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坏人彭 2021-03-07

京剧界老旦有'三王一李'的称谓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墨趣

三王一李:是指王梦云、王晓临、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梦云,女,京剧老旦。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1]出生于1938年(农历戊寅年)。1994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

人物经历

王梦云,京剧老旦。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1938年(农历戊寅年)出生于海口遵潭镇儒文村。

她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老旦,得时青山、孙甫亭、徐少琪等传授。1958年毕业后,先后师事李金泉、王玉敏、李盛泉、刘斌昆请教,1961年拜李多奎为师,1970年从北京京剧团调至上海京剧院,又不断向刘斌昆、李盛泉请益。1974年调上海京剧院任演员。 1994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1]

活动年表

1961年12月9日,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初二日: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1961年赴上海演出。

1965年5月1日,农历乙巳年四月初一日:北京京剧团在沪首演《沙家浜》

1976年5月11日,农历丙辰年四月十三日:上海京剧团1976年赴日本演出

1979年3月,农历己未年:中央慰问团赴广西前线慰问对越自卫还击子弟兵

1982年,农历壬戌年:上海京剧院一团1982年赴武汉演出

1984年6月3日,农历甲子年五月初四日:“全国著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举办

1985年3月15日,农历乙丑年正月廿四日:“纪念周信芳诞辰90周年、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30周年”专场演出举行

1985年11月15日,农历乙丑年十月初四日:南北京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演出举办

1987年7月25日,农历丁卯年六月三十日:剧协上海分会、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主办京剧流派交流演出

1988年5月15日,农历戊辰年三月三十日,19时:首届海内外梅兰芳艺术大汇演第十天

1988年10月15日,农历戊辰年九月初五日:“中国南派京剧研讨会”举行

1989年12月29日,农历己巳年十二月初二日:上海人民大舞台建场80周年纪念京剧专场举办

1990年3月10日,农历庚午年二月十四日:上海京剧界为第十一届亚运会义演清唱

1992年2月11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上海京剧精品展演举行

1993年11月18日,农历癸酉年十月初五日:“东方雅韵——93年南北京剧名家荣誉汇演”举行

王梦云

1994年4月29日,农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举行

1994年12月,农历甲戌年: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995年2月12日,农历乙亥年正月十三日:东方雅韵“菊坛名家闹元宵”京剧汇演举行

王梦云,女,京剧老旦。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1]出生于1938年(农历戊寅年)。1994年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

王梦云,京剧老旦。京人。国家一级演员。1938年(农历戊寅年)出生于海口遵潭镇儒文村。

她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老旦,得时青山、孙甫亭、徐少琪等传授。1958年毕业后,先后师事李金泉、王玉敏、李盛泉、刘斌昆请教,1961年拜李多奎为师,1970年从北京京剧团调至上海京剧院,又不断向刘斌昆、李盛泉请益。1974年调上海京剧院任演员。 1994年任上海戏曲学院院长。

艺术特色

她基本功扎实,嗓音嘹亮,戏路较广,唱做兼备表演富于激情。

代表剧目

常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岳母刺字》、《徐母骂曹》、《清风亭》等。

参加演出新编历史剧有《洪母骂畴》、《甲午海战》、《谭嗣同》、《谢瑶环》等;现代戏有《沙家浜》、《四川白毛女》、《智取威虎山》 、《盘石湾》、《刑场上的婚礼》等。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梦云《钓金龟》三段

王梦云《钓金龟》经典唱段 叫张义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梦云《钓金龟》慢板

王梦云《钓金龟》经典唱段 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梦云《康氏哭灵》

京剧《康氏哭灵》选段 听谯楼打罢了初更时分 王梦云演唱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晓临,女,1940年出生,京剧老旦。北京人。丈夫孟俊泉是花脸演员,是郝寿臣和裘盛戎的高足,退休前是北京青年京剧团团长。孟俊泉出生于梨园世家,为孟小冬的侄子,孟俊泉的父亲是孟学科,孟俊泉是孟学科的第四子。

