是网友一厢情愿的想法,海霞觉得自己很幸福。在她看来,丈夫与自己志同道合,举案齐眉,共同在婚姻中成长,这就是最好最美的婚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