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文化,到底什么算是有文化?

 天地人和w 2021-03-06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来概括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01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我们老家夸人有一句顶配的话:这个人真有修养!

有修养,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

在古代,人们常以“玉”比君子。

君子如玉,温润柔和,光华内敛,不刺眼,不炫耀,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不咄咄逼人,不侵略如火,这就是修养。

古人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对人格的塑造、品行的培养,修身、治国、平天下。

而现代教育,重功用而不重修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只要分数高,其他不重要。

白岩松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

真正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是平和的,从容的,笃定内敛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

相反的一个没修养的人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盛气凌令人生厌

这样的人,读再多书,也不能算有文化。

 02 

 无需提醒的自觉 

曾在人民日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侄儿跟着一华人去澳大利亚雪梨海域捕鱼。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然后将其中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他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

华人回答:“符合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他侄儿说:“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

华人淡淡一笑:“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在任时候会恪守的行为准则。

《礼记·中庸》中写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一个有文化的人,一定是自觉的人。

等车知道排队,吃饭知道不浪费,别人输密码时会主动回避,自己闯了能尽力承担。

自觉是无需提醒的,一个人只有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思虑,才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03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西方文化总是强调“自由、平等”。

甚至还有人,愿意为了自由,抛洒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但自由是有边界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就说过: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自由不是不是个人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一个人的自由前提是不得妨碍或伤害他人的自由,所以每个人的自由都该是有所约束的。

一个文化人,在享受自己的自由前,总是先约束好自己,在可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自由。

文化人的自由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行为的自由,心灵不为外物所羁绊,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自由。

古人言:

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人生于世,无不处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中,有的是明文规定,有的是约定俗成。

心中没有敬畏的人,做事没有底线,言行没有所止,看似无拘无束,却会给人留下飞扬跋扈的坏印象。

而心存敬畏的人,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04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古君子之风,就是形容的这种人。

戏剧家夏衍临终前,痛得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

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

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不是叫,是请。”夏老改动一个字,却感动了许多人。

梁启超怎么去世的,大家知道吗?

他死于当年协和医院的医疗事故:医生把本该切除的左肾切成了右肾。

临死前,梁启超不是咒骂医生,而是叮嘱家人:“千万别跟媒体说,不要公布。老百姓刚刚开始相信西医,如果让他们知道我的事,难免就会退却。”

善良的人,发自内心的让别人好。

善良是不让人难看,善良是惩强扶弱,善良是扶危济困。

以温和的态度,平静的心情,委婉的话语,关切的目光,任何时候带给人的,都是信任与关怀。

这才是真正的有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