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开展粳稻委托收购库点认定工作 托市预案或于下月初启动

 每日粮油 2021-03-05

近来,随着安徽、河南和湖北、四川陆续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预案,东北粳稻收购市场也开始受到支撑。

最新消息显示,目前黑龙江已经开展2018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资格认定工作。

根据中储粮黑【2018】349号《关于开展2018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显示,黑龙江委托收储库点仅限于省内稻谷生产县(市、区,农垦管局)国有(含国有控股)粮食收储企业,不包括未列入省政府重点支持范围的省外经营管理机构在该省境内设立的国有(含国有控股)粮食收储企业,并要求现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及以上。

此外,根据《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发〔2018〕99号)显示,划入委托收购库点的企业需向中储粮缴纳20元/吨的履约保证金。

而一旦获得委托收购资格,可获得政策性粮食收购费用、保管费用和贷款利息补贴等(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托市收购费用约为2.5分/斤,保管费约为每年120元/吨,也有称为80元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委托库点收购的稻谷存在重金属、真菌毒素等食品安全指标超标现象,由收储企业承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相关经济损失,并不得流入口粮市场——这也意味着,今年稻谷托市收购也将增加食品安全卫生指标检测,不达标的稻谷将难以划入托市收购序列。

据来自黑龙江粮食交易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目前黑龙江粳稻已经进入大规模上市阶段,但由于前期新稻水分大,因此价格有下行趋势。

目前黑龙江省内普通粳稻主流收购价约2500~3000元/吨,其中鸡西地区收购价2600元/吨,齐齐哈尔地区收购价3000元/吨,黑河地区收购价2500元/吨。

而在进口市场,近日国家发布了2019年的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数量较往年持平,依旧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为50%。今年大米进口量较往年出现大幅下滑,前8个月的大米进口总量仅为20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66万吨,减幅25%。

随着国内大米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走软影响,预计后期进口大米数量或将持续减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