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季少女,14岁从业,15年坚守,蜕变为潮州木雕传承人

 长光里 2021-03-07


在传统木雕工艺日渐式微的当下,越来越鲜有年轻人选择这个行业。


学习木雕技艺,需要面对工作枯燥、作品耗费时间长等重重考验,如非有极大的勇气和兴趣,断不敢贸然择业。

也许,勇气和兴趣只是一方面。木雕行业天生就与木头打交道,对体力要求较高,男性从业者居多,而女性向来缺乏优势,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需要跨过更高的门槛。


不过,有时候凭借努力,也是会产生奇迹的。

有一位女子,就排除万难,多年来保持着对木雕的专注与热忱,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说的便是今天的主角陈嘉。


陈嘉出生在一个木雕世家,爷爷陈舜羌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是潮州木雕代表作龙虾蟹篓的原创者。

父亲陈培希是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木雕技艺精湛。


陈嘉从小便耳濡目染父亲的木雕工作,看着父亲将一块块木头,神奇地变成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骄傲惊叹之余,渐渐地,便喜欢上了这个行当。

陈嘉与父亲一起工作


14岁的她,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学习木雕技艺,不过,接触木雕工作之后,她才意识到,想要达到父亲的水平,并非那么容易。

加上自己是女生,体力等方面在先天上比男生没优势,想要在这个行业中发展是难上加难。

常在磨刀、雕刻中受伤


抬木头力气不够、手掌割伤成为家常便饭、天天枯燥地对着一块木头、被木屑“打扮”得邋里邋遢……种种难题无时不刻困扰着她,令她无数次萌生要放弃的念头。就连她的父亲,也劝她不要继续做下去了,女孩子家不如找个稳定的工作就好。

生活中的陈嘉,清纯美丽,想象不出她是陈舜羌木雕馆第三代传承人。


不过,倔强的她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气馁,带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伤好了就继续操刀上马,坚持雕刻。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学习了三年多之后,陈嘉终于雕刻出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当时还卖了几千块钱,她别提有多开心了。

除了付出得到了肯定,也令她觉得,作为一个女生也能胜任这份工作,满足自己将潮州木雕发扬,传承下去的心愿。在父亲的鼓励下,她继续学习木雕,这一坚持,就是十五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陈嘉说,回过头来看,很庆幸自己在十多岁的时候没有放弃,“忍着忍着,就熬过来了”。

有时候在湘子桥上面做作品给游客看,很多游客都惊叹一个这么年轻的女生会拥有这样的技巧——令她觉得,有幸接触、学习、传播一种潮州工艺,是非常自豪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么多年来,凭借着这份坚持,她获得了不少奖项,也得到了很多领导的肯定。

她说,目前接触过最难的作品是龙虾蟹篓中的三篓,接下来还要挑战难度更大的作品,自己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向老一辈的木雕艺人学习,多思考,多创新,在传承潮州木雕手工艺的过程中创作更多的作品,让自己有更多的积淀。


品茶看故
点击以下小程序好茶等着你

点击以上小程序进入长光里优选

好文要等别人转你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