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象 | 意识解放造就一代抽象表现主义之父

 郁江酒徒 2021-03-07

阿希尔·戈尔基

Arshile Gorky

编者按

阿希尔·戈尔基出生于1904年,于1948年逝世,是一名美籍亚美尼亚画家,对于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绘画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广泛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之父”。常与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一同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画家。幼时经历过的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成为了他一生的伤痛,同样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苦难与失去被认为是解读他作品的关键词。

思想的东西是艺术家的种子。梦想构成了画笔上的刷毛。正如眼睛是大脑的哨兵,我将我内心最深处的知觉以艺术的方式传达,我的世界观。

--阿希尔·戈尔基

个人悲剧中孕育美感

架起超现实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桥梁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极限》(The Limit),1947,油彩 纸上 画布,128.9 x 157.5 厘米 / 50 3/4 x 62 英寸

阿希尔·戈尔基多样化的作品奠定了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诞生。他借用了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画家使用的有机生物状形态,但通过强调更为抒情的色彩和个人化内容,在绘画过程本身进一步释放了这些形态。由于他对颜色和形式的独特处理方式,戈尔基得以向观众传达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痛苦的童年经历,以及他对已失去家园的惬意和怀旧的情感。此外,他的作品直接反映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纽约的文化和历史氛围,那时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前卫艺术家聚集纽约,创作热情高涨。同样地,他的作品也映射了战后时期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的盛行。 这个哲学流派宣称了生命的荒谬,同时呼吁人类为创造自己的意义承担责任--在戈尔基的例子中,他从个人悲剧中孕育出了美感。

1920年代

残破记忆中的“凡湖”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静物》(Still Life),1929,油彩 画布,118 x 152 厘米 / 46 1/2 x 59 7/8 英寸

1920年,为了逃离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戈尔基从奥斯曼帝国属亚美尼亚(Ottoman Armenia)逃到美国。在美国文化中戈尔基找到了自我,为了能更多地吸收美国文化,戈尔基更改了名字,并将自己定义为先锋艺术家。在马萨诸塞州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五年的拮据生活后,戈尔基搬到了纽约,立刻被刚在纽约兴起的现代主义所吸引。

与以政治诉求为主要出发点的同辈艺术家们不同,戈尔基埋首于钻研艺术理论以及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不知疲倦地钻研欧洲当代大师的作品,从自己喜欢的作品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 到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以及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都是他学习的对象。勤奋的学习让戈尔基掌握了大师们的艺术创作手法,并通过融会贯通各家所长,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戈尔基最早期的绘画作品创作于1920年代,层层相叠的颜料最终形成了玻璃质感的表面,不仅色彩丰富,也将有关于他童年记忆中的凡湖(Lake Van)中的假想符号运用在作品中。

戈尔基早年的流亡生涯以及移民美国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部分重现了凡湖以及河流周围的风景,好似一个梦境。戈尔基著名的自画像《艺术家与他的母亲》(The Artist and His Mother,1926-1936)是艺术家怀念过往的动人之作,成为了移民回忆移民经历及塑造美国身份的经典代表。这幅象征着移民故事的代表作被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永久收藏。戈尔基相信,这幅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温柔和纯真,是一位画家可以持续被外界接受的关键品质。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艺术家与他的母亲》(The Artist and His Mother),c. 1902-1948,油彩 画布,152.4 x 127.6 厘米 / 60 x 50 1/4 英寸

1930年代

超现实主义的灵感,创造出神秘梦境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寇尔勘图画》(Image in Khorkom),ca. 1934 – 1936,油彩 画布,33 x 42 英寸

上世纪三十年代,戈尔基开始受到公众的注意与认可。1930年,他参与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著名艺术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 Jr.)组织的一次新生代艺术家群展。1931年,戈尔基的首次绘画个展在美国费城的梅隆画廊(Mellon Galleries)举行。1935年至1941年,他与德·库宁一起参与了于经济大萧条期间兴起的联邦艺术项目,其中包括了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的一系列壁画。1935年,他的作品被选中展出于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展览「美国的抽象绘画」(Abstract Painting in America),1938年,戈尔基在博耶画廊(Boyer Galleries)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纽约个展。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Untitled)来自“夜间、谜及怀旧”系列(Nighttime, Enigma and Nostalgia),ca. 1931 – 1933年,钢笔 墨水 蓝色纸上,49.5 x 63.5 厘米 / 19 1/2 x 25 英寸