艺术经历

12岁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初向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等老师学花旦、练武功,后经王瑶卿向校长郝寿臣建议,让其改习老旦。孙甫亭老师精心培育,汇报演出《望儿楼》、《太君辞朝》两剧,赢得观众瞩目。在校七年,她在唱念做表各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毕业,先后在荀慧生剧团、北京市实验京剧团、北京京剧院任主要演员。1961年拜李多奎先生为师,在演唱方面深得教益。还得到李金泉、王玉敏、高玉倩等名家的指授。1963年和1965年两度与裘盛戎合演《遇后·龙袍》、《赤桑镇》,均获好评。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市实验京剧团主演新编剧目《雏凤凌空》(饰佘太君),声誉鹊起,与王晶华、王梦云并称为“老旦三王”。王晓临1997年曾应邀赴台北讲学三个月。在台期间,曾遵先生俊泉的重托,前往树林山佳佛教公墓祭拜大爸爸(按旗人习称,即大姑母)孟小冬墓,了却多年积压在心头的意愿。

代表剧目

擅演剧目有《太君辞朝》、《傅氏发配》、《岳母刺字》、《三进士》、《徐母骂曹》、《钓金龟·行路·哭灵》等。

艺术特色

王晓临嗓音宽厚苍劲,吐字清晰真切,行腔委婉细腻。在老旦的演唱方法上,运用了女性的真嗓,不一味拘泥于男性老旦演员的传统发声方法;同时融入了青衣唱腔的成分,使其唱腔突出了老旦的女性特点。

王晓临兴趣广泛,善于从本剧种的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及多种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上有自创力。由她参演的新编古代剧《正气歌》(饰太皇太后谢道清),现代戏《丰收之后》(饰赵五婶)、《海棠峪》(饰祁母)、《洪湖赤卫队》(饰韩英娘)等,唱腔均由她自己设计,曲调既保留了传统京剧老旦的特色,又从人物出发,结合剧情发展,进行大胆创新,能给观众留下新颖的印象。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晓临《三进士》

京剧 三进士 王晓临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晶华,中国京剧院老旦演员,生于1939年,祖籍辽宁?>丹东。

1947年入刘兆琪私人科班永风社学艺,

1950年永风社改名为沈阳东北戏曲学校,先后从师靳斌桐、陈雨斌、关盛明等。

1955年入北京中国戏曲学校,先后从师时青山、徐少琪、孙甫亭、李金泉、王玉敏等,后又得李多奎教授,技艺精进。此外,她还向邢威明、关盛明等老师学习过老生戏《战太平》、《文昭关》、《打渔杀家》等,

1958年毕业入中国京剧院。王晶华基本功扎实,戏路宽,表演深沉大方。她嗓子宽亮,音色甜美脆爽,善于以唱腔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

艺术特色

王晶华基本功扎实,戏路宽,表演深沉大方。她嗓子高亢宽亮,唱、念极有力度,音色甜美脆爽,善于以细腻的唱腔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

主要作品

擅演剧目:《赤桑镇》、《滑油山》、《药茶计》、《孟母三迁》、《钓金龟》、《哭灵托兆》、《岳母刺字》、《罢宴》、《行路训子》、《太君辞朝》、《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四郎探母》、《强项令》、《杨门女将》、《锦车使节》、《佘太君抗婚》、《金龟传奇》等。《杨门女将》中佘太君是她的成名作。

王晶华欢喜收徒

张兰从小就与著名老旦表演艺术家王晶华老师相识,且师生都生活在北京。从张兰八、九岁起,王晶华老师就为她把关、说戏,几乎很少收徒的王老师还很风趣地说:她和张兰都是小眼睛,我们就有这师徒的缘分,这棵苗子她是从小就扶着长大的。话虽如此,但她对张兰的考验也是很严格的。看过张兰近期演出的《钓金龟》之后,一向很是严格,不轻易夸赞学生的王老师蹦出了三个字:“还不错。”张兰心里想,这可是这么些年来,老师第一次当面肯定自己。对于精心挑选的演员,老师都有心栽培,并寄予了无限厚望。张兰表示要抓住这绝佳的机会,好好学戏,不负这难得的师生缘分。

