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山的亲情文化

 虹巢传媒 2021-03-08

亲情,就是存在于人与其亲属之间的血缘、婚姻、赡养等关系的情感。亲情是以人类天然具有的血缘为存在的依据和纽带,可以说亲情是先天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它主要体现在家庭的亲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而且,这种情感会把具有血缘、亲缘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的一种至情至性的感情。

一、悲惨亲情世界

傅山先生学问精深,品格高尚,他一生光明磊落但也充满苦难。他生逢改朝换代之际,虽心系明朝却回天乏术,此为痛失“大家”之恨。在个人家庭生活方面,妻子、母亲和儿子的相继离去使他屡屡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大家”之恨,“小家”之痛,让这位坚贞刚毅的老人承受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傅山一生翻越过无数名山,但是亲情这座大山,他却始终无法逾越。

(一)丧妻之痛。傅山什么时候结婚,到现在仍然难以确定,惟一可以确定的是1628年春,傅山21岁时,傅眉出生。可见他结婚应是在21岁之前。他的妻子张静君是山西忻州人,岳父张泮为人耿介廉直,当过官,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免,他与傅山很合得来。张氏善良贤惠,识文达理,他们婚后感情一直很深厚。然而,在傅眉刚5岁的时候,即1633年,张氏不幸染病身亡,那时,傅山才26岁,青年丧妻,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去世后,他发誓不再婚娶,在当时那样一个年代,续弦纳妾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傅山却很忠于爱情,他对妻子的感情强烈而坚贞,即使是在今天,依然令人感动。

在傅山心里,始终无法做到对妻子的忘情,在妻子去世11年后,1644年,傅山在寿阳县的五峰山出家为道。他也没有解脱,朋友说他“自谓闻道,而苦于情重”。当1647年,傅山“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时,在清理旧物偶然翻出妻子为他绣的吉祥物时,他明白,所谓“断爱”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睹物思人,傅山以一首感情真挚的诗作表露了爱妻早逝给他心灵上带来的绵绵苦痛。一句句都蕴涵着对亡妻绵长的思念和深切的悲痛,其情深意长之处,令人动容。在太行山上漂泊流浪时,他想到的是“不然尔尚存,患难未能舍”的心酸之语。

傅山先生后来精通医术,其《傅氏女科》尤为著名,悲怀其妻也是他从医的一个最初动因。

(二)丧母之悲。傅山的母亲是忻州人,姓陈,傅山排行老二,傅山母亲生傅山的时候,一种说法是母亲怀孕时间长达12个月;一种说法说母亲梦比丘而生,这可能是尊重傅山的人杜撰的,可信性都不强。

傅山的母亲品性如何,从1654年傅山入狱事件可以看出,当时,傅山因宋谦案受牵连,被捕入狱,他的母亲说:“我儿被捕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就是死了也值得,不必救他。”傅山出狱后,她见了儿子并没有大悲大喜,只是微微颔首而已。傅山长期在外漂泊抗清,与母亲对傅山事业的理解支持是分不开的,正是有这样的母亲,傅山才能够为了自己的事业而不断漂泊流浪。

傅山对母亲也十分孝顺,他精通药膳,传说太原的名吃“头脑”就是他发明的。他母亲因为年老,身体感觉不适,傅山想方设法予以诊治,各种药都试过了,母亲的身体却仍不见强健。傅山苦思冥想之后,认为老年人身体虚弱光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应该给母亲找一种以饭食代药物的吃法。于是,他经过反复对比筛选后,选中了羊肉,因其性温适宜于老年人服食。可是,老母吃过几次后觉得气味太重,还有些口腻,不想再吃。傅山就又加了些藕片和山药块在里面,并配些黄酒,用面粉调成糊状,送给母亲尝。母亲吃后感到很好,就坚持吃了一段时间,人慢慢变胖了,只是觉得气还有些不够用。傅山就又往里加了些黄芪等补气药物,并佐以腌韭菜让母亲服用。这样吃了一冬,母亲身体开始恢复,面色红润,大有还童之颜。

