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乾县】《范紫东研究》概述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范紫东研究》概述

乾州蕞娃

范紫东是乾县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了打好这张名片,乾县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对范紫东先生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发掘。

范紫东研究会就是这样的一家经由乾县民政局于20007年批准成立的民间组织。《范紫东研究》是其主办的内部刊物(陕内资字0320),不定期出刊。研究会的发起人包括黄光任、韩赞、上官若峰、陈光等人,黄光任为乾县著名文化人士,热衷于地方文化的发掘,其舅父赵时安是范紫东的同学和挚友。大家推选吴钟久为会长,黄光任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名誉会长师荃荣将书画诗联学会的所有成员,全部接纳为本会会员。

范紫东研究会的目的是搜集整理范先生的遗作及散佚的文物资料,为热心研究范紫东先生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研究的平台,以便于相互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筹划出版《范紫东全集》《范紫东研究论文集》《范紫东戏剧故事集》。在海内外各界爱心人士的赞助和支持下开辟地方文化园地,建立范紫东纪念馆。

《范紫东研究》自创刊以来共出版了5期,分别是2008年6月、2009年12月、2011年10月、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每期主要包括:精华文摘(特别报道)、散文随笔、逸闻摭拾、往事回眸、学术研究、书画品鉴、著述选刊、诗词楹联、剧作重读、戏曲故事、戏曲新作、补白。具体板块不完全固定,如第一期多了生平事略、戏曲赏析、小品集锦、附录;第二期多了“史海钩沉”、人物专访、书讯、大事记栏目。每一期都会刊登一些范紫东先生及其作品或演出情景的照片,还有名人题赞的作品。其中第一期31幅,第二期40张,第三期43张、第四期35幅,第五期31幅。

《范紫东研究》1——5期总共刊发各类文章总共208篇,其中往事回眸(25篇)、散文随笔(42篇)、特别报道(精华文摘)10篇、人物专访(人物春秋)3篇、史海钩沉(9篇)、轶闻摭拾(8篇)、学术研究(27篇)、书画品鉴(7篇)、戏曲赏析(4篇)、戏曲故事(7篇)、诗词楹联(23篇)、故事新编(4篇)、剧作重读(5篇)、大事记(3篇)、书信往来(2篇)、著述选刊(8篇)、其他(21篇)。

在这5期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于范紫东本人及其亲朋好友的后世家人对他的怀念,这其中有先生的儿子范文驹、范文豹、范棋枢、重孙女范莉莉、外重孙罗浑厚,王中宝等;有范紫东的学生胡孔哲、郝振易(著名秦腔艺术家)、好友张秦伯的后人张少峰等人。

更多的是范紫东先生的倾慕者与追随者,这其中有乾县籍的韩望愈(陕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邓智华(中国生产力报副总编)、师荃荣(乾县诗词楹联会会长)、吴钟久(书画家、作家,范紫东研究会会长)、马宏茂(礼泉作家)、王国栋等。

还有省内外的文化名流,钟明善(全国书协原副主席、西安交大艺术学院院长)、阎纲(中国著名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苏育生(著名文化学者,曾任文化局局长)、杨恩成(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欣淼(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毛锜(陕西省杂文学会会长,陕西省文史馆馆员)、王民权(西安市文联纪委书记)、商子雍(资深报人,著名作家)、严彬(西安市文化局局长、西安市剧协主席)、刘慧(华商报记者)、浏阳河(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陈昆峰(西安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市剧协副主席、《西安艺术》的主编)、周明(《人民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编审)、雷涛(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张冠林(著名作家)、李增厚(西安市艺术学校原教研室主任、《大秦腔》杂志副主编 )、梁澄清(咸阳图书馆馆长,陕西省民协副主席)、程毅中(中华书局编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在这些文章中,有很多是弥足珍贵的,比如说徐广田先生的《范紫东文物遗存收藏简况》,这为以后筹建范紫东纪念馆馆藏资料的收集提供了线索。蒲维民先生的《孙仁玉和范紫东的情谊》为我们揭晓了范紫东走上戏剧创作之路的引路人;范紫东先生的学生胡孔哲编写的《范紫东先生年谱》为我们详细了解先生生平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王国栋、崔岳先生对于《关西方言钩沉》的解读为我们了解先生在训诂学方面的成就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韩荆川的戏曲改变促进了范紫东先生经典戏曲篇目的传播和弘扬。

因为现在与范老先生有过交集的人至少都已经年近花甲,我们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等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时,范紫东研究会的这些人是在和时间赛跑。这就是他们在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所在,这件事情也只有他们能做,能够做好。后来的人要做好确实很难。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长安县退休教师朱庚逊的事情,因为父兄及本人都仰慕范紫东先生,将自己的笔名改为仰紫生,积极投身于范紫东研究,并且编写现代折子戏《待雨楼》(待雨楼是解放前易俗社为范紫东先生置地建造的住所,原址位于后宰门现西安市中心医院附近)。

另外,2013年12月由范紫东研究会、陕西秦腔博物馆、乾陵文化研究会三家联合牵头,罗浑厚任主编,收集整理范紫东先生遗存书画作品,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范紫东书画集》。该书封面题字为集范紫东遗墨,扉页为著名诗人贺敬之。书画集共分为范紫东先生简介、序言(两篇)、名家题贺、绘画作品、书法作品、附图、后记等七部分。其中序言由黄光任先生执笔,序言一为钟明善先生,序言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李星,后者为阎纲。后记为罗浑厚。名人题贺包括:贺敬之、霍松林、阎纲、刘文西、舒乙、尚长荣、钟明善、李星、陈忠实、贾平凹、吴三大、雷珍民、宋亚平。罗浑厚先生在他的新浪博文《文化名人眼中的范紫东——<范紫东书画集>编余手记》详细记叙了自己为这本书画集辛苦奔波的经历。该书采取竖排方式,全铜版纸印刷,净重1.1公斤,庄重、典雅、大气。在成书的过程中,乾县人民政府和陕西秦腔博物馆对此予以大力支持,原乾县政协主席黄琦先生积极申请专项资金以保证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范紫东研究》中的文章辞藻可能并不是十分华丽,语言可能还有不太通顺之处,逻辑并不是十分严密,可能还存在其他很多的不足和失误。但是,这份来自于民间的文化自觉让我们感受到乾县人对发掘乡土文化的热情和信心。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假以时日,乾县范紫东研究会必将实现他们“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和愿望,为建设幸福文明和谐美丽新乾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