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威、罗永浩、傅盛主演的《燃点》,带我们走进创业“黑洞”

 文娱价值官 2021-03-05

撰文丨秋 葵

编辑丨奶 酱

文娱价值官解读:

2019年已经过去十几天,国产电影在新一年尚未掀起什么波澜,不过电影市场却被几部纪录片持续加温,从《四个春天》、《生活万岁》、《一百年很长吗》到即将上映的《燃点》,每一部都在从不同的视角阐述生活意义,让人产生共情,只要看过就会为之动容。

今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的纪实电影《燃点》把目光放到了创投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这片全球最大的创业热土上,奇迹每天都在发生,但昙花一现的失败更是家常便饭,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成功的是谁,倒下的是谁。把镜头对准这当中的人,记录他们今天做过的事,那么渐渐的,未来也会变得有迹可循了。

 

创业者的泪点与燃点

大屏幕上的戴威坐在OFO的办公室里一边吃泡面,一边俯瞰窗外不远处的母校北大,从走出母校大门白手起家到估值过百亿人民币,戴威和ofo花了三年。

一切,都显得特别梦幻。

戴威带领团队去青海湖骑自行车,体力已逼近极限但最终还是达到终点的众人比着胜利手势,蓝天白云间,齐声喊着奋斗的口号。彼时,OFO已经遇到了一些难题,戴威每天泡在办公室和团队开会、讨论,处理着各种问题,忙得不可开交。

《燃点》拍摄时,戴威已经开始面对危机,电影拍摄了他12个月,但OFO最生死存亡的那一刻其实还没有到来,焦头烂额的戴威当时不知道有没有预料到,不久后,他会遇到更艰难的一刻,数百万人每天排队等着他退还押金,几十亿的资金如同泰山压顶,让他喘不过气。从鲜花满身到质疑重重,有时只需要几个月。

2017年9月起,ofo新一轮的融资迟迟落不定,现金流的巨大压力发酵。那段时间内,戴威原本定下的欧洲行程以及几次拍摄陆续取消。他的拍摄内容难以继续进行,总导演关琇也跟着焦虑,但又很纠结,“他们那么难”。

倔强的戴威,一直撑到现在,这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同样的,片中的罗永浩虽然也是一堆麻烦,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短短几个月,锤子科技被媒体和债主下了好几道病危通知书,罗永浩现在的处境,远比电影中的更为艰难。

当然,对于数以千万的创业者而言,他们已经是幸运儿,更多的人,如同夜空中一闪而过的烟花,可能还没被人注意到,就熄灭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全面席卷中国,创业生态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相较创业前辈们,当下的创业者们面临着更为残酷的竞争环境。电影《燃点》首次拍下了创业者真正的生活,这其中有泪点也有燃点。它把镜头对准了社会中的创业群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这一批。

而《燃点》的“主演”们,也都是当前创投行业中耳熟能详的人,这其中有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创始人戴威、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papitube创始人papi、猎豹移动创始人傅盛、草根创业者安传东、新氧科技创始人金星、米果文化创始人马薇薇、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以及陌陌科技创始人唐岩、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皇包车创始人孟雷和潘飞。

经过几年的厮杀,中国的创业者也从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片中,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说,“如果中国跟美国两边各出100个最顶尖的创业者同台竞技,中国创业者会把美国创业者杀得片甲不留。因为中国的创业者更加全面,更加拼命,更加渴望,更加聪明,对目标的实现也更孤注一掷。”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

“他们无论在哪个阶段创业遇到的困难,其实也是人生遇到了困难,只不过在这个战场上没人等你,就是你没有治愈的时间你知道吗?所以它更残酷。”在关琇看来,今天的创业场已经不能称之为“江湖”了,它比“江湖”更险恶。“今天还就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一刻都不能停。创业本来就是逆水行舟,你停一下就一泻千里。”

用镜头记录下创业者心路的这部电影,很像去年在朋友圈刷屏的《我不是药神》,也在讲人们的“痛点”——如果对生活不满,你有没有勇气改变它。

 

在失败中成长的小人物

作为最早聚焦中国创业热潮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及其续作《我是创始人》的总导演,从业二十余年的关琇当然知道愈是惨烈的东西愈能抓得观众心,她也知道好片子不能在剪辑上心软,但这次,有点例外,“对票房的期待,让位于对这些创业者的尊重,只记录最真实的过程”。 从一开始,关琇就没把这部片子当作商业项目来做,更多的是一份纪念。她想记录属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为他们留下一些影像。

