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中心实验室 吴思燃 大肠癌也叫做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2015年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高达全国第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 很多人可能会说,癌症离自己远着呢!但一些高危人群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肠癌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从息肉演变成为的肿瘤,这个时间可以长达7-10年。在这个时间段中,患者其实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早期筛查手段及早发现,及时接受治疗。目前,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生存率不高。同时,约1/3的肠癌患者还存在着遗传特征。因此,早期筛查在预防和治疗肠癌中特别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筛查方法吧! 粪便隐血试验(FOBT)FOBT是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用于诊断消化道出血,现常用作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 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进行大肠癌筛查的金标准,镜头通过肛门探入可以观察全结肠与直肠。 在检查过程中可以直接切除腺瘤样息肉来预防大肠癌。 CT结肠仿真成像(CTC)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的仰卧位及俯卧位薄层扫描,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影像处理,再三维重建,生成类似于普通肠镜的三维检查图像。 直肠指诊也叫肛门指检,通过触诊检查直肠部分,凭医生的经验来判断患者直肠上有没有息肉和肿瘤。 基因检测目前有两种检测方式,一是粪便DNA 检测,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的大量肠道脱落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来分析大肠癌的发生;二是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 了解完大肠癌的几种筛查方法, 再来看看专家们的筛查和预防推荐吧! 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其中关于大肠癌的筛查和预防内容如下: 预防建议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在此提醒大家,可以根据推荐内容来“对号入座”,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根据临床医生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筛查方法。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肠癌治愈率。 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一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肠癌发生率。 审稿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 主管药师 杨秋香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
|
来自: 茂林之家 > 《结直肠癌/肛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