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笑悦听】386期:仰不愧史,俯不怍人

 很哥 2021-03-07

中国知青诗集

《苍山如海》


仰 不 愧 史,俯 不 怍 人
作 者:王 家 林  主 播:高 歌  
序—“仰不愧史,俯不怍人”

经过一年的努力,一本厚重的知青诗集《苍山如海》,即将奉献在广大知青面前。

“诗言志”。

捧诵样书,令人心潮奔涌,思绪激荡,读到精彩处,不免拍案而起,诵诵吟咏,不愿释手。信手撷吟,犹如一幅幅油画,一首首凯歌,一段段苦涩,一幕幕悲怆,一场场壮阔,一阵阵甜密。中国知青诗集《苍山如海》形像灵动得描摹撷取了知青历史长河中呜咽的波涛,快乐的浪花,浑浊的浆浪,时而凄凄呜咽;时而娓娓倾诉;时而侃侃探究;时而喁喁讲述。

这是“血和泪的祀酹,生与死的壮歌。”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演绎着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阔人生剧,在这片美丽而古老的土地上,铭磐与传诵着知青可歌、可泣、可诵、可叹的知青故事与经历。当年知青怀着美丽的梦想与憧景,怀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与革命激情,奔兵团、农场、农村。滿怀信心的展开人生缱绻,然而他们遇到了人生乃至世间旷古难有的挑战与磨砺,屯垦边陲、血沃荒原、汗洒草甸、泪浸衣襟、酷暑严冬、花开花落……。难以忘怀的知青故事,令人长叹的倥偬岁月,催人思考的人生磨砺,令人掩面涕泣,仰天长叹。

中国知青诗集《苍山如海》便是这伟大的历史见证与铭磐。令人沉思与遐想,正如《文心雕龙.神思》曰:“博见灼历为馈,贫之糧”。

中国知青诗集《苍山如海》,共收到海内外400余位中国知青投稿1100余首,经编审组反复审编裁辑,最终有333名作者的诗作571首、包括格律诗、词、赋及自由体诗录入书中,作者都是社会基层的普通知青,创作的诗歌,是当年知青生活的最直率的生活写照,最真实的思想映显,最真诚的精神体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知青诗歌接地气,所以最精彩,最生动,最鲜活,最灵妙。

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似有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的豪迈;杜甫 “纵使骇天动地文,语不惊人不罢休”的精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悠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阔。

看!那豪情“俱怀壮志铁铮汉,甘洒热血垦荒战’;那理想“三山五岳揽怀中,伫立云霄嶙峋松”;那坚毅“荒原冻土砺铁镐,汗流浃背脱衣袍”;那乐观“炽热年华苦似乐,笑酣豪酒去辛作”;那友谊“倥偬岁月患难情,偕手抵足风雪行”;那爱情“小芳鸿雁传真情,相偎苦乐风雨平”;那苦难“岁月如泣漫漫路,长歌当哭仰天诉’;那探索“丹心铁骨有时尽,浩气趄行无绝兴”。

开卷有益,掩卷长叹,吟咏当思,美篇如歌。苦涩与甜密同在,希望与绝望兼有,哭泣与笑容轮番,憧憬与傍徨交替。像演奏了一首协和的交响乐曲,悦耳动听,深沉悠扬,终生难忘!

壮哉!《苍山如海》,印证了中国知青“仰不愧于史,俯不怍于人”的历史过程。

中国知青诗集的初始倡导者、捐资者贾伟民,虽不是知青,但有浓郁的知青情节。2015年夏,注册成立了公益性社会组织《鄂尔多斯市中老年文化艺术中心》,三年中,组织了“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大型知青系例活动,专门接待各地以知青为主的老年朋友们,来鄂尔多斯度假旅游,文化交流。至今,共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数千名中老年朋友参加。贾伟民与各地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贾伟民对知青深情厚谊,使他萌发了编辑出版一本知青诗歌集,并定名为《苍山如海》。

贾伟民先生为中国知青办了件功德彪榜的好事,在此,中国知青向贾伟民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敬意。

作者简介:王家林,195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下放兵团七年,高级经济师,烟草局退休干部。曾担任过宣教,政工,党务,领导干部。

主播简介:沈堃,笔名高歌,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百家诵读俱乐部会员,男中音歌者,用灵魂去谱写生命的乐章,喜爱文学,品读经典,渴望用声音去体验百味人生。

45度角的微笑|赏图 悦听 品美文

主编:很哥     微信号:18745469533

编辑:风华     微信号:1383660188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