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 | 四大名著的语文考点,不爱阅读没关系,你可以这样复习……

 小岛语文 2021-03-08



常有家长抱怨,老师让三年级的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孩子看不懂,家长也辅导不了,就质疑老师,凭什么让小学生看《四大名著》,这一类的经典文学作品,孩子不能产生共情,根本看不懂,可能《西游记》还能看一看,《红楼梦》《水浒传》孩子不喜欢看,也看不懂,怎么办?你不看,老师就说考试会考,你不会做,就丢掉了这些分,和别的同学产生了差距。家长没有办法,就只能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四大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点。

这样的语文学习有意义吗?我觉得没有多大意义,纯粹是为了考试。如果孩子愿意去背考点,那也不叫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和阅读的综合素养。但大部分小学生是连背考点都不想背的,原因就是这类阅读物根本无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是考试又要考怎么办?这主要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阅读兴趣导向,没有铺垫和引导,孩子是不会主动去阅读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其文字表达确实是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甚至有家长也从没阅读过《四大名著》,那我们又如何去要求三年级的小学生来阅读呢?

对于复习《四大名著》的考点,每个年级段,老师或者家长都能帮学生整理和归纳一些知识点,一直到高考语文,这些关于经典文学著作的考点,都能积累成册了。学生们一遍遍去背核心的文学常识,甚至是考试答案,却从来没有沉下心来去阅读原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提高的只是考试的技巧。有的家长说,那只要语文考试能得高分就行了,无所谓阅读不阅读。但是学生从此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这个才是最影响学习的问题。关于《四大名著》的阅读与学习,其实你可以通过这 个方法,来体验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同时复习好考点。

01看不进去书的,可以听听广播剧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根本不喜欢阅读《四大名著》,即便是买了小学生阅读版本,还是放在书架上落灰,还不如直接背考点。其实阅读习惯不好的小学生,不光是不愿意读《四大名著》,其他的文学体裁的书也不喜欢看。所以不是阅读内容导向性的问题,是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意识,家长要从激发孩子的阅读主观能动性这个角度出发。帮助孩子去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学习乐趣,而且学习四大名著,为了考试做准备,不光可以看书,我们还可以听广播剧。

在音频、视频的平台上,家长可以为孩子搜集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朗读音频、广播剧、名师解读,看不进去书,我们就换一种阅读的方式,通过这一类广播剧的形式,也能对《四大名著》产生阅读热情和兴趣。而且这些朗读素材、广播剧的配音都是非常标准的播音腔,学生们通过聆听广播剧,提高自己的听力,锻炼了语感,达到了听说的学习目的。这比强迫小学生去阅读纸质书的《四大名著》更有学习的意义。

02影视剧、分享读后感提高学习热情

广播剧可以每天早上起床,由家长给孩子播放15分钟左右,与广播剧形式相同的还有影视剧,《四大名著》都拍过非常经典的影视剧,通过演员的表演,能够比较直观地理解这些故事,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影视剧,也有一些模仿和表演的欲望,去记台词,跟原著进行对照,甚至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学习剧本的写作方法。语文学习有很多种有趣的方式,别为了分数而丢掉了阅读的快乐。

学生在观看这些影视剧后,也能分享读后感,同学和老师之间交流,提高学习的热情。理解了人物形象,我们对考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为什么会在语文考试中考到《四大名著》的内容?因为这些经典的文学,代表的是我们优秀的语言文化发展,是语言的艺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文字是最优美的,这对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是有帮助的。

03为书中的人物设计周边,编写故事

当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发现学生开始对《四大名著》有阅读兴趣后,就需要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尝试为书中的人物设计周边,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甚至可以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为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编写故事,这些都是基于阅读后的理解和感受表达的方式。

就像是文学艺术再加工,通过我们的模仿和想象力,你就会发现,关于《四大名著》的考点,已经不需要刻意地去记忆了,那些对经典的总结归纳知识点,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了。关于阅读《四大名著》,你还有哪些阅读上的困惑和问题?欢迎给我留言或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