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多少道理,才能过好这一生?

 邹玉杰律师 2021-03-08

从小老是听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当时以为这就是真理,于是玩命的学习数理化,结果发现学的还不过,却没有多大作用,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神奇。

后来又听说,“多喝点鸡汤,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发财致富,可以高官厚禄。”

于是,又开始玩命的喝鸡汤。结果鸡汤喝了不少,肚子胀的不得了,但是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反而有点营养不良,甚至差点食物中毒。

再后来,就出现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过不好这一生呢?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多,还是因为鸡汤喝的太多,还是因为我们懂得的道理太多了呢?

其实原因可能就在于道理懂的太多了,却没有好好的消化,属于典型的消化不良。一个人,吃的东西再好,如果消化不良,你都不可能身强力壮,同样的你即便知道再多的道理,如果没有好好的消化或内化,那么,这些道理仍然不是你的,并不是说你了解了这些道理,它就属于你的了,你只有内化了,或者是去实践了这些道理,才是真正拥有了这些道理。

有一本叫《逝去的武林》的书,写的特别好,作者叫李仲轩,他有三个师父:唐维禄、尚云祥、薛颠,都是民国时期一顶一的形意拳高手,大师级的人物。

李仲轩说:他们老一辈的武师从师父那里好不容易学到一点东西,就珍贵的不得了,得赶紧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的琢磨,玩命的练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也从不贪多,因为“贪多嚼不烂”。像刻意练习那本书里面所说的一样,他们把每一个动作,都要练到条件反射的程度。长此以往,真正遇敌时,他们就不需要经过眼看,传到大脑,再指挥拳脚等一系列程序,而是随着对方动作的出现,自己身体会直接出现应激反应,其速度必然要比对方快出好多,而武林人比武,比的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性命,一秒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与死。

这些古人所奉行的就是当今社会所流行的——极简法则,也就是说,简单的才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不要搞得太复杂,越复杂,反而越麻烦。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只学会了一套拳,甚至半套拳,但是我们将这些已练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而对手呢,练了十套拳,而每一套都练的一知半解。如果你们两个比武,谁的胜算更高,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再换一个场景,就更明白了,我们面前摆着一个道理或者看了一本秘籍,但是你把这本秘籍或者这一个道理,琢磨的特别透彻,已达化境,可以信手拈来,学得清楚,也能讲的明白。而对手,得到了十个道理或者十本秘籍,但是每个道理、每一本书,都是一知半解、潜尝辄止。一年以后你们俩的差距可能并不会太大,但是十年之后的差距会有多大?估计只有上帝才知道。

作者:邹玉杰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