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豆之后菜籽进口大增 菜籽油压榨正从湖北转向沿海地带

 每日粮油 2021-03-05

菜籽油是中国曾经的“油老大”,后随大豆、豆油进口量的增加,菜籽油消费退居次席;但目前仍是国产油第一大油源,在油脂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日华泰期货的分析师对沿海苏粤桂闽地区油厂进行实地调研,却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东油西送”。

什么是东油西送?简单点就是沿海加工菜籽压榨出的菜籽油,沿着长江向西部输送!

我们的传统菜籽种植区不是在湖北四川吗?怎么沿海现在也大量种油菜了?——就是啊,春节旅游,也没讲沿海有油菜花赏玩项目啊!

其实,人家用的原料是加拿大的进口货,是进口菜籽(油)!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7月我国进口油菜籽304万吨,菜籽油54万吨——而在2016年的全年菜籽进口量为356万吨,菜籽油58万吨。

说起根源,源于2009年我国对进口油菜籽的黑胫病控制,2009年11月,我国商检部门在进口油菜籽中发现黑胫病,规定进口油菜籽只能进入我国部分沿海非主产区,并且就地加工,不得转售。仅有福建、广东、广西、江苏等地的十几家油厂获得进口菜籽压榨许可。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国内控制大豆压榨产能时候,一边是国内持续增长的食用油、蛋白粕市场需求,一边是大豆压榨限制产能扩张,于是,聪明的办法一是改进生产线,改成大豆菜籽混榨,以菜籽压榨项目通过审批;另一个更省事,直接将混榨生产线设在沿海地带,进口大豆菜籽都能用!

然后,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以前说大豆进口量大,恐怕要不了多久菜籽也会变多的——当然,我们还关注的是:国产菜籽呢?

目前我国的国产菜籽以杂交品种为主,与进口菜籽的明显区别就是一个是转基因,一个非转基因(国产),菜籽的价格也基本都在2.0-2.5元左右——这个价格说实话,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但在农民角度而言,即使是这样的价格,其种植收益也比不上水稻,所以,菜籽产量也就逐年给降下去了。

当然,菜籽产业好不好,种植面积不是关键,关键的用粮的企业多不多。从这两年湖北菜籽压榨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惨淡,底裤都快赔没了。一面是进口菜籽冲击,一面是本地粮源成本高不说,产量还不稳定。

所以很多企业开始转型(转型这个词比较好),继续搞加工的都开始主打非转基因和初榨加工——以前小磨坊不是搞黑菜籽油嘛,现在企业也搞,原生态,消费者认可——当然,这其中最大的不同是,质量安全有保障!

因此,国产菜籽市场还在,只是逐渐由小磨坊转向了高端的原生态,市场很小,但利润不错,而当地日益减少的菜籽产量也足够能支撑起这样的一个小众市场。

有网友问:怎么能买到国产非转基因初榨菜籽油?说实话,目前除了湖北四川长江一线,其他地方还真难看到,如果真想购买不妨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本号,咱们下期推荐!

也欢迎企业关注交流!


版权声明:每日粮油(ID:MyMedia9)所发布的文章,凡是未标注作者来源的文章均为原创稿件。如涉及侵权或有报道需求,请在本公众号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