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衍琴|| 成都赏花四篇

 古蔺同乡会 2021-03-07

春色暖人间,花香诱人醉。
春天是花的世界,是赏花的季节。
龙泉四季花不断,八节果飘香。
我曾写了几篇赏花短文,发给乡亲们分享,敬请雅正。

01

真是花舞人间
好一个“花舞人间”!
看不尽的人间花,赏不完的人间美,享不够的人间乐。
位于新津的“花舞人间”,比我以前观赏过的风景区花更多更美更艳。过去只见过矮矮的离地面一两尺的映山红花朵,而在这儿,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两三米高的映山红树。高高的树冠上,苍翠的绿叶衬托出鲜红的大而圆的花朵,像一排排撑开的大红花伞。树干碗口大,许多树干由镂空花纹组成,整棵树从上到下都极为美观。通往花街的道路两旁全是花树,像列队夹道欢迎游客。花街有亭子、拱桥、古建筑,石梯上上下下,满街都是花,一树树映山红、樱花、紫荆花迎风摇曳。鲜花满山满谷,千朵万朵压枝低。游客在花中穿行,小朋友蹦蹦跳跳,大人们手舞足蹈。花舞人间,人舞花间。
游了花街来到花海,大片各色郁金香、映山红……,目不暇接,中间几条道路供人们往来穿梭。好几对新人相拥着在花丛中拍摄婚纱照。仙女似的新娘拖着长长的雪白的婚纱,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春光柔美,花光闪烁,花海更加靓丽多姿。
摆渡车拖着五六节长长的车厢,坐得满满的,把我们载到花卉博览园。瞧,好雄伟壮观啊!大约三层楼房那么高。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这么艳,这么美的鲜花欢聚一堂。左边台阶上,红黄紫白浅蓝各色郁金香铺成坡状花海。右边、五六百米长的条条花道上,色彩斑斓的鲜花重重叠叠。有的在脚边,有的齐腰高,有的高过头顶,有的像在高楼上,需仰视而见,形成若干堵高低大小不等的花墙。花成串成团成片,挤着挨着。多数是映山红,鲜艳欲滴。鲜花品种繁多,大大的圆圆的像茶花、牡丹花那么大,小小的细细的像豌豆花、皂角花那么小。有蝴蝶似的、还有条形的、扁平的,我呼不出名字的各色鲜花,主办方广泛征购各色品种聚集在一起,形成花的世界,花的天堂,散发出洁净的芳香,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鲜花欢快地在人间狂舞。游客惊呆了:“哇,好漂亮啊!”
“花舞人间”一年四季都有花的盛会,各具特色,随花期变换,杜鹃节、向日葵节、菊花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朋友们,快来赏花吧!
 

02

蔚然花海
璀璨的明珠——蔚然花海
龙泉不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却是我安度晚年的乐土,定居龙泉虽然只有四五年,这片热土却像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住我,令我割舍不开。
龙泉山美水美花更美。桃花盛开的季节,人山人海,桃花艳,桃花美,大片粉红色的桃花化作团团火焰,鲜艳明媚,使人眼花缭乱。“好农人”那几百米灿烂绚丽的花廊将游人包裹其间。健身步道两旁镶嵌的姹紫嫣红的花边格外惹眼;万亩观光果园五彩缤纷,四季鲜花缠烂。生活在花丛中的龙泉人幸福无边!
如果有人问我最爱何处的花,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蔚然花海。
花海,名副其实,真正是花的海洋。1200亩鲜花连成一片,你可曾见过?那扑面而来的宏伟气势令人震撼,我被折服了。
徜徉在花海里,如痴似醉,如梦似醒。繁花似锦迷人眼,疑是仙景落人间。那粉红、橘红、鲜红的波斯菊、松果菊构成了一片红色海洋。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像夏日烂漫的晚霞。再看那金光闪闪的黄色海洋,淡黄、橙黄、金黄,明亮艳丽,映黄半边天,香飘龙泉山。宽阔碧绿的草坪静静地躺在花海里,红、黄、绿交相辉映,绚丽与素雅相伴,多么美观啊!
百花园将随着四季更迭呈现不同的缤纷景致,像绿毯上打翻了调色板。春天杏花枝头闹,夏天荷花满池笑,秋天菊花遍野香,冬天梅花雪里飘。
花样翻新的儿童游乐场,别具一格的游客服务馆,绿色栏杆围成的动物园……本想看个够,却总看不够。可边走边看,可乘坐观光车,也可乘坐飞机在高空俯瞰全景。建有几百平米的圆形停机场,可起降直升飞机。园艺工人在精心梳妆打扮着花海,让她更美丽,更令人神往。
游人络绎不绝。老人们持优待证免费入园,有的笑盈盈乘坐观光车,有的陪家人慢慢走,慢慢看,一会儿拍照留念,一会儿坐在长椅上闲聊。花海中突然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穿着时髦、漂漂亮亮、风度翩翩的四位女士结伴而行。幸福的笑容,得意的神情,轻盈的步伐,仿佛仙女从天而降。估计是牌友相约,上午观花、下午玩牌,多么悠闲,多么潇洒。最快活的自然是小朋友了,手舞足蹈、欢呼雀跃。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唱起欢快的歌谣,幼小的身躯东跑西跳,大声喊“快来哟,看这红花。”“这儿的花更好看。”孩子们互相提醒着要爱护花草,有一个小男孩还高声念着警示牌标语:“手下留情花自香,足下留情草如茵。”
时尚成都吸引中外游客,幸福龙泉喜迎远近来宾。蔚然花海,你是龙泉这片热土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优美的洛带古镇拥抱着你,崭新的阳光城陪伴着你。你与漫山遍野的桃花争奇斗艳,与“好农人”壮观的花廊携手并肩,笑迎四方客人,为龙泉的经济腾飞发力,为幸福龙泉增光添彩!
 