戈尔基在三十年代接触了超现实主义的概念。超现实主义者相信,当艺术家在纸上自由且无目的地画线时,这解放了无意识状态下的强大创意能力。每一幅画作将会成为思想的探索印证,也是一次揭开未知的机会。戈尔基并没有彻底接受超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完全自由,而是对自动主义(Automatism)的梦境元素所吸引,并由此发展出了“夜间、谜及怀旧”(Nighttime, Enigma and Nostalgia)系列。这一系列的作品预示了贾思培·琼斯(Jasper Johns)在五六十年代中用到的绘画方式,其中地图与字母形成了一幅特定图像,使得艺术家可以专注于画画本身的行动过程上。他后来在回想这个阶段的神秘梦境主题的绘画时,形容自己的心境为:“受伤的鸟、贫穷以及一整个星期的雨。”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Untitled)来自“夜间、谜及怀旧”系列(Nighttime, Enigma and Nostalgia),ca. 1931 – 1933年,钢笔 墨水 蓝色纸上,56.7 x 76.5 厘米 / 22 3/8 x 30 1/8 英寸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Untitled)来自“夜间、谜及怀旧”系列(Nighttime, Enigma and Nostalgia),ca. 1931 – 1933年,钢笔 墨水 纸上,47.5 x 63 厘米 / 18 3/4 x 24 3/4英寸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Untitled)来自“夜间、谜及怀旧”系列(Nighttime, Enigma and Nostalgia),ca. 1931 – 1933年,水墨 印度墨 纸上,57 x 72.5 厘米 / 22 1/2 x 28 1/2 英寸

1940年代

壮阔大自然幻化成生命的韵律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田园风光)》(Untitled(Pastoral)),ca. 1947,油彩 铅笔 画布,142.2 x 111.8 厘米/ 44 x 56 英寸

经历了十年的努力,和一段不大成功但非常关键的时期,戈尔基在到康涅狄格州的乡村度假时开始研究并绘画乡村景色,这一系列作品成为了他个人风格的关键转折点。在他创作于1942年的“瀑布”(Waterfall)系列中,自由洒脱的色彩中和了严谨的画面结构。一年后,戈尔基暂时搬到了弗吉尼亚州,他重新将作品的焦点汇聚在大自然上:他这段时期的素描拥有了新的生命力,这些素描后来发展成了戈尔基艺术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包括高度复杂的《肝是鸡冠》(The Liver Is the Cock’s Comb,1944),该作品目前为纽约州水牛城诺克斯艺术馆(Albright Knox Art Gallery)馆藏。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肝是鸡冠》(The Liver Is the Cock’s Comb),1944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无题》(Untitled),1945-1946,墨水 油彩 纸上,48.3 x 61 厘米 / 19 x 24 英寸

在戈尔基对大自然最原始的表达中,物体间的留白与物体被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结合了记忆中完美的童年生活,戈尔基将童年碎片与周围的真实环境相结合。在真实与记忆的交错中,戈尔基笔下的作品幻化成了富有生命力的韵律,热烈的氛围在结构框架内回旋反复。著名的《大地黄杏的香味》(Scent of Apricots on the Fields,1944)便是代表作之一。戈尔基的作品看起来似乎向中心内陷,好像所有的作品都是从中间开始,向外延伸。他的个人艺术风格在其艺术生涯晚期愈发鲜明。他坚持着艺术应来自艺术家内在的想法,由此那些“外部因素”通过记忆和想象的指导让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手法。

虽然对欧洲艺术也有贡献,戈尔基的主要身份仍是美国画家,也正是美国,赋予了戈尔基重新塑造自己身份的机会。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不透明》(The Opaque),1947,油彩 画布,86.4 x 104.1 厘米 / 34 x 41 英寸

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绘画》(Painting),1947–1948,油彩 画布,76.2 x 96.5 厘米 / 30 x 38 英寸

戈尔基、马洛(Maro)与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摄于康涅狄格州罗克斯伯里,1945年春。摄影:伊利莎·布勒东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