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时期高克恭十九幅绘画作品赏析

 听月工作室 2021-03-06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元四家指赵孟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元代早期高克恭,元代中后期,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人绘画赏析。这里介绍高克恭精品绘画。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畏吾儿(今维吾尔族),高克恭的先人来自西域,先定居于大同,后移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高克恭传世主要作品有《云横秀岭图》、《墨竹坡石图》、《春云晓霭图轴》、《春山晴雨图》、《秋山暮霭图》、《雨竹图》、《仿米家山水》、《夏山雨过图》、《云山图》、《方棹吟秋》、《临泉高致图》、《雨山图轴》、《烟雨潇湘图》、《仿海岳庵云山图》、《青山白云轴》、《山水诗画图页》、《春溪云树图》、《春山欲雨图轴》、《云山雨霁图》等

元朝时期高克恭《云横秀岭图》赏析

  高克恭代表作:《云横秀岭图》轴,绢本设色,纵182.3厘米横106.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云横秀岭图》轴为高克恭云山画的代表作。画面云山烟树,溪桥亭屋,山势嵯峨,群峰耸立,白云横岭,树木葱茏。山顶用青绿横点,山石坡角多用披麻皴后施以赭色。笔法明晰凝重,墨色淋漓酣畅。在高克恭山水画中,此图应为合参董米二家之法的典型之作。李衎在题跋中云:“予谓彦敬画山水,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常欲以此告之,宦游南北不得会面者今十年矣。此轴树老石苍,明丽洒落,古所谓有笔有墨者,使人心降气下,绝无可议者。”李衎此跋写于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时高氏62岁,在水墨渲染同时,已加强了用笔的勾皴,显得有笔有墨,故李衎加以称赞。此种画法是对米氏云山的发展和创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元朝时期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赏析

  《墨竹坡石图》纸本水墨画,纵121.6cm,横42.1cm是元代画家高克恭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描绘的是烟雨漾漾中婷婷玉立的秀竹及山石。该画笔法沉厚挺劲,墨气清润,结构谨严。竹叶自然下垂,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在烟雨中挺秀潇洒的姿态。

画面下部画了一块山石,轮廓清晰而富于变化,上细下粗,十分稳固,晕染出的纹路显得石质坚韧,石面上青苔点缀得十分自然。山石后边长出几枝竹叶,稚嫩松散,映衬了山石粗重沉稳之态。在山石左后方两棵秀竹拔地而起,前面一棵枝节鲜明,略往右倾。浓墨色的竹叶形轻玉润,枝叶相配,婀娜秀美,另一棵竹在它的身后,竹竿斑驳,枝叶为烟云所笼,竹身更显飘逸而又不乏劲健,比起另一棵来则更有一种清雅气质,使整个画面更加幽静。

画中两竿墨竹圆润挺拔,雨中之叶垂布自然,清丽潇洒,自有天然生意。文同画竹叶浓面淡背以尽形似,高克恭在表现技法上以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自然的前后层次,使画面由局部变化发展为整体变化,产生了通灵丰富的空间感。细观图中叶片、枝竿前浓后淡,层次分明,表现出晨露雨中植物清润空蒙的感觉。图幅下设坡石以董、巨披麻皴法加施米点,表现出典型的南方地域气候坡石的特征。在行笔上用书法之笔意运毫濡墨,笔笔中锋,藏而不露,意蕴含蓄,情生象外。中国古代描绘雨中之竹,多以下垂叶表示。但是要表现细雨无风之状就显得非常困难。难就难在垂叶过多易犯画竹“重人”之忌,叶片显得排列如同“人”字相叠,缺少变化。而此图布叶疏密相间,穿插变化,显出画家功力之深厚。

元朝时期高克恭《春云晓霭图轴》赏析

  高克恭,春云晓霭图轴  纸本设色 1300年作 138.1cm×58.5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云山飞瀑,老树溪舟,山坳塔楼半露,山中烟云飘渺。图中山石用概括取意的笔法,信手写之。山顶多攀石,山态似蘑菇。山势雄伟,气象郁苍。树干用双钩染色法,树叶、天空用墨色加花青渲染,烟云掩映其间。用笔圆浑凝重,画风学米氏云山而又有自己的面貌。画中自题:“岁在庚子九月廿日为伯圭画春云晓霭图,房山道人。”下钤“高彦敬印”一方。按庚子为大德四年,即公元1300年。此图系高氏五十三岁时作品。裱边有蒋国榜、李健等题记,钤“愚公”、“苏氏昌龄”、“朱氏泽民”、“柳氏叔雅”等藏印多方。此幅虽伤补过多,但仍可窥见高氏中年山水的面貌。