傅山的母亲84岁时去世,虽已是高寿但仍让他悲痛不已。母亲一生含辛茹苦,是一个见识非凡的老人。为了纪念母亲,傅山想慎重地为她老人家写一篇墓志铭,这时,他想到了当时的大理学家孙奇逢。一年多后,他不辞劳苦辗转来到河南省东夏峰村找到了孙奇逢,孙奇逢很痛快地答应了,当即便写下了《贞髦君墓志》,用感人的文字赞誉傅山母亲,也为母亲尽了最后一次孝。

(三)丧子之惨。傅山子傅眉也是清初的一个文化名人。他很有才华,不但诗写得好,而且精通经史,在治学上也很有成就。他不但能文,而且能书善画,还练就一副好身手,可谓文武全才。对这样的儿子,傅山自然爱惜。

如果说母亲的离去是天常难违,那儿子傅眉的去世更是让傅山深受打击。傅眉是他惟一的儿子,妻子去世后,他把年幼的儿子抚养大,虽是独子但他从不娇生惯养。他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格,他曾对他的两个孙儿回忆道:“尔父秉有异才,而我教之最严,自七八岁以后,风期日上(限定时间学习,学问一天天上进)。”就是在明亡清兵入关后的兵荒马乱中,傅山带着儿子辗转逃亡时,也是白天奔走、粥药四方,晚上仍教导儿子课读经史骚选诸书。傅眉在父亲的教导下诗文书画皆通,武艺亦很高强,是傅山学术上的继承者。有时候傅山不在母亲身边时,傅眉就替他尽孝,为了让祖母吃上一餐饱饭常常不惜一切。

有这样的才华,可是却得不到施展,傅眉长期郁郁不乐,57岁时,他患病去世,留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年少的两个孩子。

年近八旬的傅山痛不欲生,他用血泪一口气写出了14首《哭子诗》,其中有“尔志即我志,尔志惟吾知”、“吾诗惟尔解,尔句得吾怜”这样刻骨铭心的句子。写出了自己和儿子在诗歌书法、政治志向上的默契和一致,悲痛之情溢于言表。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傅眉的去世是傅山一生最沉重的打击,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在5个月后溘然长逝,结束了自己传奇高洁的漫漫人生路。

二、严厉的家庭教育

傅山又在《哭子诗·哭孝》中追叙当时对儿子的要求:“十岁读《左传》,兼抄十五'风’(指《诗经·国风》),咏史日一题,小纸雅雏丛(在一张小纸头上写满了孩童秀丽的字迹)。”就是在明亡清兵入关后的兵荒马乱中,当傅山带着傅眉辗转逃亡或进行秘密反清活动时,也还是白天奔走,夜间课读。在傅山的严格教诲下,傅眉不仅成了一位诗文书画皆通,武艺亦很高强的文武全才(傅山在《哭子诗》中谓其为“横槊之才”),而且成了与乃父志同道合的“知音密友”。他们一同经历了“甲午之狱”(因与南明总兵宋谦联络起义而被捕)的考验,一同南下江淮与郑成功、张煌言的反清队伍接应,一同诗酒唱和、论文作画……因此当傅眉于57岁先傅山一年去世后,这位年近80岁的老翁痛不欲生,他用血泪一口气写出了14首《哭子诗》,其中竟有“尔志即我志,尔志惟吾知”、“吾诗惟尔解,尔句得吾怜”这样刻骨铭心的句子。

傅山对儿子的教育,既重身教,又重言传。《训子侄》一文就是现存傅山文集中的一篇教子代表作,其深情挚爱溢于言表: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有恳切的开导教诲。同时傅山也客观地估价他俩有“中上之资,尚可与言读书者”。耐心地教导他们“除经书以外,《史记》、《汉书》、《战国策》、《左传》、《国语》、《管子》、《离骚》皆须细读,其余任其性之所喜者,略之而已”;告诫他们“著述须一副坚贞、雄迈心力,始克纵横”;盼望他们“驽(努)力自爱其资,读书尚友,以待笔性志成、见识坚定之时”,完成“著述之志不难也”,在傅山的言传身教下,侄儿傅仁成为一名饱学之士,尤其在书法上颇有造就,其笔力竟达到与傅山书法乱真的程度。傅山晚年寓居松庄、崛围山一带时求字者络绎不绝。傅仁害怕老人过于劳累,有时便代叔父书写,许多内行拿去都分不出孰为叔孰为侄所写。

