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内揵第三

 西域匠人 2021-03-07

鬼谷子·内揵第三

《鬼谷子·内揵第三》是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鬼谷子所著《鬼谷子》中上卷的第三篇。主要讲述了关于进献说辞和固守谋略的方法,论述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作品译文

君与臣上下之间的关系,有的距离远却关系亲密,有的距离近却关系很疏远,接近反而不被重视,离去反而容易被求取。虽然每天都晋见君主却不受欢迎,虽然距离遥远与君主只能互相听到声音的却相思。上下相交之事,一定是内情相得,然后巩固,上下之间开始就相连结。有的要用道德的方式来结合,有的要用朋党的方式来结合,有的要用财货的方式来结合,有的要用艺术和娱乐的方式来结合。君王采纳臣下意见,那么想要进来就进来,想要出去就出去,想要疏远就疏远,想要投靠就投靠,想要离开就离开,想要求取就求取,想要思念就思念。就像土蜘蛛抚养后代,出入没有什么间隙,独来独往,没有什么能阻止它。

所谓“内”就是进献游说之辞,所谓“揵”就是固守谋略。想要游说君王的,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君王的心理;向君王进献策略的,务必因势利导,顺应君王的想法,顺其自然。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然后向君主阐明利弊得失,从而掌握君王的思想意志。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但首先要审慎考虑和君王建立稳固关系,再考虑拟献的谋略是否顺应时宜,合乎君王心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此时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这样通过以变通的方法求得君王的采纳,就像以钥匙开门一样顺当。

凡是与君王谈论过去的事情,贵在顺应君王的心理加以合理的解释;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变通,留有余地的言辞。善于审时度势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牧养人民。在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时,要知晓君主实际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没有摸透。如果计谋和对方一致却总不能达到默契,那就是君臣表面看起来亲热,实际上二者内心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1] 

所以距离远反而亲近的人,是因为双方都有着相契合而未显露出来的美德;距离很近反而疏远的人,是由于志向不相契合。虽然在职却不被重用,是因为计谋得不到赞同;在革职以后反而又起用,是因为谋略后来得到印证;虽然每天都和君主相见却不被使用,是由于其行为不得体;远远听到声音就起相思之念的,是因为其谋略正与决策者互相符合,因而等待他决定事情。所以说:“还没看见对方的情形,就采取行动的人,会被认为是背道而驰;还没等掌握对方的情况,就进行游说的人,会被认为是胡作非为。所以掌握实情,才是把握了内揵之术。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既能进献说辞,又可固守谋略。”

圣人建立功业,是以得到实际情况掌握内揵之术的办法预先把握万事万物。由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开始,先依据引用《诗经》《尚书》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综合研究有害还是有益,最后才能议论离去还是就任。想要一致的,用内情相合的方法;想要分离的,用外情相离的方法。当处理内外大事时必须先辨别道理和法术,而且又能揣摩策划未来的事情、发现问题,在各种疑问面前能定下决心,在运用策略时不失算计,建立功勋,累积德政。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君臣上下之情相契合。君主昏暗不行善政,百姓离乱不辨事理,就是上下之情不相契合。君主对内自鸣得意,对外不注意新思想,这样就等于拒绝外来捭阖的进入,自我颂扬。谋士如果接到这种朝廷的命令让自己前来,是应该迎上去为其所用。但如果想要离开君主,就要在大厦将倾之际,将职权归还君主。去就之际反复权衡,见机行事,如圆环施转反复,以致使旁观者摸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才算是掌握了以退求进的最终原则。 [2] 

作品评析

内揵,是指从内心下工夫、从内心谋划以让对方心服的谋略。因人的性情不一而论,所以游说他人,必先了解其性情,共同处事,必先寻求见解一致。鬼谷子认为:“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所以,如果能采用对方的意见,就可以独往独来;如果能掌握对方的情况,就可以控制对方施展权术,可以坚持,也可以放开;如果想离去,就将危险留给他人,就像圆环旋转反复,使人不知要干什么;这就是说要根据他人的特点来对付他,采用合适的说服策略,那么想进就可以进,想退就可以退。当然,即使有朝一日,你功成名就,高居要职,也不要忘了适时隐退是上策。

作品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1),有远而亲,近而疏,就(2)之不用,去(3)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4),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5),素结本始(6)。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7),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8)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9)。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10);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11);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12)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13)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14)。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15)。由夫道德、仁义、礼乐(16)、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17),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18)不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19)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20)。

作品注释

1,君臣上下之事:君与臣上下之间的关系。

2,就:接近、靠近。

3,去:离开。本句意为顺合心意,离去反而求取。

4,御:使用。

5,内揵(qián):内:指内心、内情。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观点。

6,素结本始:在君臣和对方与自己之间,一开始就相联系、交结。

7,用其意:指君主采用大臣的意见。

8,蚨母:土蜘蛛,这种蜘蛛的母爱极强,因此每当出入巢穴时,都要一一把穴口加盖以防外敌入侵。,

9,揵者揵所谋也:这里指鬼谷子内揵术“揵”的方法之一。

10,策不得也:计谋得不到赞同。,

11,施不合也:措施不合适。

12,类:类似,共同点。,

13,情:指对方情况。

14,得其情,乃制其术:与对方情况相合,就掌握了内揵之术,运用自如。,

15,以此先知而揵万物:此句意思为以得其情而预先认识把握万事万物。

16,礼乐:礼,指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乐,指音乐。,

17,揣策来事:推测判断未来的事情。

18,上暗不治: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19,飞:飞扬,激昂之辞。

20,大仪:大法、大原则、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