元朝时期高克恭《春山晴雨图》赏析

  春山晴雨图 绢本浅设色 125.1厘米横9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云岚春树。烟雨溪桥。无款印。原题。彦敬侍御。为予画此幅。仍作诗云。青山半晴雨。色现行云底。 佛髻欲争妍。政公勤梳洗。大德己亥(1299年)夏四月。息斋道人书。钤印二。李衎仲宾。息斋。

鉴藏宝玺 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收传印记真赏。丹诚。琴书堂。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公。信公珍赏。珍秘。宜尔子孙。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钱云将鉴赏。

元朝时期高克恭《秋山暮霭图》卷赏析

  高克恭,秋山暮霭图卷 纸本设色  47.5×84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历代流传有重名的高氏之作,画重山叠岭、云烟出没的秋山风光。远山用墨线勾轮廓,加以青绿淡墨横点,概括表现烟云变幻莫测之态。山下丛林房舍,依山傍水,气韻流润。用笔兼工带写,云山、烟树信笔写之,房舍笔法工整,无率意之笔。画风学董源和米芾而又有变化,于简淡中见法度,严谨中见韻致。无作者款印。画幅右上侧有元邓文原题诗和清高宗弘历的题记。钤,项墨林鉴赏章、五溥仪携出故宫,19448月在长春伪满皇宫中被人撕毁,现仅存三分之二。后跋存李国蕃、文志仁二家题记。曾经明项元汴及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元朝时期高克恭《雨竹图》赏析

  高克恭,雨竹图 立轴纸本设色 121.6厘米横42.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叫《墨竹坡石图》。画雨竹二竿,挺拔耸立在坡上石旁,一前一后,一浓一淡,后面一竿淡墨写出,秀劲挺直,前面一竿则用墨较为浓重。

元朝时期高克恭《仿米家山水》赏析

  高克恭,仿米家山水  手卷 设色绢本 。款识:天暦戊辰夏高克恭作。印鉴:房山高氏。

元朝时期高克恭《夏山雨过图》赏析

  夏山雨过图  立轴 绢本。款识:延佑二年岁值乙卯夏仲为仲醇余征君,作夏山雨遇图。房山道人高克恭。印鉴:高克恭印(白文)高氏彦敬(朱文)。

元朝时期高克恭《云山图》赏析

  云山图  立轴 水墨绢本 1298年作。

元朝时期高克恭《方棹吟秋》赏析

  《方棹吟秋》立轴 设色绢本。绢本设色,纵122.5厘米横61厘米,元代款识:方棹吟秋。房山高克恭。钤印:高彦敬、房山氏。题跋:绿林红树遍苍崖,溪水无尘小阁斜,倚棹诗翁不归去,五湖烟水即为家。徵明。钤印:文徵明印、征中。

元朝时期高克恭《临泉高致图》赏析

  临泉高致图 立轴 绢本水墨 1300年作。款识:至大三年二月,高克恭画。印文:高克恭印(白文)。

元朝时期高克恭《雨山图轴》赏析

  高克恭,雨山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远山近石上,皆以米家点为之,画树叶亦不勾勒,率以浓淡不等之墨直接画出,水份用得特别饱满,加以所用纸张为不吸水性,犹觉水份流动於纸上。自题此图完成时云雨正来,空气湿润,更加倍促使本图能表现雨之濛濛情调。

