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新月谁把相思装太满,船儿压得慢悠悠。 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自古咏月诗不可胜数,可见诗人对于月亮的喜爱。新月这一印象,出现于诗人下可见多种比喻:“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如弓,如眉,如钩,俱形象生动,惹人怜爱。 此首亦然。以小船喻新月,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的歌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诗中的轻舟也应该是这般模样吧。黄昏之后,新月初生,银河一道更衬出夜空的澄澈深邃。正因有银河,故很容易把新月联想为小船。也正因为有银河,才引出“古渡头”,而这样的场景我们已经遥望了几千年。于是又生奇想:这小船上装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走得这样慢?设想一出,便觉有趣。船载相思,化用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就不只是简单的景色描写了,而是出现了人物,出现了心理活动,出现了情绪。这也是我们学习写诗必须要掌握的手段。 整首力求口语化,通俗易懂。口语入诗的问题在于语言语境要协调妥帖。若无前两句古典风格的“稳”,就没有后两句口语化的“活”。新月浅浅,“漫洒清辉”可酌。绝句简短,每个字都不可轻放。 蒋昺,安徽安庆市人,诗词爱好者。好在唐风畅游山川,喜用宋雨记录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