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经旨传习 2021-03-07
一、概述 
(一)痉病
 主症: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脚弓反张等。
 病因:津液不足,外感风寒。
病位:病在筋脉。
(二)湿病 
主症:骨节疼痛、发热、身重。
病因:感受外湿(挟风寒)。
病位:肌肉、关节。
(三)暍病(中暑)
主症:发热、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
病因:感受暑邪(多挟湿)。
病位:太阳之表 
二、痉病 
(一)痉病的分类与脉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柔痉。(2)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 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7)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9) 
痉病的分类 
刚痉:发热无汗,反恶寒者。
 柔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
 痉病的脉症
 身热、恶寒:风寒外来,卫表被郁时头热,面赤目赤;邪郁化热,阳热上蒸,头动摇、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邪阻经络,热伤津液,筋脉失养,足寒;经脉不畅,阳气不得下行 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脉弦而紧,从寸到尺皆见 。
(二)痉病的证治 
柔痉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11)
 刚痉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阳明痉病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13)
 表证 
表虚者——柔痉。
 多为风邪偏盛,以汗出恶风为特点——栝楼桂枝汤
 表实者——刚痉。
为寒邪偏盛,以无汗恶寒为特征——葛根汤
 里证 
阳明热盛成痉
 其特征除痉的症状外,伴有高热、烦渴、腹 胀、便秘等里热炽盛表现——大承气汤 
(三)治疗痉病的注意事项 
(1)无论汗下,总要照顾津液。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4)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6) 
(2)熟悉痉病发生的内、外因,及早预防。
 对于有津伤现象或病史者,当其外感风寒出现太阳表证尚未发痉之前,宜及早解表生津,防止发痉。
 三、湿病 
(一)湿病的治法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 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 
太阳病,关节疼病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4)
 1.外湿宜微发汗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 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
 问题:为什么要微微发汗?
 2.内湿宜利小便 
太阳病,关节疼病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4)
 问题:怎么看出来有内湿?
 (一)湿病的证治 
1.寒湿在表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20)
 症状: 身烦疼——寒湿客于肌腠,卫阳痹阻,可伴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
病机:寒湿外袭,阳气痹阻。
治法: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方药:麻黄加术汤 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于过汗。术得麻黄,可以并行表里之湿。 
禁忌:慎用火攻 
大汗出,正气耗伤;湿热相合而致发黄;热迫血妄行而致衄血。
2.风湿在表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 薏苡甘草汤。(21)
 症状:
 一身尽痛——风湿在表,阳气痹阻。
发热、日晡所剧——风湿相合,渐趋化热。
病机:风湿袭表,湿蕴化热。
治法:轻清宣化,解表袪湿。
方药:麻杏苡甘汤。
麻黄、杏仁——宣肺发汗; 薏苡仁——化湿清热; 炙甘草——培土胜湿。
服用量:每服四钱匕。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 2 克强。思考:服用量为什么这么小?
 3.风湿兼气虚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22)
 症状: 脉浮——主表主风;身重——湿留肌腠;汗出恶风——卫虚不固。
病机:风湿在表,卫气不固。
治法:益气固表,袪风除湿。
方药:防已黄芪汤。
防已——袪风除湿;白术——健脾除湿;黄芪——益气固表;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4.风湿兼阳虚 
(1)风湿兼表阳虚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 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23) 
(2)风湿兼表里阳虚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24)
 桂枝附子汤—属表阳虚风邪重—桂附合用;白术附子汤—属表阳虚湿邪重—术附合用;甘草附子汤—属表里阳俱虚,风湿并重—术附桂合用。
湿病小结 
风湿表实证:
 寒湿偏盛:身烦疼(寒热,无汗)。麻黄加术汤(麻黄 9克(去节),桂枝 6克(去皮),炙甘草 3克,杏仁 6克(去皮尖),白术 12克)。
风湿偏盛: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麻杏薏甘汤 。
风湿表虚证: 
风湿表气虚: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
风湿表阳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 阳虚甚,风邪重——桂枝附子汤;阳虚轻,湿邪重——白术附子汤。
风湿表里阳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伴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