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尔图大学城、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

 黑龙江波涛 2021-03-06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距离塔林东南方向186公里的塔尔图,是一座由大学撑起的城市,被称之为“大学城”。

 

城市虽说不大,约十来万人口,然美丽异常:埃迈厄吉河在旁边静静流过,市内花木繁茂,雕塑遍布,古建林立,秀丽典雅,漫步在大街小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如此迷人的市容市貌,来源于它有一所诞生于1632年的古老大学---塔尔图大学。

 这所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创建的大学,是孕育爱沙尼亚国家和民族的摇篮,因为:爱沙尼亚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来之不易,而为此奋斗不息的民族精英们许多都曾是塔尔图大学的莘莘学子。

 如今,古老的塔尔图大学在欧洲享有盛名,据说,在爱沙尼亚内阁成员和全国工商界巨头中有80%毕业于该校。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紧邻大学城的埃迈厄吉河,它以丰沛的水量滋养着塔尔图这座美丽的城市。

 

埃迈厄吉河段最有名的,是18世纪末由沙俄女皇叶卡婕琳娜二世下令建造的一座罗马式石桥,据说很壮观,可惜毁于战火,现已无缘见到它的“真容”,只能在1992年重建的新桥桥头上看到原桥模型。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这座建于18世纪的市政厅,是塔尔图标志性建筑。

 

市政厅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座被誉为“学生之吻”的雕像,是大学城最突出的象征。它在为这座城市营造出了一种自由浪漫氛围的同时,也彰显出了这座城市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精神。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位于市政厅广场一侧的独特风景---斜楼博物馆。

 

这是一幢三层古建筑,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地面下沉,从而造成了此楼倾斜。当地政府在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后,将错就错地将其建成一座斜楼艺术博物馆,为大学城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游走在大学城,随处可以看到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人物雕像,其中最著名的,除了“学生之吻”外,就是“父与子”和“母与女”两组雕像。遗憾地是,我只看见了“母与女”,而没有见到“父与子”。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古老的建筑,幽静的街巷,漫游其间,处处让人感受到塔尔图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这幢大楼就是塔尔图大学总部,还算宏伟壮观,但与我想象中的名校总部“高大上”的建筑模样还是相差甚远。

 

不过,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历史悠久的塔尔图大学可是人才荟萃,名师云集,其临床医学全欧排名前五,符号学全球排名第一,综合实力也排在欧洲前50名。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雕像,是他,为爱沙尼亚留下了一所世界名校,也让他的名字在爱沙尼亚家喻户晓,并将在这个国家流芳千古。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紧挨着大学总部的著名建筑,是始建于1330年的圣约翰教堂,红砖垒砌,外形沧桑,在高层建筑寥寥无几的塔尔图,显得鹤立鸡群,尤为耀眼。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如此斑驳冷清的教堂内部,在欧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呵呵!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座堂山,塔尔图市区的最高点,大学城的后花园,也可称之为“纪念园”。在这里,凡与塔尔图大学有着渊源关系并为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均为其立碑塑像。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这尊正规的塑像,是野外手术的创始人尼古拉·皮罗戈夫,塔尔图大学著名教授兼外科医生。虽然他是一位俄罗斯人,但塔尔图这座城市永远记住了他。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在座堂山,一座建于13世纪的塔尔图大教堂,虽然已成废墟,但仍透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可见当初建成时是多么的恢弘大气。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在保存基本完好的教堂尾部,现已改建成塔尔图大学历史博物馆。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建于1838年的天使桥,也有人说这是塔尔图大学的正门。桥上挂着一枚铜像,是塔尔图大学第一位校长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古老的临床医学院旧楼。由于塔尔图大学临床医学世界有名,所以,这里也就成为医学界的仰视之地,不断有世界各地的医务人员前来参观,以表达敬仰之情。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这组街头雕像也很著名。一位是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另一位是爱沙尼亚作家爱德华·维尔德,两位大作家相视而坐,在一番高谈阔论之后,也许会碰撞出有意思的思想火花来。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这个有点像陕北窑洞的昏暗屋子,就是深受大学生和市民们欢迎的啤酒屋,也是游客定点用餐的地方。我们的午餐就安排在这里。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重兵把守的军火库。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军转民”啊!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有美女端盘、斟酒,啤酒屋的生意一定很不错,哈哈!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漫步在塔尔图大学城【爱沙尼亚】老理行

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并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苏联

  这是在德国入侵波兰时,苏联也从东方进攻,占领了半个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则一直维持至1991年8月波罗的海国家重获独立为止。

  【历史今日】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并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在苏联占领期间,数万爱沙尼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流放前没有事先宣布,人们只有晚上的几个小时时间来收拾东西,然后被铁路闷罐车运到远东。被苏联流放、逮捕、杀害的爱沙尼亚人超过6万,占整个国家总人口的6%。

  

【历史今日】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并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苏联在爱沙尼亚,破坏营杀害了数千平民,包括妇女和儿童。一个男孩因为在学校里升起爱沙尼亚国旗,手被打成骨折。1941年8月,破坏营还杀害了好几个村庄的农民。

1941年6月,数千拉脱维亚人被塞进闷罐车,送往西伯利亚,投入死亡营。该命令是由莫斯科最高当局授权苏联占领军执行的。苏联占领军还在拉脱维亚大肆进行逮捕、搜索、没收财产。

  

【历史今日】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并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苏联侵入立陶宛后,破坏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压制当地传统文化。1940年到1941年,数千立陶宛人被逮捕,几百名政治犯被处决,超过17000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44年,苏联从德国手里重新占领立陶宛后,处决了数千抵抗分子和帮助他们的平民。还有30万立陶宛人被流放或者投入监狱。据估计,整个苏联占领期间,立陶宛损失了78万人口。

  【历史今日】1940年6月27日苏联悍然入侵并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从1944年到1953年,至少14000立陶宛人死在苏联的劳改营和监狱里。1945年到1958年,20000流放者死亡,其中包括5000儿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