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耕耘 “艺术植物园”,浪漫医生与科幻迷艺术家用它“围攻”都市

 蟹爪兰4d29nf6t 2021-03-07
图片

Home /

图片

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市圈,“大苹果”纽约闪耀着喧嚣繁华的都市气息。这座钢筋水泥铸造的丛林夜以继日地以快速节奏运转,适逢席卷全球的疫情,各行各业停摆,它似乎被动地“慢”下来了。不论世界有多“狂野”,享誉业界的医生、学者Siddhartha Mukherjee与艺术家Sarah Sze夫妇用绿植、艺术品,耕耘起一片“终极天堂”——一座充盈自然生命力的艺术之家,他们用它来对抗都市的残酷与麻木,体会生命的真谛。

图片
图片

医生、作家Siddhartha Mukherjee(左)从事免疫学、癌症流行病学研究,著有《基因传:众生之源》《癌症传:众病之王》,后者为他摘得普利策文学奖。艺术家Sarah Sze(右)擅长创作多维度、多媒介的艺术作品,包含雕塑、绘画、影像装置和大型空间装置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都有收藏她的作品。

图片

平衡是生命无形的坚韧力量,

而维持生命体的平衡,则是生命复苏、延续、应对挑战的基础。

人与空间相处,

需要观察它、保持它的平衡生态。

图片

Siddhartha Mukherjee与妻子Sarah Sze工作、生活于纽约,作为一名医生,他看待世事的角度似乎浪漫得有些“无可救药”,在医学论文中注入不少人文色彩,更是将打造自己家视作一次“治愈”房子的旅程。在他看来,打造一间住所与治愈生命体没什么不同,居住者理应“理性施药”,尊重它的坚韧生命力,让它回到原有的平衡,而非将其修补得面目全非。

图片

创作中的Sarah Sze

图片
图片
图片

LaGuardia机场,Sarah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Shorter than the Day。©Sarah Sze by Nicholas Knight

图片

左右滑动

图片
图片

Sarah Sze的作品改写了雕塑的潜能,让人想起Cy Twombly与Jackson Pollock的艺术风格,却以空间作为形式来呈现。

图片

而作为艺术家的Sarah Sze,她则带些痴迷科幻的“书呆子”气。探索意识、记忆,寻找超越感知层面的维度似乎是科学家操心的问题,Sarah却以艺术家的视角做出了自己的“研究”。电缆线、绳子、棉花棒、粘土、被剪碎的照片,日常材料经由她拼贴组装化身带有未来气息的当代艺术,让观者于其中体验到数字图像时代流动的海量信息。

图片

Sarah(左)与Siddhartha(右)位于前者在纽约的工作室,后景放置着还未完成的雕塑作品。摄影师:Inez and Vinoodh

这对浪漫的医生与科幻狂迷艺术家眷侣因艺术结缘。在Siddhartha认识Sarah之前,他便已倾慕她的作品,并对这位艺术家充满好奇。纽约这座城市,看似庞大却也渺小;Siddhartha前往Sarah工作室拜访扑了空,前后错失不少相识机遇,可两人依旧命里注定般地相逢相知了。

科学的理性之美与艺术的浪漫魅力,他们互补得恰到好处,更协力用丰富的绿植、热爱的艺术作品填满位于纽约的公寓。这座城市丛林里的“艺术植物园”,赋予他们能量度过席卷全球的艰难时期,也让他们在日渐冰冷的都市生活中始终保持热忱的平衡状态。

图片
图片

客厅里摆放着Milo Baughman沙发,左侧茶几来自Paul Evans。

在Siddhartha与Sarah改造前,这间住宅所在的建筑曾是一座服装工厂,拥有精致的结构:一架连接着楼上楼下的螺旋形阶梯,椭圆形的天窗为室内带来充足的光线。阶梯延伸至淡色基调的客厅,焦糖色天鹅绒沙发与沙色长毛地毯令人想起沉稳的大地,它们与木质地板仿佛一同承担着“植物园之家”的土壤角色,营造出温暖质朴的氛围。

图片

悬臂椅来自Thonet,黑色大理石餐桌来自Eero Saarinen,墙上两幅20世纪50年代的素描是Pablo Picasso的作品。

有趣的是,夫妇二人本做足了功课,想用20世纪80年代的室内设计风格将它装饰得焕然一新。然而,他们的建筑师Carmen Lenzi建议只需寥寥几笔改造,空间便能重回适宜的形态。因此,建筑师保留了餐厅内的屋脊结构与一旁呈斜角的门的设计。

图片

转型为工作室的书房内,吊灯来自Robert Sonneman,书架底层的系列作品出自艺术家William Kentridge,为印刷品。

当建筑师、设计师完成让房子重回平衡的状态之后,它本做好了重回生活正轨的准备,然而当疫情改变了大多人的生活方式,家逐渐模糊了生活与工作、学习的界限。反向看来,这却使得Siddhartha与Sarah一家与他们的住宅磨合得更加亲密了,他们与这个空间一同经历了类似有机体的适应环境、自我更新的过程

