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阳古镇:“活化石”变身“金饭碗”

 哲齐66 2021-03-08

走在这条古朴的青石街上,看着两旁数百年的老屋,我心里一下子就平静下来。正是因为这种对家乡的牵挂,2016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怀揣着建设家乡的梦想,回到了山西省晋城市大阳古镇,成为一名古镇旅游开发事业的从业者。

图片

图片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可这样一处好地方,在我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却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残破小镇。


  2015年,大阳古镇招商引资成功,开启了古镇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也就是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投身其中,为家乡的变化出一份力。


  景区经过3年的规划建设,整修新建了近10万平方米的建筑,观光、演艺、餐饮、住宿、文创、购物等业态初步齐全。2018年2月景区试营业,仅当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并解决了附近上千人的就业问题,让祖祖辈辈守着宝地却过着苦日子的群众看到了新希望。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旅游为魂,文化是根。景区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把原本只是在过年庙会时才有的社火,打造成了常态化展示。八音会、二鬼扳跌、鼓书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景区,增加了景区的底色和魅力。


  大阳古镇是煤铁之乡,自古就有打铁花的传统。景区创意性地提出“无夜不古镇”的理念,每晚演出“祭火大典”打铁花表演,后来又从单一的打铁花表演融合汉代赵飞燕的故事,重现飞燕鼓上舞的盛景。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旅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景区探索“文旅+科技”模式,打造了《燕飞凤舞》投影体验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并将日常的社火展演布置在了不同的场馆之中,增加了游客互动;将剪纸与家风家训、研学结合起来,打造了家风家训馆,弘扬大阳优秀家风,利用剪纸作品,传递教化作用。此外,在大阳古镇,还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打铁抡大锤、铁水浇铸及铁杵磨成针的手工制针技艺,欣赏晋东南规制最高的官家巨宅,触摸独具特色的木雕,体验拉大锯、刨刨子,当一回木匠。

图片
(来源:光明日报 / 讲述人:山西省晋城市大阳古镇景区办公室主任 李鹏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