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乾县之修订版】王村镇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1乾州大地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陕西省西部的一种民间鼓舞,源于明代朱元璋宫廷内之凯旋庆功乐舞嘉靖年间在宫廷广泛流传,明神宗万历21年(1593),宦官梁梅(又名梁忠)告老还乡带到民间,向故里乾县大王镇梁、吴、司、曹四大家族传授,分布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关中大地,世代相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鼓壁周围绘有“蛟龙”图案,击鼓时围绕鼓跳跃旋转,如同蛟龙腾空而跃,故名“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气势恢宏,体现了关中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乡土文化。

 蛟龙转鼓演奏的曲牌有《十样景》、《风搅雪》、《长流水》等。蛟龙转鼓是大型广场与舞台表演的鼓舞艺术,乐器有鼓、锣、钹、号等,表演者头饰金冠,脸戴面具,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马靴,表演形式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只敲打而不转舞鼓在前边排成行,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一般是打击乐的演奏表演。

表演“转鼓”,场面变形,指挥者居中,号手站立两旁,多面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举棰亮钹,东蹦西跳,左旋右转。其中有一鼓高放在圈内的桌子上,起指挥者的作用。锣、铙钹呈弧形站在后呈弧形站在后排,马号在两侧。马号是间断使用,一般是在开始、结尾和在表演到热火处时吹奏,以增加气氛和色彩。

《蛟龙转鼓》的击鼓者即主要表演者,他们在雄壮有力的打击乐声中,边击边舞,并随着鼓急促的节奏,跳着欢快的舞步,绕圈急行,时而击梆,时而两槌相击,并做着腾跳旋转等舞蹈动作,其形象犹如蛟龙出水,气势磅礴,可称“舞步一绝”。伴奏人员两袖挽起,高举锣、铙钹,紧密配合着击鼓表演。鼓形位置的排列变化有“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星”等。

《蛟龙转鼓》乐舞共分为三段,首先长号引鸣,好似龙吟虎啸,随后锣鼓铙钹响应,犹如蛟龙探头,慢慢露出水面,音乐徐徐而节奏自如,称为“蛟龙出海”或“蛟龙探头”;第二段,为全乐舞的高潮,表演者按照快速度的节奏,带着急骤的舞蹈动作猛烈击鼓,这时铙钹和鼓槌上下翻飞,舞者不断地腾跃旋转,整个乐舞宛如一条蛟龙在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第三段,乐舞经过一段快节奏后,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称为“蛟龙摆尾”(或称“暗龙入宫”)。

全乐舞的演奏可以连续的和反复交替的表演。蛟龙转鼓跳跃动作很多,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展翅等。节奏复杂变化无常,低回处如破浪出水的莲花,急舞时如风中飞舞的雪花。正因为它起伏跌宕紧张激烈,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阳刚豪迈和矫健英武的男子表演风格。

所以,有人说: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鼓之舞之,又足以蹈之,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体现关中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和秦人秦鼓的剽悍风韵。

《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的一般表演特点外,它还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主要突出“跳”和“转”两个字。 跳:有原地跳与易地跳之分。在急促跳跃过程中,又分单腿跳和双腿跳两种动作。 转:有“自转”和“公转”之分。在表演中,舞者除本身旋转外,同时又按鼓形排列的圆圈而绕着“公转”旋转的舞蹈动作。

据大王镇梁姓家谱上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青年农民梁思明,不堪忍受战争和生活困苦,只身从河南省固始县老家逃难来到大王镇,娶当地杨姓女子为妻,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该地梁姓第一代始祖(现巳二十三年代)。梁氏第七代时出了一个在朝为御马太监的后生名叫梁忠,字百原,后人称梁梅公。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被选入宫廷,1552年被升为御马太监,成为嘉靖身边一位很有权势的宦官,号称“八千岁“。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年逾古稀,便告老还乡。在朝五十一年,深得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的恩宠。梁忠喜爱音乐舞蹈,回乡时把宫廷的《凯旋鼓》带回家乡,并在鼓壁上包饰有“蛟龙”图纹,表示对明王朝的感恩戴德之情。经过他的教导和传授,《蛟龙转鼓》在民间生根、开花,同时又经过历代艺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当地最受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蛟龙转鼓》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由于它节奏紧张、热烈,动作优美舒展,壮观的场面,精彩的表演,给人以振奋的气魂和感强的力量。《蛟龙转鼓》这支民间舞鼓之花,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在广大群众的辛勤培育下,长期繁衍生息,使宏观世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传统性和艺术性,可以称其为我国鼓乐和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鼓舞艺术,是民间百花园中一朵色泽艳丽、形式独特的艺术奇葩。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舞蹈、曲牌、鼓点仅靠艺人们的口述或记忆流传至今,在流传的过程中艺人们不断加工、整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它与民俗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具体表现在:《蛟龙转鼓》一开始,总是先到庙宇寺院拜神,主要以敬关帝、菩萨为主,然后再是土地、龙王、娘娘神等,以祈神保佑,表达了群众渴望免除自然灾害,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这种鲜明的祭祀性特点,吸引着广大群众参加。这就不难看出它与群众的民俗心理活动相互依附和缘衍关系,是当地人民群众思想信仰和传统习惯的集中反映.     

    蛟龙转鼓以其传统性、民族性、艺术性,成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结合的一枝民间鼓舞奇葩 其艺术价值更是引起了我国文化艺术界的高度重视。2007年,乾州蛟龙转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我县王村镇人吴彦杰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蛟龙转鼓传承人。

吴彦杰1940—2010),乾县王村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蛟龙转鼓传承人、乾县王村蛟龙转鼓协会副会长。

1954年师从鼓舞艺人梁登月(1924-1989)学习了蛟龙转鼓的击鼓表演艺术。从艺五十余载,他的表演动作干练,技艺精湛,曾被《咸阳日报·社会视点》B版“民生万象”等多家媒体报道。 

彦杰去世时,很多人纷纷前往送别这位为蛟龙转鼓奉献了一生的老人,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副会长雷达更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挽联:“终生恋鼓艺,非遗护卫人。”

吴创奇,1967年出生,乾县王村人。乾州蛟龙转鼓协会会长,2012年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蛟龙转鼓传承人。他自小热爱鼓舞艺术,16岁从艺至今,师承吴彦杰、梁生云等鼓舞老艺人,先后参加省内外各种大型锣鼓表演活动100多场次,多次参加省市锣鼓行业技艺交流,并获得多项大奖,在同行业颇具影响。

司东军1939年3月9日生于乾县大王村。1953年司先生师从吴世友,系统学习了击鼓、铙、锣和鼓舞指挥艺术表演技艺。1971年元月12日在乾县交通局参加工作,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公路养护工人的司东军,一生痴迷蛟龙转鼓艺术。

1998年春节期间,看到参加转鼓表演的人越来越少,他与几位老艺人一起在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展开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行动,担任乾州蛟龙转鼓艺术指导、指挥。因为热爱文艺事业,所以退休之后的司东军,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满腔热情,本着传承文化遗产洒播精神文化的目的自己勤学苦练,较全面地掌握了锣鼓指挥的要领,成为乾县转龙转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人物之一,在重大文化活动中闪亮登场。

与此同时,司东军和其他老艺人一起严格要求队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传承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流传了400余年的明代鼓舞浴火重生。2010年9月3日﹙阴历7月25日﹚司东军因患脑溢血,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王村镇中心完小和老艺人们联手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和传承。

民间老艺人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的学习、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蛟龙转鼓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蛟龙转鼓的明天必将更加光辉灿烂。

文章所采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参阅梁挺先生及县文体局部分文章,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