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世》:致2019年的第一滴眼泪

 文娱价值官 2021-03-05

撰文丨大 福

编辑丨奶 酱

文娱价值官解读:

中国人向来忌讳说生死,大部分人也会选择逃避去直面那些过于真实的残酷绝境,所以《人间世》这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可能用收视和点击量衡量它的价值,但作为豆瓣史上评分最高的国产纪录片,它毋庸置疑是成功,且影响深远的作品。

几乎每一个有勇气去观看它的观众,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获得力量。或许,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沉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能改变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他人的理解。

生,不是值不值得

是愿意为了爱我和我爱的人默默坚持

正在爱奇艺平台播放的由东方卫视制作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2016年播出第一季时就引起过巨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聚焦的是医院这个生老病死集中、将复杂人性放大的敏感场景。第一季在豆瓣就收获了9.6的高分。

暌违两年,《人间世》第二季于2019年1月1日开播,迄今虽然只播出两集,豆瓣评分已经飙到9.5。

《人间世》第二季的第一集《烟花》,镜头对准了一群孩子,他们所患的“恶性骨肿瘤”是多发于青少年中的罕见肿瘤,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三,“相当于你连续抛22次硬币,都是正面。”

13岁的杜可萌和王思蓉、11岁的蔡炫安(安仔)和9岁的刘子涵,这群本该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们,被命运裹挟进入惨烈的修罗场:经历化疗、取骨灭活肿瘤、截肢、癌细胞扩散……

安仔喜欢吃鸡排、玩游戏,他说游戏里面的人有很多命,输了重来就好了,不像他,只有一条命。因为骨肿瘤,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左手再也长不回来了。

安仔最后没能熬过2018年的春节。强忍失去爱子悲痛的父母,在签署了器官捐赠同意书后,将安仔的眼角膜捐给了一名被开水烫伤的3岁男孩。

看着安仔虚弱无力地给妈妈唱《逆战》的那一刻,记者的眼泪决堤。

本以为,其他几个孩子会有所好转,但是最后播出的人员名单中,他们的名字都被打上了黑框……

 这不是电视剧,它就是赤裸裸的把现实呈现出来,没能治愈就是没能治愈。

也许有人会说,《人间世》真是太催泪了,看一次哭一次,但哭过以后呢?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哭只是宣泄的过程,如果哭完以后没有收获,您就别哭了,伤身。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直面痛苦,也直面恐惧,但不是为了放大苦难和消费悲情,更不是为了传递焦虑,  它让我们看到人类在命运前的无力,也看到了人们的求生欲和努力《人间世》两季的拍摄过程中,一贯始终的态度是:当疾病成为既定事实,我们该以什么战胜它?我们该如何战胜我们心中的恐惧?

如烟花,当竭力璀璨

《烟花》导演谢抒豪说,和以往拍摄请求屡屡遭拒不同,这回病房里的家长们都表示愿意被拍摄,“很多家长说,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疾病,不要走弯路,也算我们做了贡献。”这或许也是这期节目的最大价值:公众对骨肿瘤了解太少,很多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症状,一些医生也未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出病情,导致一些孩子在确诊时已经发生癌细胞转移,难以治愈。

第二集《生日》,聚焦的是妇产科里的生死抉择。拍摄地: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

对记者来讲,这一期里感动的情绪不多,反而更多是惋惜和遗憾。

38岁的林琴,生过两个女孩的她这次怀孕不仅是疤痕性子宫,更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这种情况极其容易大出血。她和丈夫求遍了中西医,就是为了保住肚子里的男宝宝。而她在生产过程中,输了6000毫升的血,相当于给身体换了三次血。幸运的是,在摘除了子宫后,她保命成功。

25岁的吴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结婚两年,两次流产,这是第三次怀孕,不顾医生与家人的反对,吴莹坚持要将宝宝带到世上。但她没能够亲自抱抱这个梦想的孩子,在重症监护室努力了14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

《生日》这一期引发了网友广泛的讨论,大部分观众的意见是统一的,“把繁殖看得比命大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一集播出的价值,正如林建华主任所言——让女性去思考自己和孩子的重要性,生孩子并不是使自己变得完整的唯一途径。

实践

是检验真相的唯一标准

国内的纪录片,好看的基本都集中在文史类和美食类,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记录不多,精片更少。而在医患矛盾水深火热的大环境下,选择《人间世》这样的题材本身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在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更轻易,简单粗暴的更容易被关注。在很多人看来,很多信息变得没有价值,但恰恰相反,正因为信息爆炸,才更凸显出传达信息的“人”的重要性。

大部分媒体人会通过蹭热点,用成见人云亦云引发关注,却没有真正去挖掘和探索真相的耐心与欲望,能够坚守新闻人的操守、愿意花时间、费心力,去蹲守一个人们望而怯步,且明显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选题,这正是《人间世》所有幕后工作者可敬与可佩之处。

《人间世2》总导演秦博

《人间世》第一季的成功,为第二季扩大到9个摄制组做了贡献,参与拍摄的编导大部分是东方卫视的新闻调查记者,为拍摄这部纪录片,编导们在医院跟随医生学习了8个月以上的医院制度、医疗手术规范(包括无菌洗手、手术内注意事项、流程等等)。

