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山西《赵老师和我的孩子们》 作者:刘凤凯 主播:紫寓

 远方诗歌文化 2021-03-08

作者:刘凤凯

主播:紫寓

编辑:小鹿

赵老师和我的孩子们

一九八六年“昼读当代夜读古,有谁知我苦中苦。”的师大函大中文本科毕业的我,回到了弥渡一中任高56班的班主任。开校会按资排辈坐在最后面的临时座位上。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唯有看到初中的班主任赵世贤老师时才会感到心中流过了春天般的暖意。心想又能经常看到心仪的班主任了。

那时,苦读五年半才获得大学本科毕业的我,不自觉地摸着臀部那两块仿佛宾馆一次性肥皂那般大的老茧块,感慨万千。又加上瘦驴子拉干屎强挣的性格在东厂村盖了点房子,经济十分拮据。这恐怕只有赵老师了解我。

说真心话,那时学校食堂中的早点饭菜都是令孩子们羡慕的,但我们吃不起。见到孩子去打开水,看着那伶仃的身影,赵老师还买给他们馒头吃。我知道赵老师工资也不高。当孩子说赵伯怕买给他们馒头吃时,我内心很矛盾:既感激,又不愿让老师破费。告诫孩子们:见到赵伯伯问你们吃过早点有没有时,就说吃过了。赵老师还让孩子的班主任给予孩子一些学习用具的补助。

带着两个孩子到弥渡中学任教,孩子在初中部读书。这本来已经够好了,但沉重的粮食税收令我的家庭难以渡过,当时三亩一分一的田要交水稻1711斤。完全靠妻子一人承担无法说清的程序和难度。于是我决定举家赴边陲陇川农场工作。

临行时,为避嫌赵老师没有跟我接触,只是私下跟管工会的一位女职工谈了我的情况,在离职上车时,那位工会女同志给了我56元钱,说是我家境困难退给我交的工会费。我的困窘只有赵老师最了解。我相信是他在底下做工作的结果。但我从心底还是感激善良的人们对我的帮助。

到德宏陇川农场一干九年,其间孩子们还经常提起赵伯伯给他们买的小汽车。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能玩上玩具车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那像如今的孩子,玩具一个房间都仿佛摆弄不下啊!

成家了,立业多么不易。无怪乎古人要将治国和齐家并论呢!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哪样少得了要花钱。孩子上学花费多多,一分钱都要算着花。在这种困窘时有人拉你一把,这是多大的人情啊。赵老师就是这样雪里送炭的人,我努力学但始终不如意。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却怎么也做不到,想起赵老师,自觉惭愧!

祝赵老师牛年大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孩子们到了成人还念念不忘与赵伯伯的那些过往事,说来依然使人感动!

原创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