03

好秾人花廊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黄土镇的“好秾人有机农庄”是省级示范休闲农庄,是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周末,家人驱车陪我来到好秾人。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阳春三月,农庄处处生机盎然。
下车抬头,只见门楹上镌刻着对联:“桃李含情美胜世,禾蔬凝露好农人。”进得农庄,绕生态湖景而行。湖面像一面波光闪闪的大明镜,映衬着蓝天白云。湖岸弯弯曲曲,棕树、翠竹、楠树精神抖擞,伸向高空,在微风中摇曳多姿。树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浅绿色水中向下延伸,形成对称,极为美观。游人纷纷停步细看,摄影留念。桃花岛上树树粉红色的鲜花开得正欢,笑迎八方游客。花树中夹杂大小高低各异的绿树,红绿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另一个岛上,红黄蓝绿各色风车汇成一幅鲜艳夺目的彩图。一座新建的连心桥通往岛上。这座桥取名“连心桥”是万兴乡生态移民为了感谢政府实施改变他们命运的移民工程,以表达政府与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最吸引游客的是别具一格的花廊,花廊一个接一个,长的有半公里,短的有几十米。这里花团锦簇、香云缭绕、五彩缤纷。“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鲜花盛开的季节。“深处于花,陶醉于海。”的迷人景色终生难忘。天天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推着挤着,灵气发动,温馨浪漫。“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留影者要选最好的角度,摆各种姿势。有人斜着脑袋扭着腰,有人手扶一束鲜花,脸庞贴着花,时间定格在美好的一瞬,照片使如花的人儿永远伴着最美的花儿。欢乐的人群徜徉在花海里,尽情享受清平世界的富足快乐。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座座大棚绿色美,条条道路瓜果香。有机种植区鲜甜可口的有机蔬菜苍翠欲滴。阳光笑眯眯的,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花菜、菠菜、油菜、豌豆苗竞肥争绿,又翠又嫩又茁壮,好像在催促:主人快些送我们进市场吧,人们多么需要我啊!有刚出土的瓜秧,未长大的菜秧,还搭了些瓜架,插了些供瓜藤缠绕的竹竿。有机蔬菜吃着安全放心,有利健康。
正是采摘草莓的旺季,二十多个大棚排列道路两侧。每个棚内条播几行。鲜嫩的草莓茎干上有着浅绿色的花骨朵,也有盛开着的白色小花,每枝有几片椭圆形的叶子,片片向上,叶子底下是鲜红欲滴的心脏形的草莓,送一颗入口,香香甜甜,味美极了。
好秾人处处呈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让人们流连忘返。我们感谢大自然的恩泽,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好秾人的经验值得广泛推广。
 

04

花香诱人醉
龙泉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
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粉红色的桃花鲜艳欲滴,映红半边天,真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书房村、桃花沟、桃花故里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许多地方夹杂着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小巧玲珑的樱花,芬芳四溢,花香诱人醉。彩蝶飞舞其间,成群结队的蜜蜂扑向花丛,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珍珠似的樱桃,晶莹剔透的葡萄,鲜红的草莓,橙黄的枇杷,香脆可口的梨子、苹果大饱口福。最著名的是像灌满蜜糖的水蜜桃,果肉细嫩,甜而不腻,令人垂涎三尺,回味良久。产品畅销各地,空运海外。来龙泉挺方便,乘公交车出城往东行半小时便到了。道路宽阔、平坦、笔直,沥青路面光滑平稳,乘小轿车犹如躺在家中沙发上一样舒坦。地铁二号线通往龙泉已为期不远了。
汽车总站周围建筑雄伟壮观,大型广告醒目耀眼。十字路口宽大,中间转盘花台鲜花怒放。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一派大城市的景象。总站西南面大片工业园区,厂房林立,公路纵横。制造机器,生产汽车,打造车城。这些纳税大户促进了龙泉经济发展,加速了田园化城市发展进程。离总站不远的音乐广场喷泉狂飞,歌声宛转悠扬,游人如织,偶有仙女般的新娘在此留影。遇节日放烟火,五颜六色的火花腾空而起,烟花爆竹经久不息,特别热闹。园艺工人把广场打扮得花枝招展,景色四时变幻。时而菊花飘香,时而苍松翠柏,时而春色满园。往前行几百米,便是龙泉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造福市民而修的健身大梯道。红、黄、紫、白各色花朵像镶嵌在路两旁的花边。古树参天,竹林苍翠。你若不怕累,可拾级而上直抵仰天窝。窝中心躺着明镜似的大堰塘。山花烂漫,绿草幽幽,平坝宽敞,视野开阔。仰望蓝天白云,俯视山峦起伏。人在云中游、鱼在水中乐。下了大梯道,沿公路前行约两公里便是百工堰公园,大堰碧波荡漾,小山郁郁葱葱,满眼绿色,真是天然氧吧。万亩观光果园离镇中心三四公里。春天百花盛开,秋天果实累累,景色颇佳,游人留恋忘返。贯穿龙泉镇,从总站直达阳光城,展示龙泉新貌的北干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幢幢电梯大楼高耸入云,一排排崭新的多层楼房拔地而起。外来人口猛增,高山上的农民脱贫致富搬进了新居。游客到了龙泉,无不前往北干道旁的巴金文学院和郭沫若艺术馆参观。街边林荫大道乘几百米,两旁树冠相连,遮天蔽日,冷风悠悠,游人漫步,其乐无穷。
来吧,四方的客人,亲爱的朋友,鲜花向你微笑,绿树向你招手,水果等着你来品尝哩!

文|刘衍琴

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