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马6系车身结构及连接工艺解析!

 宋洋sy 2021-03-06

图片

来源:GAF螺丝君

图片

宝马6系


宝马6系是德国宝马专门为考究的驾驶者设计的汽车,1976年面世,1989年停产,这期间销量是8万6千辆,是宝马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箱式轿车。

时隔14年后,宝马决定复活6系,再次介入到这个大型豪华跑车市场中。在外型设计上,6系保持了宝马coupe典型的动态风格,长长的引擎罩,低低的车顶线条以及前脸及侧面裙边赋予了该车动感,优雅的姿态。

车身尺寸为5007×1894×1403;

车身重量457kg;

白车身重372kg。


车身材料


  • 底强钢占比13%,主要应用在天窗加强板、C柱外板等区域。

  • 高强钢占比33%,主要应用在后地板、后轮罩内板、前围板等区域。

  • 先进高强钢8%,主要应用在前地板面板、B柱内板等区域。

  • 超高强钢1%,主要应用在前地板下连接梁。

  • 热成型钢17%,主要应用在B柱、门槛梁、顶盖上边梁、机舱前横梁等区域。

  • 5系铝板占比6%,主要应用在前机盖外板、前后门外板、后背箱外板下部等区域。

  • 6系铝板占比5%,主要应用在前机盖内板、前后门内板、后背箱内板下部等区域。

  • 6系型材占比2%,主要应用在前纵梁、前地板横梁等区域。

  • 低压铸铝件占比11%,主要应用在前后轮罩及前扭力杆部位。

  • 其他材料4%。
 
图片
车身材料分布图

车身结构


新宝马6系相对之前车型主要通过轻量化、零件集成、增大内部空间来实现车身结构优化。

在顶盖后横梁处、C柱上部、后围上部等区域,通过结构优化,减小封闭空腔面积,但是对于结构强度会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材料属性及优化结构及车身成体结构来实现局部的减重。
 
图片
顶盖横梁ZX面截面对比图
 
图片
C柱上部法向截面对比图
 
图片
后围上部法向截面对比图

通过结构优化,减少截面尺寸,可以直观的看见后部的流水槽空间减少较多,实现后部空间增加,在Z向由977mm增加到1151mm,
 
图片
后背箱空间图
 
图片
后背门玻璃空间细节图

后轮罩区域,通过将之前的25个零件集成为一个铸件,实现重量减轻15kg,简化了装配焊接工艺,提高扭转刚度。
 
图片
后铸件细节图

连接工艺


宝马6系主要应用了12种连接工艺,其中

  • 点焊5392个

  • 螺柱焊384个

  • 凸焊8个

  • MAG560mm

  • 激光焊接18958mm

  • SPR563个

  • 无铆91个

  • 包边42756mm

  • FDS150个

  • 胶接132356mm
 
 
图片
车身连接工艺图
 
在前轮罩与其他零件的连接过程中,主要通过SPR、FDS实现,因为前纵梁为封闭截面的型材,与前纵梁的连接采用FDS,在其他区域与其他零件主要通过SPR实现连接。下面一起看一下具体的细节图片。
 
图片
前轮罩下视图
 
图片
前轮罩上视图
 
图片
前轮罩下部FDS连接细节图
 
图片
柱应用细节图

总 结


本文主要通过材料、结构、连接对宝马6系进行了简单的解析,不难发现在高端车型,对于新工艺及材料的应用相对较多,和其成本是分不开的,但是在车身设计中,轻量化是一个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