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拙 行政彻”——彭福顺《芦溪文明城市赋》赏析 王开怀

 布衣夫子 2021-03-05

“天下拙,刑政彻”

——彭福顺《芦溪文明城市赋》赏析

王开怀

  2020年末,当国人仍在为抗击新冠病毒凝神聚力之时,从北京传来喜讯,芦溪从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充分彰显了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带领30万芦溪人民真抓实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此盛事,吾邑岂能无歌者?

  彭福顺就是众多歌者中的佼佼者。他是我多年的朋友,且是一位观人察事均有自己独特视角和不凡见解的文化人。

  “人猿揖别,造字生文。奠文明之基石,启进化之黉门。”福顺先生《芦溪文明城市赋》籍此开篇。

  “人猿揖别”,语出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一个“揖别”,道出了从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从此成为两脚站立且有思维的新物种。依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从猿进化为人伊始,人类作为世间强者,在弱肉强食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中胜出。从而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使我们的祖先告别蒙昧,开启5000年中华“文明”之滥觞。开篇不同凡响,直溯人类文明源头。

  “芦溪古邑,祥发昭萍。尔来承宝鼎之厚蕴,举茂叔之高旌……”自楚昭王渡江得奇果问名于孔子,本地遂得名“萍乡”,且获“昭萍”之雅号。萍乡设县始于三国东吴宝鼎二年,县治置于芦溪。作为萍乡的县治地,芦溪处萍乡政治文化中心位置300余年,其底蕴何其深厚。更有幸者,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曾监税于斯,濂溪先生公务之余,聚贤论理,讲学布道,授业解惑,力倡仁人君子之风,从而为芦溪民风,涂抹了浓厚的文明底色。濂溪书院的兴起,为本邑培养出一代代向往清莲之风的学子。如今,至少在萍乡,人们评说芦溪及芦溪人,大多以“民风淳朴,老实本分”冠之。濂溪先生之懿德行状,犹如一杆高高飘扬的旗帜,激励着北宋而后世世代代的芦溪民众重教、尚廉、向善、务实。福顺先生追本溯源,将芦溪文明城市建设置身于5000年古老中华文明的广厦之下,寥寥数语,将芦溪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历史沿袭梳理无障。

  历史的深厚值得倚重,今天的辉煌尤待创造。“及至新纪,官民一气。拳拳乎初心使命,伋伋乎众愿民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提出“五个芦溪”宏大构想,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官民形成高度默契。《孙子·谋攻》曰:“上下同欲者胜。”于是乎:“文明创建,一举玉成。”

  “喜看今日芦溪,靓丽吸晴,白鹤峰高,出濂溪而水活;荆王树老,滋莲韵而霞生。溪水漾春潮之态,芦箫作玉笛之声……无处不呈画意,四时咸似春浓……游人打卡,竞爆网络而红。”这是当今芦溪自然生态、城市面貌以及人物风情的真实且极具浪漫诗意的写照。武功山(白鹤峰)发源的濂溪(袁河),经芦溪后活力倍增:下赣江,汇鄱阳,入长江而济沧海。古老的芦溪一如古老的荆柴树,虽历千年苍桑,而今却在濂溪先生笔下高尚、纯洁、美丽的莲花气韵般的乡情民风的浸润下,老干新枝,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如彩霞般绚丽。且看:廊桥水岸,古巷新容,华灯坦道,人面民风以至万物互联的网络,经歌者信手拈来、即成为文明芦溪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音符。歌者亦如丹青高手,或工笔细描,或泼墨写意,描绘出芦溪多年来通过文明城市建设而呈现的瑰丽画卷。透过这些文字,作为芦溪土著,我们不难体会到改开4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狠抓经济建设,重视人才,招商引智,强攻工业,激励创新,以电瓷为代表的芦溪工业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财政收入年年攀升所带来城乡面貌的显明变化。同时,县委县政府顺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大势,力促本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到二手抓,二手都硬。与此同时,芦溪获评市、省、乃至国家级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今天的芦溪,已然成为文人墨客踏青采风的热点,游人、网红的打卡胜地,令人神往流连。

  万一比整乃明昭家国同福……”歌者用《易·乾》之学,诠释九六阴阳刚柔之关系。以芦溪县面积恰是祖国万分之一的巧合,用“整比”关系来说明芦溪与国家同步和谐发展的暗合与必然,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歌者炽热的家国情愫。

  《赋》到深处,歌者警醒:“创业不易,守业尤难”“夺冠非易,加冕尤艰。”然而,何以超越,何以加冕?曰:去巧守拙!何谓去巧守拙?简言之,弃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先贤濂溪先生有《拙赋》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贼,拙者德……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唯其如此,发展繁荣之路将更加畅通持续。乘创建“文明城市”一举成功的东风,将创建经验和成果推而广之,让本县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使全县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协调而持久;共同繁荣,福泽乡梓,影响后世。当是“文明城市”的深层意义所在。此论,笔者深以为然。

  赋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体,其源头可上溯至战国后期,一般认为,荀卿、屈原、宋玉为早期《赋》的代表人物。一篇上乘的赋不仅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品性,且需文采、词藻、用典、韵律的加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萍乡前辈学人李蓁非先生在他的《文心雕龙释译》书中将其直译为白话:赋就是铺,就是铺叙华采,直陈文辞,体察物情,抒写心志。福顺先生深谙“赋”中三味,其《赋》借景抒情、察物写志、辞藻华美、文采飞扬、用典精当、格律严谨。实属上乘之作。

  政通人和,民心向善,法治彰显是文明城市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说,读福顺先生之《赋》尚有什么刍议,余以为其在《赋》中对文明城市应有的法治彰显方面,似乎吝于着墨。改开以来,中央持续推行依法治国,中央提出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法治”赫然其上,“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实守法的市场环境”位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要内容。以上种种,无不映透着在建设现代文明社会中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法治的重要和中央依法治国的决心。当前,法治建设仍任重而道远。“虽尚未至,心向往之。”不知福顺先生以为然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