既然没法去工作室,Sarah干脆“占领”书房,将创作挪到此处。她在原本留白的灰蓝墙面挂上画作,为她提供灵感的大量图像、颜料、工具堆砌其中,尽管作为工作室这里相对局促,但在大量木质元素与绿植钩织之下,书房的惬意氛围也让Sarah逐渐适应着在家工作的状态。

图片

在“迷你工作角”,Siddhartha就坐于一把Paulistano椅上,他头顶上方悬挂着Sarah的画作,悬挂的装置来自Olafur Eliasson。

Siddhartha则将房子一处斜角区域作为临时工作区,而暖和的天气里他会去二楼露台。夫妇二人与女儿身处家里的不同空间,与他们的家一同适应生活节奏的改变。

图片

凉廊里同样放置了20世纪30至40年代中期的加州家具。

图片

卧室外侧墙上悬挂着Jonas Mekas的作品,后景卧室内的作品来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 ,吊灯来自Robert Sonneman。

来到二楼的起居空间,这里围绕着大量层层叠叠的绿植,延续着“植物园”的质朴基调。这处空间通向露台,沙发摆放的位置正对着落地窗,它仿佛释放着氧气滋养他们,疗愈生活中的浮躁与颓靡,成为住宅内休憩放松的天地。

图片

Sarah(左)与Siddhartha(右)位于前者在纽约的工作室,后景放置着还未完成的雕塑作品。

露台与绿植一同恣意生长着,这里成为了这个家——这个“艺术植物园”的核心地带,室内室外的布置与设计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存在感,将视觉中心让渡给植物与艺术品。而品类繁多的植物簇拥交织却不显杂乱,置身此处甚至难以相信这里是纽约,它迎接着阳光的亲吻,释放大量氧气,涤荡着都市的所有尘埃。

图片
图片

前景中伫立着西非的面具,后景中央墙上的装置来自Richard Serra,右侧的画作是Sarah的作品。

图片

屋檐四壁之下,

是艺术和草木维系着我们的生活。

图片

家里的各个空间都能发现艺术品的踪迹,它们诞生于不同时代,来自世界不同角落,融合了传统、古典与现代主义,兼容不落俗套的传统范式与先锋前卫的另类气息;它们与郁郁绿植一同滋养着这家人的生活。

Sarah与她的艺术家朋友们会彼此交换作品,它们无不为她带来创作灵感。一楼起居室旁侧围筑起一个散落着艺术品的小型“美术馆”,不乏雕塑与架上作品。身为“策展人”,Sarah拥抱着不同文化的艺术精粹,既有现代主义的身影,亦有东方的内敛气息与时光痕迹。

图片

Cindy Sherman的摄影作品Doctor and Nurse

这些艺术品拥有时看时新的魅力,不论生活顺遂或是处于逆境,它们总能赋予观者不同的视角与态度。对于行医的Siddhartha来说,两幅Cindy Sherman的摄影作品意义非凡,他将这组医生与护士的肖像视作对身处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的致敬。

图片

羊毛西装是Joseph Beuys的作品,下方正对着Kiki Smith的小型雕塑,坐落于Beuys作品左下方的铜质动物头像面具来自印度加尔各答。近处的小型球体装置是Sarah的作品。

而这件Joseph Beuys的作品象征着重生。1944年,他遭遇一场坠机事故,弥留之际被鞑靼人发现,后者将他带回毛毡帐篷,并为他提供复原所需的能量。他难以为生还找到合理的缘由,可这并不重要了。后来Beuys便创作了这件作品,纪念生命垂危时那股给予他的力量,那类似毛毡的温暖触感。

图片

Robert Rauschenberg作品位于中央,右侧的橡木边桌上放置了来自爪哇的石雕塑像。

善用综合材料的Robert Rauschenberg,他的作品Hoarfrost描绘了溺水中的人,究竟会上浮还是下潜,我们不得而知。尽管这幅作品捕捉了对未知的恐惧,而清淡的蓝绿主色调却透露出轻盈气息,被赋予某种积极色彩。

图片

楼梯一侧墙上悬挂这古董羊绒披肩,前景地上放置着铜质毗湿奴雕塑,其上方的作品来自Josef Albers。

这件羊绒披肩携带着Siddhartha的家族记忆,它见证了家族长辈们的生活迁徙,传承至他这代,更为这个家的艺术收藏带来更为厚重的意义。实际上,在Siddhartha与Sarah准备用20世纪80年代设计包裹这间住宅之前,这句话曾一语点醒了他们:“别让这个家成为贫瘠的、装满钢筋的'仓库’,用你们的心爱之物填满它吧。“家,是主人的另一面样貌,它也提醒着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结束在家工作的时光,Siddhartha便立即动身参与到了抗击纽约疫情的第一线。对于夫妇二人来说,这间“艺术植物园”不仅是他们安全的避风港,更赋予他们力量,让世界其他角落更为美好、不忘施爱于他人的迦南美地。

话题互动

这个家用艺术和绿植为生活寻回宁静,

你是如何打造令你放松的避风港?

文末与我们分享!

摄影 | Jason Schmidt

造型 | Colin King

原文 | Dr. Siddhartha Mukherjee

撰文、编辑 | Simona

视觉设计 | Mo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