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小学生手绘纠错,冠状病毒的“冠”字,到底读第几声?你读了吗?

 小岛语文 2021-03-08





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时期,我们万众一心,相信很快就能战胜疫情了。延迟开学后,中小学都开始准备线上课程教学。作为语文老师,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预习新课文和阅读,通过一个寒假的阅读,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语文学习应该沉浸在生活中,所以最近我又给同学们布置了朗读的作业,除了朗读新课文,我还建议同学们多朗读新闻和报纸,作为少先队员,也应该关注时事,通过朗读新闻用于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家长给我发来一张图,是六年级小学生手写整理的,家长说,老师,冠状病毒的冠到底读第几声啊?我看了学生做的手绘图,非常棒。理解透彻,还把多音字“冠”做了修辞属性的分析,一字多组词,释义准确,看得出来孩子是用心在朗读,关注时事,在生活中发现了语文学习的问题,并有思考和解决的办法。小岛老师想说,冠状病毒的“冠”读第一声,新闻主播读的都没错。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建议同学们多听新闻,因为主播们的发音最标准。

1、 多音字靠组词练习朗读,多读培养语感

小岛老师在语文课上,会特别强调朗读的重要性,除了带读,我会尽量在每周的早自习上给每一个同学纠正,包括语气、语调、情感投入等。因为朗读会为我们的语感带节奏,在我的课上,我也经常会拿一小段新闻报道,来让同学们练习。多听听新闻主播的播报,感受在念读时的语感和语气。很自然地通过这个方式,就能让学生们去发现多音字,低年级的同学我会主动把多音字找出来,让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和牢记多音字的发音。

在不同语境中的多音字记忆,就是通过不断练读,形成一个惯性记忆,也就是条件反射,只要是多音字的组词,投入到句子中,我们就能准确读音。就像冠状病毒的“冠”,在表示专有名词时,它就读第一声。为什么很多人都习惯读第四声呢?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到这类医学名词,所以即便是大人,他们也不是很清楚正确读音。这位六年级的小同学非常棒,值得表扬。

2、 学会在句子中练辨别多音字

在句子中辨别多音字,实际上就是对词性的理解。这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考点,我们不难发现,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关于多音字的考试,以句子辩词的形式最多。从应试考试的方向出发,我们的多音字学习,其实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更好的运用,尤其是在课堂上的多音字句型练习,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老师们可以根据班上同学具体的学习情况,把这张手绘图推荐给每位同学来学习,大家比一比,看谁能够把冠状病毒读准确。

3、 在生活中发现多音字,主动搜集多音字

这位做手绘图,严格上说是多音字梳理记录的六年级学生,在班上也是一位学习认真的同学。他通过在生活中发现多音字,主动去搜集多音字,探索他们的区别,说明他是对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能够结合当下的实时,发现大部分成年人读错音,还勇于纠错,也和他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家长愿意鼓励他去探索这些知识,而不是权威性的教育,你一个小学生懂什么,有这个找多音字的功夫,还不如做写点作业。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难,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份认真。

多音字学习是小学语文的知识重难点,老师应引导学生们主动去搜集整理多音字,自己去发现语言的多样性,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可以自己找到读音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更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自信。关于冠状病毒的冠字读音,你能读准确了吗?欢迎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