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将的命运(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金色年华554 2021-03-08

中国有一句古话:忠臣不事二主。但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当中,武将换东家也是家常便饭。《三国演义》的武将当中,大部分都换过主子,也就是说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做过降将。吕布那样的三姓家奴是把事情做到极端了,其他的降将没有他这么显眼,但大部分降将最后的结果都不怎么好。

作为降将,刚刚来到一个新集体,首先感受到的不会是集体的温暖,而是如何在这个集团站稳脚跟的紧迫感。毕竟你是初来乍到,又是投降过来的,在一众老资格的同事面前,不自觉地就矮半头。所以降将一般都急于立功,拿到进身之阶,对原来的主子也很下得去手。吕布杀了自己原来的干爹丁原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张郃高览,官渡之战投降的曹操,上一段刚投降,下一段就写“许攸又劝曹操作速进兵,张邰、高览请为先锋,操从之。即令张邰、高览领兵往劫绍寨。”别人还没张嘴,这二位抢着要去劫袁绍的营寨,这投降还没有一天,就翻脸不认人了。还有许攸,从袁绍那儿跳槽到曹操这儿,立刻把袁绍的乌巢囤粮送给曹操做了见面礼。没办法,这个时候急于立功,原来主人的情分就只能放一放了。这里面就看出徐晃为人比较仗义,从原来的主人杨奉那里投降曹操,去劝降的满宠劝徐晃杀了杨奉,作为给曹操的见面礼,徐晃坚决拒绝,“以臣弒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所以您看,都是投降,而且都是投降给曹操,徐晃就不需要进身之阶吗?今后还可以立功站住脚,不一定非要对老领导下手。都是曹操手下的降将,做人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图片
    如果没有拿旧主作为给新单位的见面礼,那作为武将就要在战场上立功。才能很快被新集体认可,比如张辽,白门楼投降曹操,接下来是文武并用,立下大功。文的,帮着曹操暂时劝降了关羽,这个比战场上杀敌立功难多了,一下就给张辽提了点。武的,接下来跟袁绍开战,率先上阵的总是张辽,乌巢劫粮也是张辽为先锋,他杀了袁绍方面带队援救乌巢的大将蒋奇。无独有偶,另一个这段时间经常上阵的就是同为降将,却没有杀掉旧主的徐晃,战颜良,他上去过,追赶文丑,又是张辽徐晃一块儿上,乌巢劫粮之前,徐晃还曾经偷袭运粮的韩猛,烧了一批粮车。可以说这段时间里,最活跃的就是这几位降将。

图片
    当然,前面说这几位降将都是能力比较强的,所以也比较容易立功,问题不大。但是那些个水平不算高的,就比较尴尬了。必须有所表现,自己的能力又不支持,硬着头皮也要上,这样的降将就比较悲剧。比如白马坡前,面对颜良,曹操让吕布手下降将宋宪去开一仗。其实宋宪魏续前面抓了吕布已经有所贡献,但毕竟是偷袭得手,并没有展示自己真正的实力,所以曹操对他们并没有完全认可,这才率先让他们上去,试试这二位的水平,也看看颜良的斤两。不过这个时候宋宪属于不知己不知彼,自己也不知道颜良什么水平,自己什么馅的,所以也急于立功,就上去了。结果一照面就让颜良砍了,这个时候对于魏续来说,他应该知道颜良的厉害,他和宋宪水平的高低他肯定心里有数,他就应该知道自己不是颜良的对手。但这个时候就属于架在上面下不来了,曹操不用给他下命令,他也得上去,你的伙伴被杀,你就无动于衷,他就真没脸在这儿混了。所以他那一声大喊“杀我同伴,愿去报仇!”就属于送死前给自己壮个胆,他的身份决定他死定了。

    同样情况的还有河北那几员降将,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这几位除了马延张顗这一对是事到临头必须应战,剩下那两对都是急于立功,主动要求出击,找死去的。一个是他们不太清楚自己和对手的高低,一个就是急于立功证明自己,自己的能力托不住立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那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在这些降将的的情节当中,我还看出罗贯中先生的一些写作态度,我觉得他老人家对降将也是不太欣赏,所以给降将安排的结局都不算太好。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国演义》当中当过降将的,能够善终的好像就有三个人,分别是马超、王平和严颜,这其中马超还闹了个家破人亡。这里面严颜这老头属于不太地道的,被张飞抓了以后,你看他大义凛然的,“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说的多好听,结果张飞给他一松绑,几句好话,立刻投降。这段还叫“义释严颜”,好像严颜是感于张飞的大义,才投降的,给自己找了个好的借口。再看看人家张任,刘备诸葛亮好话说尽,他真是宁死不降,这才是真正的断头将军,严颜这老东西不过就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而已。而且这老家伙最不地道的就是他不但自己投降,还反过来鼓动身后三十余城的守将投降,大大地卖主求荣了一会,跟他前面的形象大相径庭,典型的投机分子,他最后楞得了个善终。

图片
    这三位善终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投降的是刘备。《三国演义》表面上还是拥刘反曹的,所以投降刘备就好像有点弃暗投明的意思。至于其他人,罗先生就没那么客气了。且不说那些个《三国志》上没有传记的宋宪魏续之流都是死于非命,就是《三国志》上明确写了善终的,罗贯中先生也不惜把他们的结局给改了,艺术加工成横死。

比如刚才提到的张辽徐晃,《三国志》上都是善终,到《三国演义》里都没得好死。张辽是在曹丕攻打孙权时为掩护曹丕被冷箭射中,徐晃也差不多,孟达想要投降诸葛亮,徐晃被司马懿派去作为先锋攻打孟达,也被冷箭射死。同样的还有甘宁和黄忠,这二位在《三国演义》里面都是在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兴兵攻打东吴时代表自己这方作战时被射死,其实这二位在《三国志》当中也都是善终,而这二位也都有过投降的经历。甘宁是从黄祖那儿投降到孙权麾下,黄忠还是投降的刘备,也不能幸免。刘备阵营的降将也总得出一个不得好死的,这个名额就给了黄忠了。

图片
    还有一个太史慈,《三国志》明确记载的病死,《三国志注》还有他的遗言,这也不行,他也是从刘繇那儿投降孙策,罗贯中先生给他安排了被张辽指挥乱箭射成刺猬,比那几位还惨。

图片
    而您翻《三国演义》没做过降将的,一般都没有这个待遇,该善终都是善终,只有一个例外的,就是曹操大将李通,而且《三国志》里他是在征战的过程中病死的,没有死在家里,罗先生稍微改一下,让他死在马超枪下,不过李通的分量跟前面那几位被改成横死的还是有差距,所以还是能看出来罗贯中先生对于降将的态度。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三国演义》里,无论投降到哪一方的降将,都会被对方所接纳,毕竟二三世纪,人才最贵。但就有这么个例外,就是魏延,挺厉害一员大将,上赶着投降刘备,结果诸葛亮要杀他,说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刘备集团没少接纳降将,为什么魏延就是这个待遇?咱们下一段就聊聊这个魏延的所谓反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