傅眉生有二子:一名莲苏一名莲宝。年事已高的傅山对这两个孙儿自然是十分钟爱的。但仍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在《书示莲苏》这封家书中,傅山对两个孙儿的性情做了确切的分析和比较:“苏志高心细而气脆,教之可使纯气;宝颇疏快而傲慢处多,当教之,使知礼。”指出莲苏的优点是志向高远,细心谨慎,缺点是性格不够坚强,感情比较脆弱,克服的重点是首先应当在气质上精纯刚毅起来;莲宝的性情粗犷,行事敏捷,但有骄傲的缺点,对他首先的教育是晓之以礼法道义。俗语说:“知子莫若父。”看来傅山对孙儿优缺点了解的透彻程度并不比他们的父母亲少。傅山特别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他告诫他们要以 “粗茶淡饭、布衣茅屋度日”,不要斤斤计较于买屋置田、为个人利害打算的“求田问舍”之事,他希望他的两个孙儿成为那种不慕荣利、不随世俗,不耽逸乐,兢兢业业地潜心于治学的人。他谆谆嘱咐他们:“人无百年不死之人,所留在天地间可以增光岳之气,表五行之灵者,只此文章耳。”他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们:“吾家之种,全在尔(指莲苏)一身承之。凡我与尔父所为之诗,无论长章大篇,一言半句,尔须收拾无遗,为山右傅氏之文献可也。”他殷切地期望孙儿做他和傅眉道德文章的继承人,而且鼓励他们,只要穷年探讨,学业定会“益当精甚”的。

傅山对儿孙除了上述立身、立德、立言方面,总的教诲,还有一些具体的训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傅山特别强调“看古人行事,要有一双空灵眼睛”。所谓“空灵眼睛”就是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分清主流与支流,能看清事物的各个方面。他说“古人行事,有全是底,有全非底;有先是后非底,有先非后是底;有似是而非底,有似非而是底”;有的“十百是”中有“一非”,有的“十百非”中有“一是”……凡此种种都要“了然于前”,方能“取其是而去其非”。同时评价人物要尽量公允、客观,不以好恶看人、论人。只有“我心不受私弊,光明洞达”,才有具备“一双空灵眼睛”的可能。傅山认为具有这样的“心”与这样的“眼”,才可以读书治学,而读书治学也正是为“磨亮”这样的“心”和“眼”!这是为学的前提。

第二,傅山特别在劝学篇中告诫子孙要“好学而无常家”,他还特意作了一篇《好学而无常家赋》。他说:“好学之人那得死坐屋底?”如若“死坐屋底”,“胸怀既因怀居卑劣。闻见遂不宽博”。他希望读书人“亦当如行脚梨(游方僧),瓶钵团杖,寻山问水,既坚筋骨,亦畅心眼,再遇师友,亲之取之”,这样就大大胜于闭门读书那样孤陋寡闻了。傅山这种重视实践、重视直接经验、重视读社会和自然这部活书的思想,早在300多年前就如此明确而且极力强调,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傅山认为“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湛工夫”。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要想不断进步,就得具有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失误,弥补自己不足的精神,而要做到这点就得有一种善于“内省”的品德,日日自己去省察。这样便能渐渐走向成熟。他认为:“吃紧底是小底往大里改,短底往长里改,窄底往宽里改,躁底往静里改,轻底往重里改,虚底往实里改,摇荡底往坚固里改,龌龊底往光明里改,没耳性底往有耳性里改……如此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之自觉受用。”这些话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傅山亲情文化的影响

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的受到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华文明从未间断过,这是很难得,也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积淀的文化,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以丢掉其特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前行,我国当今家庭之中的道德伦理规范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不管如何的变化,也必须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来传承与改造。传统亲情伦理文化也不是一味守旧的,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 可以去合理的改造和提升,具有时代性。我们要用历史角度和世界眼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中国传统亲情伦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固,以及调和家庭关系和人际之间关系等方面都可以看见其所起的价值与作用。不管社会如何的进步与发展理,我们都应坚持真挚、普遍的亲情,用亲情来温暖人与人之间、 家庭之间的关系 弘扬傅山传统家庭亲情伦理文化中优秀的理念,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和谐的现代家庭关系,来达到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的目标。