没有大纲、脚本,甚至连稍微细化的主题都没有,只是各自选好医院和科室,在医院旁边的宾馆住下蹲守。医生上班,他们也上班;医生下班,他们去选片。最后算了一下,600分钟的素材,仅能选出1分钟成片。

编导亦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第二季中,有一些生离死别的时刻,镜头在颤抖。

9个摄制组,会定期向总导演秦博提交工作账单,秦博发现,每一个摄制组都买过花圈,代表节目组悼念故去的拍摄者。《烟花》导演谢抒豪说,该组6名成员曾在医院旁、苏州河边,抱头痛哭,想不明白,为啥要承受别人的死别、记录这么多的痛苦。“但整理拍摄素材、回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大半年,我发现,正是置身于足够黑的绝境中,才会主动追求那道光。”

《人间世》希望用现实主义的锋利笔触,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又细微的故事,展示中国人面对疾病时的态度,展示中国医生在面临重重困难时,内心做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展示在疾病之外,那些人性之光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展示那些还不够完美,需要社会凝聚共识,再一起努力改变的地方。这是《人间世》第二季在坚持新闻属性上做出的努力和突破。

CDRC年度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电视纪录片全年总产量约2万小时,同比增加5.8%;各级电视机构投入电视纪录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用于扶持支持国产纪录片生产的资金超过38亿元。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发布显示,当下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规模已超100亿元,由此可见,纪录片正在进入回暖期。

虽然《舌尖上的中国》《二十二》等作品带动了中国纪录片市场“大跃进”式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无法与商业片做抗衡,抖音盛行的社会里,纪录片是小众和非主流的代言词,更何况《人世间》这样大胆触及中国人文软肋的作品?

《人间世》的评论里,记者看到很多的人在追问:

  • 为什么在休克之后我们只能焦急地等待堵在路上的救护车?

  • 为什么国外随处可见的AED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哪里?

  • 为什么有这么多无人照顾的老人?

  •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知道中风后的黄金4.5小时?

  • 为什么失去孩子会让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崩溃?

  • 为什么真正需要急诊治疗的人只能在漫长的队伍和琐碎的手续后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

这些问题其实都和医院无关,但却都会在医院爆发,生与死必然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冲突,医患矛盾也从来不是医生和病患的双边矛盾。

所以,一部《人间世》就够了吗?显然,我们还需要10部、甚至100部这样类型的纪录片,去帮我们解答疑问。

死亡

是命运给予人类唯一公正的安排

夏凡在看完第一期《人间世》后,给在福建的侄子打了三年以来第一通电话,平静地询问他的生活现状,挂了电话给他的银行卡里转了5000元钱。

三年前,夏凡的姐姐被宣布患上白血病,在照顾姐姐的那些日子里她见证了医院临终病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没有因为死亡即将降临而终日痛哭,大部分人一直在积极对抗病魔直到最一刻。夏凡记得,姐夫抱着姐姐抚摸她,告诉她未来他们要去三亚买房子、再不回到大城市……姐姐眼里噙着泪水,孩子一样地亲吻姐夫。

姐姐走的那晚,夏凡被医生叫去ICU,“再看看她。”躺在一堆仪器中间的姐姐没有痛苦的表情,夏凡像小时候那样和姐姐说话,“姐,再也不会疼了,你要勇敢,会有鲜花和天使陪伴你的……” 送走姐姐,医院的画面被夏凡锁在记忆的深处,她甚至不想面对姐姐的儿子。直到看了《人间世》,夏凡心里的那个死结在为别人的故事流泪时,终于打开了。“每个镜头都是陌生的,但对我来说又是特别熟悉的,姐姐葬礼上我都没这么哭过,其实不是为了别人流泪,而是把积蓄三年的伤心终于释放掉了。”

2018年初到现在,图图不断纠结公司里职位竞争的事,看完《人间世》后他彻底放下了。看完第一期的图图给贵阳的父母快递了两套保暖内衣,定好提前回家的机票,同事劝他:“春节后那个总策划的职位可能就是你的,何必提前回老家给对手机会?”图图说,好好活着比较重要。

只有见证过生死的人,才会在重大事件上真正做到举重若轻吧?再高贵再富有的生命,都会去往一个归处,那是命运给予人类唯一公正的安排。人间世》这样的纪录片是一颗药片,它帮沉入低谷的人卸下心理包袱,至少还健康的活着,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它也让着急赶路、处于焦虑的人停一停,想想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拼搏;更让那些浮躁和膨胀的成功者冷静,拥有财富、权势的时候也不必狂妄,因为在命运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活得如履薄冰。

 

结语: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里写过这样一段话:“讨论那些必要发生的事是很重要的。当人们要隐藏必要发生的事的那一刻起,有些事情就错的离谱了。死亡之所以被视为不幸,一部分是我们不想失去我们拥有的,另外一大部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纪录片《人间世》如同另一种形式的悟道,让不愿面对现实的中国观众直面现实,在观看中将现世的幻相打碎后重建。就像图图对记者感慨的那样:如果没有看过《人间世》里如此平静却巨大的悲伤,我真的不会给自己一个解构现实,原谅自己的机会。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