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散文《婆娑玉菩提》连载之(16)中国没有母亲节

 云外庐 2021-03-08


【长篇散文】

婆娑玉菩提

李本深 

【作者简介】

李本深,著名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暨鲁迅文学院文学研究生班。著有长篇小说《桃花尖》《疯狂的月亮》《唐林上校》等多部。中篇小说集《西部寓言》、《昨夜琴声昨夜人》等。播出和上映的影视作品有22集电视连续剧《铁色高原》,电影《甘南情歌》《香香闹油坊》《月圆凉州》《我是花下肥泥巴》等。

【内容简介】

《婆娑玉菩提》,一部探讨女性与宗教情感的书,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从这一独特角度阐述这一命题的书籍,同时,也可将此篇当作一部很有些阅读快感的散文随笔来欣赏。全篇浸润着艺术的光泽和灵魂的独语……

中国没有母亲节

西方有个母亲节。中国则没有母亲节。

西方宴会上,主持人总这样称呼:女士们,先生们……

而中国则全然不同,中国的女人连吃饭上不了桌子,只能像只猫似的,悄悄地躲在厨房的角落里,噢,不不不,其实连只猫也不如,猫是贵重的宠物,宠物便是可以上桌子的。

中国从来没经过类似西方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因而没有骑士制度对尊重妇女造成的深远影响,历来就没有一种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中国更没有经历过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丈夫为妻子之纲常。

中国人历来重男轻女。中国讲究三多:多子、多福、多寿。如今讲计划生育了,不能多子了,就得想办法,好在社会进步十分快速,至今又增添了一项新法子——B超,用科学的手段检查未来婴儿的性别。决定是否溺杀之、杖毙之,或者是弃之荒郊野地。生男,则全家皆大欢喜,鸡鸭鱼肉,十全大补,人参燕窝。生女,则无声无息,相看泪眼,落得个一声声叹息……

西方之宗教则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总是蒙着一层温柔的面纱。

在《十字军骑士》里,有一幕王后生了女婴的场面——

当威严的主教大人款款走出来,庄严地向围拢在广场上的男女老少臣民们宣布:王后生了一女儿!这个时候,于是街道上倾刻间充满了人群欢乐的歌声和兴奋的呼喊。人们载歌载舞,那热闹的场面跟过一个盛大的节日没有什么两样。

并没有谁觉得王后生个女儿生一个小公主这有怎么不好,恰恰相反,他们高呼万岁。欢呼小公主的呱呱坠地!

我们常见西方教堂里举行的婚礼的情形,神父或者是主教大人会十分严肃地这样问那男人:你愿意娶她为妻子吗?不管她是健康还是疾病……

这至少是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

中国的女性在历史上,只经历了短暂的辉煌时期,和精神的无禁锢时期,我们记得起的是大唐盛世里的女性们。记得起的是武则天统治时代的女性们。

她们长袍大袖,峨冠博带,乌云高髻。环佩叮当,无论是在朝中为官的女性,还是劳作于乡野间的女子,都可以大着胆子同男人们周旋谈笑,已经颇有点儿自由恋爱的味道了。她们身上的禁忌最少,精神便也最畅快。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西方式的。但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事实是:那是女人当皇帝的时代。那个时候,佛教披着袈裟进入了宫廷,五体投地地匍伏在女皇陛下脚下。那时候,佛教的教义可以重新写来。经文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依照女皇陛下的政治需要,进行一再的修改润色。那时候的僧人,也多半是风流和尚,一袭袈裟裹不住一夜春风,庙堂几乎也成了男欢女爱的场所。和尚们个个几乎都是欢喜天了。

然后便是长夜茫茫。

欧洲13世纪,生产力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的扩大,航海,市场,为资本主义具备了条件。1314世纪之交,起码有南欧和北欧两大商业区。

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欧洲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令人精神振奋的时代——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意大利人则称为“500年代,但是,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确切地将那个生气勃勃的时代充分表达出来的。

实际上,那个令人精神振奋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于封建阶级思想文化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时代。那个时代的实质是人文主义的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乃是祭起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思想为旗帜,以人为纲本,反对中世纪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资产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大力提倡世俗生活,提倡个人发财制富。提倡个人幸福,提倡个人充分享乐的权利,提倡爱情至上,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冒险精神,提倡人的理性,提倡先进科学,提倡人与人的博爱、平等以及友谊。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过的一次伟大变革。

而当时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呜呼,当时的中国刚好进入了宋明理学的精神黑暗时期,中国儒教的旗帜上写着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受到了禁欲主义的深深禁锢的中国,何谈什么人本主义?何谈什么个性的张扬和解放?更何谈什么博爱!