演出方法

说起王晶华,不能不提《杨门女将》“灵堂”一场戏,佘太君那段悲愤激昂的「西皮」唱腔早已脍炙人口,成为广大戏曲爱好者熟悉和喜爱的唱段。王晶华和有关同志在设计、琢磨这段唱腔时,从剧情和人物出发,在传统老旦唱腔艺术的基础上,适当地借鉴和吸收了老生、花脸等行当唱腔的某些旋律和唱法,使这段唱气宇轩昂,别具风采。起首一句「导板」,“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鬃”,王晶华唱得慷慨激昂,情绪十分饱满,一股凛然正气咄础逼人。第二句“王大人且慎言莫乱猜我忠良之心”的“心”字,拖了一个长腔。这里,王晶华充分运用老旦唱腔独特的“擞音儿”技巧,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动人,把这位四世同堂的百岁老人在皇帝面前,对于诬蔑杨家将的言辞不得不据理力辩、一诉苦衷的心理状态表现得细致入微。接下去“自杨家统兵马身应重任,为社稷称得起忠烈一门”两句,“称得起”三个字借鉴了花脸的唱腔和唱法,听来雄浑豪爽,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忠烈一门”四个字,又采用老生演唱的行腔方法,听来刚劲有力,棱角鲜明,其语气的坚定让人不容置疑。从“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开始,唱腔由慢逐渐加快,八句「二六」板式,旋律盘旋上升,逐步递进,演唱时节奏越来越紧凑,情绪越来越激昂,一直唱到“李陵碑碰死了我的夫君”一句,达到了高潮。“李陵碑”三个子如异峰突起,“碑”字用高音拖腔,将老太君又气又恨、又悲又怨的心情宣泄无遗。 在“碰死了”的“了”字上节奏放慢,运用了一个“擞音儿”技巧,把老人家追忆悲壮往事、痛不忍诉的心理活动传神地表达出来,哀切之中不失豪迈,悲愤之中犹存隐忍,揉碎肝肠,推人泪下。从“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开始,唱腔转为「快板」,旋律铿锵,节奏明快,王晶华唱得干净利落,正气凛然。“才落得老老少少,冷冷清清,孤寡一门,历尽沧桑,我也未曾灰心”这个长达二十五个字的大叠句,唱得感情丰富,深沉含蓄,在起伏跌宕的旋律中,把老太君那种悲而不戚、痛而不怨、恨而不馁的心情表达得恰到好处。接下去“杨家报仇我报不尽”,用叫散拖腔,“仇”字一出口,突然顿住,感情内在、深邃,“报不尽”三个字,前两个字唱得顿挫分明,铿锵有力,“尽”字最后一拖,唱得一泻千里,成功地表现出老太君不可遏抑的悲愤心情。

刚劲雄浑英气夺人

英录晶华又塑佘赛花,重露芳芬,

形态传神,喜唱声腔更逼真。

遵循剧本出新意,再颂杨门,正义忠魂,

不减当年活太君。

——调寄《采桑子》

这首《采桑子》是著名戏剧家李超同志看罢王晶华新上演的《佘太君抗婚》之后,欣然命笔,书赠给王晶华的。中国京剧院的王晶华是目前京剧舞台上中年老旦演员中的佼佼者。在二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她先后刻画了《杨门女将》和《佘太君抗婚》中的佘太君、《强项令》中的湖阳公主、《锦车使节》中的解忧公主等许多老年妇女的艺术形象,她那刚劲雄浑的演唱风格,英气夺人的舞台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尤其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塑造的佘太君。王晶华扮演佘太君由来已久。早在1958年,她刚刚从中国戏校毕业来到中国京剧院不久,就接受了在新创编的《四郎探母》一剧中扮演佘太君的任务。紧接着,她又接受了扮演《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的创作任务。最近,她在《佘太君抗婚》中再扮佘太君。王晶华与佘太君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形象同佘太君的形象仿佛重叠在一起,难分彼此了。

王晶华初扮佘太君时年仅二十岁,却要在《杨门女将》里塑造年已百岁的古代女英雄形象,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是,经过各方面创作人员的共同协作和艰苦努力,《杨门女将》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王晶华扮演的百岁挂帅的佘太君,以其磅礴挥洒的唱腔、娴熟精彩的表演和气薄云天的气度,博得了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并且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热情鼓励。六十年代初,这部成功的剧作又被拍成了电影,银幕上佘太君的形象同穆桂英等人的形象相映生辉,激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敢于创新

时代的前进和艺术的发展,要求新一代的戏曲演员不仅能够胜任古代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且应该对现代人的艺术形象也能驾驭。王晶华除了演好传统戏之外,对现代老年妇女的塑造也做过许多探索和尝试。

