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缺德啊!” 3月4日,网上出现一段视频,一名女子站在南京德云社门口情绪激动,张口大骂。 大意是一名女子质疑德云社招牌上写错了字,其中“德”字右上角的“十”变成了“士”,于是上门提醒却遭冷遇,面上挂不住了,于是当街发飙,痛骂德云社“缺大德”。 我们来看看这个“缺大德”的“德”字,的确有点怪,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这块牌匾是郭德纲先生的老师侯耀文先生写的。 最上面的视频中,姑娘也说了,咱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觉得这种写法有点别扭,但汉字在绵延日久的演化过程当中,笔画及部件的增减、挪移及异体字等现象不胜枚举,所以要想判断这个字到底写没写错,我们得先来研究一下“德”字的本意及演变历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德”的字体演变形态: 历代书法名家的“德”字写法: ![]() ![]() ![]() ![]() ![]() ![]() ![]() ![]() ![]() ![]() ![]() ![]() ![]() ![]() ![]() ![]() ![]() ![]() 《仇臣生造像记》,北魏造像题记,又名《三宝造像记》,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五年(524年)刻石,上像下记,呈纵长之势。石上部残,残高100厘米,宽42厘米。厚18厘米。上部为残龛像。下部为发愿文及年代,地名等。现存陕西耀州区药王山碑林。 造像记内容,往往述及造像者为国家、皇帝、父母祈福之句,捐造的供养人多为平民背景的男女信众,造像记上的文字多为骈文,且经常出现特殊字体的使用,甚或笔误的情形,但根据文字使用、字句安排,可发现这些造像记未必皆出自一流文人之手。无怪乎康有为有言:“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仇臣生造像碑》有此写法,而大多数碑帖中却缺少此写法之例证,因为题写或凿刻造像之人或许并无多少文化,书法人奉为圭臬的“天真烂漫”或许竟是未书即刻。 所以此“德”的写法,其实是一种异体字,并不是“德”的规范写法。于是笔者查阅了“德”的异体字表,发现“德”字在演化过程之中,却有右上角部件变“十”为“士”的现象: ![]() 经过一番查证,我们可知,德云社的“德”并不算错,只是不太规范罢了。 ![]() ![]() 2020年6月23日,恩师侯耀文去世13周年,郭德纲发诗文悼念:
![]() 这里的“霜迹板桥千古恨,孤身独影路茫茫”令人动容。天下师徒不胜枚举,有表面嘻哈背地骂的,有徒弟出师忘恩负义的,但郭德纲先生为何在师傅身后亦时时提及恩情,其中郭的磊落及与师傅的情深,不说多,仅表一事: 侯耀文去世事发突然,未及立下遗嘱。侯门“遗产风波案”轰动一时,各种花边报道和流言蜚语纷至沓来。 二哥侯耀华,在大侄女侯瓒尚未放弃继承权的前提下,宣布继承弟弟的遗产,侯耀华说:“侄女尚小,弟弟还有两任妻子,我帮弟弟守护遗产。” ![]() 郭德纲虽是侯耀文爱徒,但这毕竟是侯门家事,不便插手,昔日一众师兄弟亦选择集体噤声。但受这件事的影响,恩师的骨灰迟迟未得安葬,郭德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9年6月,侯耀文生前所购玫瑰园房产被银行催贷,侯瓒无力支付,联合父亲小女妞妞,于7月状告二大爷侯耀华等人侵吞遗产。坊间流传,侯耀文遗产高达8000万。 最终,郭德纲顶住了外界的压力,公开支持师妹争夺属于自己的遗产,并出2000万买下了师父生前玫瑰园别墅,帮师妹渡过难关。 ![]() 郭德纲强出头,自然背了许多骂名,有人说他落井下石,趁机贪财,说他大不敬。侯耀华更是公开指责郭德纲:“你要规规矩矩做徒弟。” 面对外界质疑和指责,郭德纲选择不理会、不回应,只希望能维护住师父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
![]() 这样的师徒情谊,怎会为了牌匾上一个不算错字的非规范字而令师傅出糗呢?想必这次的匾额风波,郭先生仍然会选择不理会、不回应,继续维护师父的“尊严”和“体面”。 商务洽谈微信:83293955 点击下方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免费学习楷书系列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