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赞,中国诗词大会

 平型关杂志 2021-03-06

点赞,中国诗词大会

文/席国隆

今年春节假期,当全国人民宅在家中笼罩在冠毒肆虐的阴霾之下时,中国诗词大会犹如一缕清风,一道暖阳如约而至,划破了沉闷,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清新活泼。

中国诗词大会,是继《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央视重点推出的又一道重磅益智竞赛类节目。自2016年2月第一季首播以来收获了很大的反响,自此以后的每年正月初,二三四五季相继推出。节目推陈出新,亮点纷呈,成为广大文学诗词爱好者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道饕餮大餐。节目以丰厚的文化底蕴,炫目的舞台效应,秀外慧中的主持人形象和学富五车、潇洒从容的嘉宾精彩点评深植人心让大家在体会中国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验了人生百态,让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

一、我对节目的喜爱之情

说实话,喜爱文史一类的我,对这档节目充满期待,由衷喜爱。平时家里电视都是被孩子动画片“霸屏”,我也养成了不看电视的习惯,可现在却和儿子抢起了电视,要不就是早早和儿子商量好,给他找喜玩的游戏,以出电视给我看。每天晚上不到8点,我就打开电视,静待节目上演,像期盼一场豪华的大型演出,早就情绵绵而意切切了。节目整个播放过程,我都认真观看,沉浸其中。

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中国诗词大会,每季演出都吸引人的眼球,引国人对节目品头论足,赏读鉴品。在考察选手、观赏选手每一道题答题过程中也在考验着我自己的诗词水平作为荧屏外的我有身临其境之感,欢喜抑郁沉浸其中,有时为选手出色表现欢呼,有时也暗暗为选手捏一把汗,甚而叹息追悔。看大会亦是对自身的一种考验,每答对一题似觉自己储备尚可,每逢不会时,题目甚至闻所未闻,又顿觉知识的浅薄,“知不足而后知进步”,关心他人,激励自己,或是看大会的又一感悟和收获吧。

三、答题方法的浅悟

大会在考量选手知识储备和熟悉度的同时,也在考量选手的思路方法、心理素质、反应灵敏度以及临场发挥。我在跟随答题过程中总结,答题无非三种情况:一是问题出来马上作答,这些都是较为简单易记的,如春眠不觉晓千山鸟飞绝等从小耳熟能详的句子。二是思考后才作答。这种情况一般是题目有难度或者选手不太熟悉,但有部分印象的。我觉得除了挖掘记忆外更重要的是理解。比如:应对对号入座的题型,还有第8场中杜甫《观打鱼歌》“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诗句的选择题,答案有红烧鱼,清蒸鱼,生鱼片。我是从来没见过这首诗的,但从平时生活中感觉,做鱼的方法,红烧、清蒸一般是整条鱼何须挥双刀呢?挥舞双刀字面意思快且切好多片,又从“白雪高”上分析,白雪即白色,红烧和清蒸出来的鱼,从颜色上看似乎没有那么白,只有生鱼片,符合题意。为身处唐朝的杜甫,那时就会吃到生鱼片,我感到吃惊,但答案是生鱼片无疑了。三是巧用排除法,即在已有的诗词储备和历史知识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从选项中剔除已知的,保留未知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知半解的情况,如3选1的类型题,还有在选手攻擂抢答中时常用到。如答案ab选项一出,c还未出的情况似乎有先见之明的答c,方法之高超,反应之敏捷,让人侧目而视,打心眼里佩服。

技巧性在抢答题中尤为重要,我们也有过在知识竞赛中抢答的经历,主要是时机的把握,比如两人都会,一人却致“手慢无”,又如求胜心理产生的急燥,在不知自己会不会的情况下,先抢到却答错给人送分或自己被扣分。大家熟悉的“牛人”彭敏就是以静制动,守株待兔的高手。

四、节目的巧妙布局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几个环节中,我最喜欢的是飞花令对抗赛环节。“飞花令”原是古人行酒令的文字游戏,饮酒助兴之用,属于雅令,高雅之事。飞花令得名于唐朝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每当飞花令“咚咚咚”激越的声音响起,似乎暗含杀机,扣人心弦,我的心不由紧张起来。那声音环环绕绕,柔中带刚,具有穿透力,似会传递至另一位选手,犹如叩击在人的心上,颇具击鼓传花的紧张感,让人稍有不慎即中招。选手你来我往,强中更有强中手,当真是精彩之极!

中间还有一个绝地反击的环节,也是节目的大亮点之一,其中包含横扫千军、出口成诗、你说我猜三个限时题型。都是极大考验选手诗词储备量,熟悉度、反应力的题。我个人觉得“横扫千军”是最难的,选手诗词存量不够,极难过关。“你说我猜”相对容易一些。可能是巧合,第5季选手在绝地反击中大多遇到的是你说我猜题型。你说我猜是嘉宾对诗词进行描述和解释,对选手提醒,但绝不能泄露出诗中的任意一字,这对嘉宾和选手能力都是极大考验,嘉宾必言简意赅,比划形象将信息力求准确传递给选手。选手必须心意相通,反应敏捷,从脑海的众多诗词中搜索并提取信息,找到答案你说我猜在多数情况下能表情达意,准确反馈,但也有意外。第5季第8场中郦波老师解释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诗句,在解释后选手没有明白的情况下,他抬手从眉宇之间向下,转而又举起在左胸前停下的动作,滑稽有趣,互动暖心,让人记忆犹新。但即使这样选手牛牛仍没有反应过来答案是那句经典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人颇觉意外可惜。

五、选手的出色和嘉宾的睿智

反观中国诗词大会进行到第5季以来,许多精彩对决让人久久难忘,过程惊心动魄,让人提心吊胆,比赛中涌现出许多让人仰视的“牛人”。如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她出口成章,圈粉无数,用实力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又如被誉为“万能文艺”青年的彭敏,他是2015年《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可见其功底深厚,实力不凡;再如总是一身长裙蓝衣,散发着中国古典气质的北大美女博士陈更,作为参加诗词大会的四季元老,她凭着自身的书卷气和出色的表现,受到广泛关注,硬是凭借超强的实力夺得第四季总冠军。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青少年为主的节目,众多少年儿童的出色表现也是刷新了观众的认知,让我们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从中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诗词大会中特邀嘉宾的精彩点评讲解更是节目中最大的看点,郦波、蒙曼、康震,王立群、杨雨五位老师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教授级的人物,而且早在《百家讲坛》节目中就名扬四海了。嘉宾在精彩点评中,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历史典故,时代背景,事件经过,作者心路历程都讲深讲透,使人茅塞顿开,由一知半解到大彻大悟,加深了理解记忆,顿悟了人生。康震老师尤为突出,他满腹经纶,诗画结合,寥寥几笔,将诗词意境跃然纸上,让人觉得生动无比,小楷精绝无双给人印象颇为深刻。

有人说诗词大会只是考验选手的记忆能力,缺乏理解是大会的短板。在实际的环节中,许多选手在吟诵诗词过程中顺口做了解释,分析了选项的原因,也有答题中通过理解研判而选中答案,这也从侧面反映,理解是蕴含和穿插其中的。

中国诗词大会是以“赏中国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她囊括了上至《诗经》下至《毛主席诗词》的诸多名篇,跨越千年。她以舞台的艺术比拼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国人接受了熏陶;她以诗书的气质给广大青少年丰富了文化素养,也树立了国学的榜样,为推进古诗词教育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艺复兴事业锦上添花。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滋养,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生之旅吧!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