1958年在校学习期间,王晶华曾经参加过移植剧目《朝阳沟》的演出,后来,她又演唱过《红灯记》、《沙家浜》,还扮演过《红色娘子军》里的黎族老阿婆。毕业以后。王晶华接受的第一个现代老年妇女形象的创作任务,是扮演《红松店》中的老红军女干部韩梅。《红松店》是根据同名歌剧移植的一出京剧,剧中韩梅的一段[西皮摇板]转[流水]的唱腔,王晶华唱得豪迈、爽朗,意气飞扬,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激情。特别是其中“风雪征途江山美”一句,唱得摇曳多姿,质朴而又俏丽,恰如一枝傲雪红梅,从而把井岗山上的诗情画意和革命老人对老革命根据地的深切执着的爱恋心情,一齐烘托出来,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王晶华的艺术才能还表现在她对京剧传统剧目的大胆而又审慎的改革和创新上。她明确意识到:重新上演传统剧目,即便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戏,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也都有整理、充实和提高的必要。七十年代末期,经她整理演出的《岳母刺字》,就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成功背后

国家一级演员王晶华当年扮演佘太君时还仅仅是个刚满21岁的小姑娘,却要在《杨门女将》里塑造一个百岁挂帅的古代女英雄。片中其他演员也基本是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说当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然而,《杨门女将》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周恩来总理还经常带着这部电影接待外宾。《杨门女将》的剧本写好以后,刚好赶上王晶华这一班的学生毕业,那时他们正是风华正茂,可以说,这部戏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也可以说,他们成就了这部戏。虽然是戏校的第一届毕业生,但是王晶华的名字并不在当年新生入学的名单上,她是后来从东北过来的插班生。

1947年,家境贫寒年的王晶华就进入一个名为泳风社的科班学戏。在当时的戏班里学戏,其艰苦是现在的学生难以想象的,她至今还记得那一段坎坷的生活。王晶华回忆到:那阵演戏不是像现在似的,七点半开始。您演两个钟头就散了,不可能。最少得四个小时。完了这戏之后,我们这个泳风社孩子干吗呢?到台下拣纸,拣烟卷头。第二天,把烟卷头撕开了,弄成一堆,就那烟丝了。完了,卖钱,卖这个废纸,补贴一点我们的生活。年刚八岁的王晶华进入了梨园,并按当时的规矩签下生死字据。旧时戏班里流行的教戏方式通常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为主。它就叫打戏打戏。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让你记住这能耐学得不容易,要刻苦,不怕挨打。伸手十板五板,大同学们说这疼得不得了,刚开始就哭呀。往地下摁。你犯错误了,这十个(同学)都因为你挨打,它叫打通堂。那我就几乎两年时间从大腿根,从这个屁股根到大腿根这一段,没本色儿过。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晶华《杨门女将》巡营

杨门女将 巡营 王晶华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晶华《杨门女将》一句话恼

王晶华一句话恼得我 杜凤元操琴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王晶华及徒弟

京剧《钓金李鸣岩

李鸣岩:1934年出生,京剧老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常演剧目有《太君辞朝》《望儿楼》《遇后龙袍》《钓金龟》《赤桑镇》等。

个人经历

学戏经历

生于艺人家庭,曾受教于徐鸣策、安舒元、谭小培、贯大元、雷喜福、李多奎、李金泉、王玉敏、时青山等老师,是中国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的高材生。1953年专工老旦后,于1958年拜李多奎先生为师,深得真传。

执教及讲学

近年,李鸣岩先后在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北京戏校、北京京剧院、战友京剧团、风雷京剧团、天津戏校、天津京剧团、上海戏校、上海京剧院、南京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烟台京剧院、武汉戏校教戏指导,并到台湾讲学,桃李遍及神州大地。

主要作品

在近60年的舞台实践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常演剧目有《太君辞朝》《望儿楼》《遇后龙袍》《钓金龟》《赤桑镇》等。

主要弟子

专业:沈文莉、李宏、刘东利、康静、张薇、郭瑶瑶、崔迎春、董源、史玉洁、侯宇、杨伟兰、陈晓霞、陈丹娜等;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李鸣岩《孝感天》

李鸣岩演唱京剧《孝感天》经典选段,唱腔韵味十足,回味悠长!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李鸣岩《钓金龟》

该视频已被屏蔽,您可以尝试搜索操作。

李鸣岩《望儿楼》

京剧《望儿楼》选段_李鸣岩

转贴:老旦行的“三王一李”的王梦云丶王晓临丶王晶华和李鸣岩

更新于 2020-1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