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435 家里又来新阿姨

 读书当玩 2021-03-06

原来的阿姨,在母亲家做了三四年。

做得很好!人聪明,做事很用心,母亲经常表扬她。

今年原本说好,过完元宵十五,母亲从广州回来,便过来。

十五后,临时家里有事,来不了啦。

母亲,一听说阿姨来不了,有点急!

我说,不用急,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放了好多信出去,叫平日里有些门路的同事与朋友都帮忙找找。

我的一位过去的同事,帮我找了一位她家的亲戚。

告诉我,这人很能干,过去在外面做过事的。

在广州过完十五就送母亲回来。

回来当天,就叫同事带阿姨过来。

一拍即合!第二天便来家。

阿姨五十多岁,人显得很精干。

阿姨不善言谈。可你与她说话,她还是愿意说的。

阿姨是个高中生。两个孩子住城北。自己与儿子住。

老公,原本在深圳打工。如今回来在本地做。

问阿姨,孩子与老公都同意你出来做吗?

她说,孩子老公,都随便她自己。

第二天,我开车接阿姨到我家。

这天的中餐,就是阿姨做了。

我见她做事,一看,就是个能干的人。

做饭炒菜,有条有理。

我看她切萝卜丝,刀声咔咔作响,比我切好。

母亲向她交代了家里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日常需要做的一些事。

她只要听一遍,就什么都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天母亲叫她陪着去理发,尔后叫她自己去迎丰菜市场买菜。

此后,每天就是她自己去买菜,也不需要特别吩咐买什么菜,阿姨会自己调配。

如果家里来人,母亲会特意的叫她买什么菜。

菜买回来,怎么配,怎么炒,都不用交代。

我在家吃了四五天,阿姨做的菜,个个都好吃。

买什么菜,怎么配,怎么炒菜,搞卫生,下楼接山泉水,一教就会了。 

三天后,母亲对这阿姨特别满意。主动同阿姨说,在原来说好的工钱上,每月再加一百元。只希望阿姨能够长久的做下去。

阿姨不健谈。可我与她扯谈,她还是蛮能说的。

母亲也能激起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阿姨,来家几天,也渐渐的话多了起来。

同阿姨扯谈了解到,这阿姨过去在农村也是吃过苦的。

在家里是老大,什么活都得干。

我问她干过生产队的活没有?拿过工分没有。

她说拿过的,小的时候拿两分工。不到18岁,就拿6分5了。

6分5的工,是农村妇女最高的工分了。

她说,拿这么高的工分,也吃亏。

自己个子小,别人妇女大个子能干的活,自己也必须干下来。

农村,就是这样。拿一样的工分,就必须干一样的活。

她说她小时候,上山砍下油柴(马尾松结疤处带松油的木头),捆起一小把,一小把去城里卖。

上山的时候,得天不亮,大概四点多就起床。要走三十多里地去城里卖。

一毛钱一把,卖完了,

也就两元多钱。舍不得买东西吃。得赶路回家,还得走三十里路。回到家,都是夜晚了。

中学在学校寄宿。家里带米去。菜也是炒一个星期的干菜。

周末放学,得加紧往家赶,还得帮家里干农活。

这阿姨手里有活,眼里也有活。

不需要做什么事,会看事。

这就是吃过苦的人,知道在外面干活也是不容易的。

这些天,中餐晚餐都是阿姨做的。

这么说吧,像我们经常在外面吃饭的,菜好不好吃,这做菜的人算不算会做菜。我总结了这么一个标准。每个菜都是能伸筷子,而不是菜上来,有些菜好吃,有些菜,没人伸筷子。

这阿姨,这些天来,每个菜都做得好吃。既有看相,又有味道。

我吃阿姨的菜,好多菜比我炒的还好。至少,她的刀工,肯定比我好。

这阿姨能来我家做事,是善缘!(上面的图片,都是阿姨炒的菜)

202135日星期五怀化清乐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