说起《燃点》的拍摄初衷,关琇觉得有点宿命的意味,冥冥中就促成了这件事。作为经纬中国的创始人,张颖是关琇在创投圈里见过的为数不多酷爱纪录片的投资人了。关琇已经忘了当初到底是谁找的谁,总之,在需要一个作品来记录当下时代中的创业者这件事情上,她和张颖一拍即合:她做了《燃点》的导演,张颖不仅做了总策划和联合出品人,还做了一名“主演”。

(导演关琇)

关琇说,《燃点》中固然有罗永浩、戴威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创业大佬,也不乏猎豹移动傅盛这样已经财务自由的成功人士,但镜头下的那些普通草根创业人,可能对于多数观众来说,更能触动人心。“我们记录到了一些人的高光时刻,也记录到一些人至暗时刻,人生和创业之路是没有什么能够预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多数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成长。”

片中,出生于河南安阳农村的安传东,在高三的暑假埋下了创业的种子。那年夏天,他曾跟随做泥瓦匠的父亲到北京,顶着烈日在天坛搬砖砌墙。干完之后,老板企图赖账。大家手拉手上天台要跳楼,这才维权成功。他第一次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心里想着,我以后一定要留在北京,在这个城市出人头地。

那一年,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但哲学显然实现不了安传东命运的翻盘。毕业后,他没有像绝大多数大学生那样找个单位或者公司工作,而是继续创业。他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在一个孵化器睡了九个月的会议桌,才拉到了第一笔钱。安传东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最苦的时候自己连4毛钱公交车费都拿不出来,为了不拖欠公司员工的工资,他靠写文案挣外快。

已经小有成就的papi酱2017年的秋天回了一趟上海,她住在父母家,那是一栋没有电梯的居民楼,房间很旧很小。电影中,她望着对面的高楼大厦说,“我小时候经常想着等我长大之后有钱了,就给父母买有电梯的新房子。后来我才明白,长大和有钱之间,并没有关系。”

这些普通人每走一步其实都冷暖自知,有人为了几毛钱的电费跟女朋友斤斤计较,有人每天都累急眼以至于夜夜打呼,有人几乎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家人以至于亲子关系若即若离……对于观众来说,也许每个人家楼下就有一些“创业者”,他们开店,卖东西,靠手艺吃饭,摆摊。在创业的浪潮中,并非只有融资、上市的大事件,再小的买卖也是创业。这些平凡的人,普通的“创业者”,在自己的领域和道路中,做着事业,或大或小,而闪闪发光。

关琇坦言,其实这14个月的记录在创业者们的创业历程中是非常短的,但是却呈现出了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通往更高处的路上,他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割舍,最终活成了今天的模样。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一群人的励志故事对这个时代的一次追问。就像罗永浩坚信的那样:不被嘲笑的愿望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他们,是这个时代想要改变命运的年轻人的缩影。

 

孤独的追梦人

事实上,电影拍完这大半年的时间,对于创业圈来说已经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片中那14位创业者,有人已经走出低谷,朝着更高的山头迈进,有些在去年底还风光无限的人,现在却站在悬崖之边,天旋地转。

对于那些追梦的创业者而言,这些可能早就习以为常了,罗永浩就在影片中直面了自己曾经的不堪,因为巨大的融资压力,“差点想到了自杀”。说这句话时,罗永浩表情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经过太多九死一生的压力,现在已经“脱敏”,即使明天山崩地裂,今晚依旧能逼自己睡得着。

谈及坚持,新氧创始人金星分享道,所有的经历甚至是失败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挺到最后的创业者,他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一定是宠辱不惊的,一定是任何问题都打不垮的。

不仅仅是心理和资金压力,创业者每天要面临着高负荷的工作节奏,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数据显示:创业文化往往推崇长时间工作,创业公司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仅有9%的创始人每周工作时长低于35小时。在另一方面,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

这些追梦人这么拼只是为了钱吗?可能,但又绝不仅止于此。用唐岩的话说,“不是说钱不好,但钱有点平凡。”

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且最终成功的几率非常之低,但为了这1%的机会,他们愿意奋不顾身,哪怕剩下的99%都是那些让他们想要躲起来或干脆去死的时刻。正像片中所说,“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机可以点燃一代人的激情,可以让青年精英对自身和未来抱有希望,那只能是创业。”

结语:

都说理想主义者是无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很难简单用“成功者”或“失败者”来定义,失败或成功,都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养分,也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段记忆。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