亲情文化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具体行为和精神状态,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传递着不同群体与个人的利益要求和情感倾向。亲情虽非中国所独有,但惟独在中国才可以形成一种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影响持续、方式缜密、内容全面、形态复杂、功能完善和体系庞大的文化。

亲情的内涵及要素。亲情的核心要素是基于血缘共同生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共情心、同理心和责任心,由此产生安全、依恋、尊重、关注、信任、沟通、奉献、包容、温暖、担忧、悲哀、爱护、牵挂、幸福、快乐、求助等情感与行为。

亲情中的首要因素就是共情心。亲子双方对情感的变化应该十分敏感,这要求不仅对自己的情感变化十分敏感,也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当感知到对方的情绪情感时一定要为之心动。共情心是一种首要的亲情联结纽带,许多家庭亲子关系之所以恶化,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情绪情感变化几乎麻木了,当对方处于痛苦甚至挣扎状态时,都觉得还不够过瘾,非常残忍地希望对方表现得更痛苦些才好,丝毫不知道有些话语和行为会深深伤害自己最爱的人,比如有时孩子已经被妈妈数落得很痛苦了,妈妈还会继续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干什么什么不成,到哪儿都好不了”!根本不像对世界上最亲的孩子说话,而是像对仇人表达一种仇恨。这时,家长的心态已经不健康了,亲情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共情心要求亲子双方不管是否理解对方,都需要无条件接纳对方,爱对方,尤其是有修养的成年父母更需要宽容孩子。

同理心是指要理解对方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完全了解对方之后,对方的行为就会变得可以理解,这时,你就不再想与对方对抗,从而对方也会去除防御心理。共情是同理的前提,你爱他你才要了解他;共情也会因同理心而深化,你因为理解他而更爱他。

责任心则是亲情中最高级的因素。当共情心成为本能,同理心成为习惯时,责任意识就会油然而生。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甚至在亲子双方都感到对方让自己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状态下,责任意识都在限制着内心那种原始低级的盲目和冲动,不会伤害到亲情。

亲情培养是孩子社会化和道德发展的初始阶段。增进亲情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建立信任感。最初的信任感与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密切相关,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照顾最为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和情绪要保持敏感,及时解除孩子的不适,积极回应孩子的需要,使他明白,父母能减轻他的痛苦,与他共享快乐,由此,孩子便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

父母既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对方,同时也应有能力客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以达到最佳判断、决策和行动。所以,在早期的家庭互动中,要让孩子自由地、无拘束地去呈现自己,家长最好不要对孩子的举动指手画脚,少一点说教。养育者对自己人性中暴露出的脆弱要有勇气去面对,并且时常与孩子探讨事情发生的因果,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去做真实的自己,去爱,去宽容。

父母离婚,母亲往往会说父亲不好,而孩子略有反抗,母亲就会说“和你爸一样”,孩子很痛苦,他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想法,而他的想法有权利被尊重,也有权利表达。如果孩子的权利得到尊重,孩子就会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因而也会相应地负起自己的责任。

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文化程度明显影响家庭关系,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关系相对越好。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导致父母对子女的异常态度。这种异常态度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很大障碍,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时刻注意改善这种态度。

要形成密切的亲子沟通,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如果必要。每周两至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是随机的。好的教养不是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去顺应孩子,去关注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时间、有价值的精力去帮助孩子尽快地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

亲情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父母的独断给孩子带来了情绪压抑。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子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情绪发泄是很重要的。比如每周让子女发泄一次,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给孩子一个讲话的机会。在孩子发泄的时候,父母只能耐心地倾听,不能反驳,但可以对孩子作出一些解释。

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只强调对家长进行亲子教育,强调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家长,却并不重视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即子女教育,因此,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当一名称职的子女。如果不纠正这种偏向,亲子之间的沟通仍然会产生困难,和谐的亲子关系仍然难以建立,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深厚情感,不懂做人的道理,不为自己和他人负责任,“代沟”将更难以跨越,家庭教育的目标便无法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