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凌霄塔

 木香草堂 2021-03-06

    天宁寺凌霄塔:位于河北正定城内中山东路、镇州南街处。

天宁寺凌霄塔

    从隆兴寺出来一直向西走约600米,在路的北侧就是天宁寺,寺院无存,仅余凌霄塔,寺院前有一新建的牌坊。从路上向下走是一广场,地势比路低数米,大概这是唐、宋时期的地平面。广场前有人在耍鞭子。进入寺院,除了塔外,没有其他建筑。月亮门前的两个石狮,造型古朴,清瘦,看上去与金代的造型相似。塔不能登,只能从外面观望。著名的塔心柱也看不到,只看到塔上下造型不同,是混合建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塔曾经毁坏,重修时没有照搬原有的建筑形式?

    天宁寺创建于唐咸通初年,原为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据现存资料记载,当时寺院规模宏大,殿堂布置有序,牌坊、天王殿、重门、前殿、凌霄塔、后殿等主要建筑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四周砌筑垣百丈,规模宏伟可观,但历经千年风雨。至民国初年,现寺内殿宇均毁,仅存凌霄塔。

    凌霄塔始建于唐代,据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函铭文记载,唐朝肃宗、代宗年间(756-779)建塔,宋朝称慧光塔,后人根据其突兀挺拔,直冲霄汉的雄姿称之为凌霄塔。因塔身多为木结构,俗称木塔。

    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高41米,砖木混合结构,可供人登临,为正定古建筑中最高的。从外部看,一至三层除塔檐椽飞木质外,其他部位,如斗拱、倚柱等均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为木结构,每面三间,斗拱、椽飞皆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层轮廓亦逐层收杀,形成柔和和抛物线轮廓。二至四层塔体间出砖筑冰盘檐一层的做法,在现存宋塔中已属孤例。自塔身一层入内,沿砖阶梯可达四层。自第四层始,塔正中设中心柱直通塔顶,并依层位以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此种构造方式在早期木塔中屡见不鲜,但在国内现存诸塔中已成孤例。从第四层起,各层楼梯亦改为木制,塔刹为铁铸。从记载和建筑风格判断塔基为唐原物,一至三层具有宋代特征,四至九层为金代遗物。

    凌霄塔自唐代创建后,宋庆历五年(45)重修,金皇统元年(1141)重建,明清均有修葺。1981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复原性修缮,河北省古建研究所主持施工,1986年竣工。

天宁寺凌霄塔
新建的牌坊
天宁寺凌霄塔

清瘦的石狮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进入塔内,但是暂时不能登塔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

可以清楚看到此塔上下不同

    1956年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时间:2011年6月6日

    门票:5元

    经纬度:N38°08'32.66”,E114°34'10.25”(塔中心点)
    寻访指数:  ★★★

    观赏指数:    ★★

    文物价值:  ★★★★

    访问指数:    ★★★

    点评:此塔的重要性就在其塔心柱的结构上,但是看不到。不过,从外表看,上下不一的建筑式样,也不多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