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儿去哪了

 滨州文学馆 2021-03-07

老屋檐前高挂的灯笼看不到了,窗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听不到了,年夜大锅饭的香味闻不到了。不曾想,到城市生活后,这些都成了奢侈的回忆。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逐渐走向消逝。究竟是我们变了,还是年变了?

小时候的年味儿,是奶奶蒸的大锅馒头、黄面年糕,炸的香酥带鱼、一锅一锅的肉丸子。是年三十中午的白菜豆腐汤,是一家人围在火炉旁道着一年收获的美好时光。一套新衣服,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是孩子们自打新年前一个月就开始期盼的。三十那天,家里的妈妈们为年夜饭做着准备,爸爸们忙着拾掇年货贴着春联。那时候贴春联用的是自己熬的白面浆糊,贴的反倒比如今的胶带结实。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孩子们则跟着一群小伙伴走街串巷,放着小鞭炮,自由的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巷子里。到了傍晚,村子各家都升起了缕缕轻烟,烟火的气息象征着团圆的喜悦。果然啊,还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现在的年味儿啊,是街上一串串的霓虹灯,高楼大厦的LED屏上展出的吉祥话语,火车站里春运的拥挤,还有超市里放着的刘德华的《恭喜发财》,朋友圈里发着的各种各样的祝福语,这些充满了现代元素的新年气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春节的欢乐。如今最期盼的就是年三十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谈笑着过去的一年,看着晚会上精彩的小品,抢着微信里的红包。听着窗一阵一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回想着这一年的匆匆时光。这样一下来,时间倒也过得快,电视里的新年钟声倒计时开始了:“五!四!三!二!一!过年啦!”窗外顿时鞭炮声如锣鼓喧天。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笑了。心想:真好,又过年了。

这样一想啊,好像是时代变了。曾经的孩子们长大了,大人们变老了。春节的元素由传统演变成充满现代化。小时候对年味儿是一种期盼,长大后却成了回忆了。如果说儿时的过年是一帧清新淡雅的素描,那么如今的过年便是一幅浓绘重抹的水彩。生活富裕了,科技进步了,过年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不变的是团圆的幸福和浓浓的年味。

现在,即使不能回家的人们,打一通视频通话,就能看见远隔千里的老爸老妈。老爸老妈们也可以通过便捷的快递将家乡的年货运给远方的儿女,这将思念与爱化作了现实的动力。有人说进步和发展就是带走了传统的幸福和快乐。其实不然。进步和发展,为现代生活提供了无数的快捷与便利,人们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这样一来,才产生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

家乡的年味儿虽然在改变,但前后二者同样让我们充满幸福和欢乐,同样有意义。其实我们没变,年味儿也没变。更何况,我们要的年味儿,不就是家乡味儿吗?

作者:滨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蔺梦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