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踪】美军2021年将如何解决西太平洋地区核心舰“持续存在”问题

 战舰二号 2021-03-07

图1 正在非洲东海岸行动的“尼米兹”号航母,美军的“困难”在于战略压力。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携载第17舰载机联队的60多架飞机,纳编“普林斯顿”号(CG 59)、“菲律宾海”号(CG 58)导弹巡洋舰和“斯特瑞特”号导弹驱逐舰(DDG 104)于12月21日抵达索马里海域,参加“Octave Quartz”行动,任务是将掩护美军驻索马里的部队移驻甚至东非地区其它地点,期间保持对极端恐怖主义分子及其支持者保持军事高压态势。“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也在索马里海岸参与此项行动。需要指出的是,“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和“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目前都是在第五舰队责任区,即中东地区海域担负战备任务。这两大编队均是从美国本土西海岸的圣迭戈海军基地出发,经由夏威夷进入西太平洋,在菲律宾海和中国南海展现“存在”之后,才进入印度洋海域的。其中,“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6月份航经菲律宾海时,与“里根”号航母实施“双航母”演习;7月份航经中国南海西行时,与在中国南海的“里根”号航母进行“双航母”力量展示。

图2 F-35B从马金岛号上起飞的瞬间,后面停满“鱼鹰”运输机。        

        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热点地区(包括菲律宾海、中国台岛、中国南海)的大编队力量存在,一是要靠前沿驻扎于日本横须贺基地的“里根”号航母打击大队和前沿驻扎于日本佐世保基地的“美国”号两栖戒备大队。二是驻扎于美国本土西海岸圣迭戈基地的航母与两栖攻击舰,前往中东部署过程中的“过航存在”。“里根”号航母于11月14日,在经历了约5个月的海上战备巡航后,靠泊于佐世保基地12号泊位,开启定期维修保养。而“美国”号两栖攻击舰10月24日就进入了佐世保基地的3号泊位,完成了近3个月的巡航。实际上从10月底以来,这两大巨舰均处于修整状态。尽管美国海军依然用1艘导弹驱逐舰进行了穿越台湾海峡以及在中国南海实施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但这些行动的政治意义为甚,没有多少作战意义。战舰一号认为这种情况或可以称为“核心舰空窗期”。这种空窗期,在西太平洋已经是事实。据统计,西太平洋地区航母空窗期2018年有70天,2019年超过80天。当然,如果算上两栖攻击舰,时间会短一些。

图3 12月28日的兵力态势图,我们可以看到西太平洋海域是空白。

          “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11月18日至20日还在夏威夷训练区进行后勤保障演练,12月6日即穿越吕宋海峡西行进入中国南海,12月12月也就是6天之后,穿越新加坡海峡西行。满算起来,该编队在西太平洋存在的时间也就是10天左右。而且严格来说,这种编队采用两栖攻击模式装载,在制空制海作战能力方面,完全没有办法和航母编队相比较,只能起到一定的展示和威胁的作用。2021年,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核心舰持续存在,可能会比今年要困难得多。从政治和地缘角度来说,美军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存在仍将面临严峻的战备压力,一支航母编队和一支两栖编队的基本存在态势不会改变。而“好人理查德”号的退役已经让美海军本土紧张的战备雪上加霜。从公开消息来看,尽管发生了第二次严重的漏水事故,尽管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疫情冲击,英国仍高调宣示将“伊利莎白女王”号航母派往西太平洋,特别是中国南海的计划。简单来说,英国已脱欧,要向美国靠拢,美国要用航母,核心舰又紧张,此时英国皇家海军的“投怀送抱”真正展现了大西洋两岸的“携手合作”。战舰一号觉得,这可能是缓解美军“核心舰存在”难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