元朝时期高克恭《烟雨潇湘图》赏析

  高克恭,烟雨潇湘图 手卷 纸本。徐树丕题引首:山水清辉。

元朝时期高克恭《仿海岳庵云山图》赏析

  高克恭,仿海岳庵云山图 立轴,款识:彦敬仿海岳庵。钤印:高彦敬印、克恭。题跋:云山不掩秀,古木含雨润。遥望白鸥滩,芳草倚渔艇。震泽王鏊。 钤印:济之。

裱边:房山尚书,以第一流人物,出第一等胸次,写第一幅云山。虽董米见之,亦当心折。昔人咏其画云:“高笔法妙天下,貌得江南雨后山”。可以借题此帧矣。当时购求遗墨一纸千骅,况经王文恪公鉴藏,上有题咏。文恪书亦清劲,得晋唐遗意。名画法书,洵堪并重。庚申(1860年)初春,季子孔广陶题于岳雪楼。

元朝时期高克恭《青山白云轴》赏析

  《青山白云轴》此图为典型的高克恭山、云绘法,远山近树,中部留白自然成云主山以北宋大山与江南董巨笔法,中景为云雾缭绕的米芾父子山水特征,整体采青绿设色,似唐代山水。

元朝时期高克恭《山水诗画图页》赏析

  高克恭《山水诗画图页》纸本,设色,46x39cm。关注工笔小强,后续更新更多作品欣赏。

元朝时期高克恭《春溪云树图》赏析

  春溪云树图 手卷 设色绢本 1313年作

卷末题识:渺渺春溪曲,藂藂绿树堆。山光云外起,帆影镜中来。杰阁瞰蛟窟,虚齐出凤台。悠悠湖海客,对此重徘徊。皇庆二年(1313年)三月望画并题。房山高在恭。钤印:房山高氏。引首:元高房山尚书春溪云树图真迹上上。尚书在元代为四大家前辈,当时如赵松雪倪云松咸引重之至,谓子久不能梦见。观此卷益信。景泰壬申(1452年)晓齐志。钤印一方。卷末题跋:1.蔡金台(19-20世纪),末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三月既望,三天子都里人蔡金台书。钤印:燕生自号君啬。 2.张大千(1899-1983),末款:己亥(1959年)三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元朝时期高克恭《春山欲雨图轴》赏析

  《春山欲雨图轴》,元代,高克恭,绢本墨笔,立轴,纵106.8厘米,横100.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春山欲雨图轴》绘写江南一带山水,平淡天真的情趣。远山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山石多以横点皴之,远处房屋隐约在树林之中。全图很好的再现了春雨迷蒙的景致。此幅取景,横峦堤坡的安排,全从董源中出,笔墨浑厚,烟岚与湖水都作空白处理,给人以烟雾朦胧,山雨即至的感觉。用笔的方式几乎与他另一幅《云横秀岭图》同出一辙,虽未署名款,但可证是高氏的晚年之作。曾经清怡亲王允祥收藏。高克恭的山水画师承二米兼学董、巨。米氏云山多以水墨晕染为主,多不见笔,积点成线,形成一种空蒙迷惘的景色。高克恭虽出二米一门,但所作云山笔墨并重,使画面有骨有肉,丰满许多。和董、巨的山水画相比,高克恭弱化了大山、大水的写实因素,而强调宁静、质朴的意境氛围。可谓似董、巨而去其繁,简练概括;似二米而树其骨,有笔有墨。他把“米氏云山”的传统画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后世所瞩目。

元朝时期高克恭《云山雨霁图》赏析

  高克恭,云山雨霁 立轴纸本 镜心 纸本 1300年作。

《云山雨霁图》,这是一幅纯水墨山水画,表现的是雨后初霁的景象,天空中的雨云尚未完全散去,雨意依旧十足,中间一座主峰高耸,山腰白云缭绕,山脚雾气氤氲,数座山峰高低错落虚实环绕,树木时隐时现,几座楼阁掩映于挂雨带露的林木之中。一湾河水自远处来,新雨抬升了河面,河面上一叶小舟,小舟之上是静静垂钓的渔父。近景,河岸两边,土坡起伏,林木茂密。整幅画气势整然,雄伟而又幽静,山水林木古寺小舟,远近主次大小虚实的关系,都很符合自然比例,湿漉漉的画面透着新雨洗过的清新,体现着山水画独特的意境之美。此图画法,明显是受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云山”与董源、巨然画法的影响,但作品面貌以及呈现出来的美感都是画家本人的,笔墨的层次感和生命感都非常丰富,笔墨意境干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