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整个手臂都麻了,像有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又消失了”,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如:上厕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确等。 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手脚麻木是个危险信号,老年人尤其要警惕,总结起来,主要有7大原因。 手脚发麻的七大原因 颈椎病: 点击加载图片 腰椎疾病: 点击加载图片 酒精中毒: 点击加载图片 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点击加载图片 过性脑缺血: 点击加载图片 糖尿病: 点击加载图片 药物副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生活中该如何注意 手脚麻木是很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特点是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要想摆脱手脚麻木,不但要坚持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合理饮食: 手脚麻木患者要注意按时作息,饮食要清淡、做到饮食有节,少盐,尤其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多食高纤维蔬菜,可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手脚麻木,预防“三高”血症。 多饮水: 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 补充维生素: 老人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提高身体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症状。 适度运动: 午后或傍晚,可在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但不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伸腿、扭腰等)。中年以上,尤其是体型肥胖者,如见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 注意睡姿: 睡觉时最好平躺,不要压着手脚。枕头高度一般以7-9厘米为宜,软硬也要适中。 定期体检: 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作息规律: 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长时间看电视。要有睡午觉习惯,40分钟为宜。 防寒保暖: 风湿骨病手脚麻木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潮。尤其要注意保暖,身体过度受凉、受寒或严寒的气候往往会加重麻木的症状。 最重要的一点,发现手脚麻木,第一时间去医院做体检,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办法,我们要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综合:健康气象、养生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