早在汉武帝独尊儒教,罢黜百家的时候,儒教就因之得以发扬广大。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孝子传》《烈女传》等等,承接了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给女性加上了一重又一重的枷锁。一道又一道的禁锢。

可是,请注意,没有一个男人为妻子殉节自杀的!历史上也决没有一本所谓的《烈男传》。如果有一个男人竟会傻到为了妻子去殉节自杀,那这个男人就变得像猴子一般滑稽可笑了,那他就变得一钱不值了,他就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柄,为所有的男人所不齿。

所以,殉节的特权只留给女人。于是有了妇女的缠足。于是有了奴婢制度和纳妾。于是有了杀害女婴。这是非人性的三大丑恶

缠足的风俗说到底,是将女人当成一只鸟,或者是别的什么观赏性玩物。小巧的三寸金莲正是可以拿在手里细细把玩品味的。奴婢和纳妾说到底是将女人当作比奴隶还奴隶的商品。可以买卖可以囤积。而杀害女婴,则是连动物也不如的动物性了。

我们眼见的事实是:直到现在,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溺死女婴的事情屡见不鲜。

中国的文化传统一直在这样反反复复地告诉女人:你们女人当从一而终。女人是什么?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一件附属物。妻子如衣服。妻子是糟糠贱内,是屋里的、是堂客、是娃他妈……

自古红颜多薄命。我们只知道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可至于他们的妻子是何人?就不得而知了。从他们的诗歌里,我们竟然找不出哪首诗是献给他们自己的妻子的。或者是献给他们心目中最可爱的女性的,没有。

一片红叶天上来”——这可能是李白在60岁左右的一次艳遇,一个妙龄的姑娘追到他的乌篷船上去了。但我们不知道那女子是何人,她姓甚名谁,只知道她是一片红叶

妇女没有取得功名的权利,她们只有被买卖。男人们可以有三房四妾,她们不能。她们得在三房四妾中为了自己的地位和生存而互相绞杀,以争得可怜巴巴的地位。像一个伟大的人物说过的那样——争取坐稳奴隶的位置。

——儒教授予男人单方面与妻子离婚的特权。

娶来的婆姨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当丈夫的,动不动上来了脾气,就会眼睛一瞪,威胁妻子:“看我不休了你!”动不动就一纸休书。休,又叫做七出之休。丈夫将他的妻子赶出家门要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总扩起来有7条,换言之,也就是妻子所犯的7大不可饶恕的罪过,女人只要犯了其中的一条,丈夫就可以振振有词地将她逐出家门——

一曰无子。圣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二曰淫乱。请注意,这淫乱,单指女人的淫乱。并不是对男人的世界而言的。

男人可以吃花酒,可以嫖妓,可以逛窑子,可以三房四妾等等,独有女子不成,她们必须中规中矩,一步也不能乱来的。嫁给武大郎的盘金莲,你就得一辈子守着那个卖烧饼的武大郎,不得想别的事情,假如你耐不住寂寞,受了那个西门庆的诱惑,那她就是十恶不赦,非得坠入地狱之中,非得下油锅,上刀山。任万人骑、千人踏。

三曰不事翁姑。你得当好小媳妇,婆婆说啥就是啥了,你一点儿也不得有自己的意见,尊老爱幼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做小媳妇也是中的传统,十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话。

四曰搬弄是非口舌。女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是祸水,女人是长舌妇,女人是……

五曰盗窃。然而这一项并不是女人的发明,也不是女人的专利。

六曰嫉妒。这里主要指性的嫉妒。对自己以外的女性的嫉妒,说得更明白些,边际对自己的丈夫娶了别的女子之后的嫉妒,这样的嫉妒是有罪的。

七曰犯恶疾。也就是不治之症。这一条,酷似主人对待牲口或者是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态度。

在西方,没有一纸休书的说法。

基督教的教义是禁止离婚的。理由十分简单:结婚是由上帝作主的。而离婚显然就意味着对上帝的背叛。与其说基督教维护妇女的权益,还不如说主要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但不管怎么讲,这毕竟是一种进步。

耶稣说: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所以,罗切斯特不能跟他的那个疯老婆离婚。但是他可以爱简爱。中国只能是完完全全的悲剧。《孔雀东南飞》是这样。大诗人陆游也是这样。他那首极有名的词,那首充满了凄凉哀婉情调的词《钗头凤》,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多愁善感男男女女们:

黄藤酒,红酥手,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也只能是如此。你别无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