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颅脑超声解剖及常见疾病超声表现

 青春飞扬dzc6gd 2021-03-08

检查方法

探头选择:一般选择高频凸阵小型探头, 频率5Mhz以上 。

检查部位:前囟(首选),后囟、侧囟(不常用)。

  • 经前囟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前囟在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状切面的连续扫查,分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脑声像图 

  • 颞囟 、后囟:应用相对较少,后囟在生后2个月左右关闭,因闭合较早、实际探查范围有限,故不常用。主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内径与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检查准备:患儿安静状态即可,取仰卧头正位,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检查前手及探头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皮肤交叉感染。先检查弱小的早产儿,再检查足月儿。

新生儿颅脑

图片

前囟门扫查方法

图片

图片

示意图缩写如下:CC:脑皮质,BV:侧脑室体部;FH:侧脑室前角;OH:侧脑室枕角(后角);CN:尾状核;M:中间块;PR:松果体隐窝;3:第三脑室;TH:侧脑室颞角;SR:视交叉上隐窝;IR:漏斗隐窝;CP:脉络膜组织;4:第四脑室;CB:小脑;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

1.颅骨

2.脑膜

3.脑

4.脑室系统

5.脑血管

颅骨

图片

脑膜

图片     

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6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脑干。

图片

图片

脑室系统

图片

图片

脑脊液循环

图片

脑血管

图片

适应症

  • 可能发生颅内脑结构改变的新生儿、小婴儿的筛查(如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小婴儿、低体重儿、多胎儿、巨大儿等) 。

  •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应病史的新生儿(如缺氧、窒息、宫内感染等)。

  • 母亲孕期有合并症的新生儿。

检查时间

  • 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3天内,生后1周内的检出率为90-95%,严重的酌情及时复查,一般为1月后、3月后。

  • 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3天内观察有无脑水肿,1周后观察有无完全恢复,1月后复查有无存在遗留病变。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生后3天内观察有无白质损伤,1周后观察有无恢复,3-4周后观察有无白质软化,3-4个月后观察有无软化灶消失及脑室扩张。

新生儿颅脑超声解剖

冠状切

1. 额叶层面

2. 侧脑室前角层面

3. 第三脑室层面

4. 侧脑室中央及后角层面

5. 枕叶层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矢状切

6. 正中矢状切层面

7. 侧脑室前角层面

8. 侧脑室中央部及后角层面

9. 岛叶层面

10. 颞叶层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脑前、中动脉

图片

超声主要观察内容

  • 颅内结构层次是否清晰

  • 脑中线是否居中

  • 脑组织局部回声是否异常

  • 双侧脑室是否有改变 

  • 脉络丛形态回声是否有改变

  • 大脑半球间裂及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是否增宽

小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 早产儿的常规筛查;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颅内出血;

  • 颅内感染;

  • 颅内占位性病变;

  • 脑积水等。

新生儿颅脑出血

  • 新生儿颅脑出血早产儿较多见,尤其有产伤的新生儿,孕期在35W以下,体重不到1500g的早产儿。

  • 出血部位有硬膜下、蛛网膜下等,最常见的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

脑出血的原因有

产伤(可发生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超声不敏感);缺血缺氧、机械通气等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因素导致脑室和脑实质的出血(超声敏感并特异),此种原因对早产儿更重要:1.早产儿血管壁调节能力差,处于被动灌注。2.早产儿生发层未完全退化并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容易受影响,是出血的好发部位。 

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四级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表现

  • 急性期:出血部位呈高回声。

  • 出血稳定期:随血块收缩,回声强度增加,2-3天后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失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 大片的脑实质出血,其结局是局部组织液化坏死,超声显示明显的无回声囊腔 

脑室内出血分级示意图(水平面)

图片

Ⅰ级(室管膜下出血)

图片

Ⅱ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图片

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图片

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室管膜下出血(subependymal hemorrhage,SEH)

又称为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生发基质是一种富含未成熟幼稚毛细血管的、由原始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的神经组织,因为生发基质对缺氧最敏感,所以该处最易出现出血。生发基质主要位于侧脑室体部、尾状核头部,侧脑室前角、颞角、三脑室及四脑室顶部也可见,但是该处的生发基质在胚胎32周后逐渐萎缩,到出生时仅在尾状核丘脑沟处有少量残存。

超声表现:一侧或双侧室管膜下区域出现强回声光团,随着出血的吸收,强回声光团回声减低,逐渐液化形成小囊性病变。囊壁相对较厚,回声增强。部分患儿无回声区可完全吸收。

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部分可由于室管膜下出血穿破脑室壁进入脑室内或由脉络丛出血直接引起。因此,脑室内出血可伴有或不伴有室管膜下出血。同时也可伴有或不伴有脑室扩张。

超声表现: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强回声光团可位于脉络丛内或表现为脉络丛增宽,范围扩大,向上可延伸到侧脑室前角内,回声增强,边缘不规整,主要见于脉络丛出血;位于脉络丛旁的脑室内,强回声光团高于脉络丛回声,形态不规则与脉络丛分界较清;两者均可强回声光团回声逐渐减低、液化、吸收。伴有或不伴有一侧或双脑室扩张。随着病情的进展,强回声光团回声逐渐减低、液化、吸收。

脑实质出血

脑实质出血(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IPH)临床上相对较少见,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最严重的一种,其中以早产儿多见。出血的主要原因可因室管膜下出血和/或脑室内出血破入邻近脑实质所致,也可因缺氧、产伤及出血性疾病而引起。最多见的部位额叶、顶叶和枕叶。

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的部位有关,根据出血的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脑实质出血常常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超声表现:脑实质内出现局灶性团块状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常为个病灶,部分病例有多个病灶,病灶范围较大的可引起脑中线偏移,1-2周后强回声中心回声减低,逐渐液化;3-4周强回声光团逐渐缩小,开始吸收,最后形成囊肿,囊壁界线清晰,部分病例与侧脑室相通形成穿通性脑囊肿。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图片

  • 冠状面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下方出现团片状高回声区 

  • 矢状面在丘脑尾状核沟呈现异常高回声区 

  • 可单侧或双侧 

  • 出血范围较大时可突入侧脑室前角和体部 

图片

II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 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脑室,无回声侧脑室出现回声增强 

  • 脉络丛增粗,外形不规整,局部可见突起的强回声 

  • 侧脑室中央部-后角部位多见。 

图片

II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图片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脑室内部分或完全由高回声积血充填,伴不同程度的脑室增宽,后角扩大最常见。

图片

图片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图片

右侧脑室出血,侧脑室后角实质受累

图片

脑积水

图片

图片

新生儿颅脑超声是一项实用的医疗诊断技术,与CT、MRI等成像技术构成互补关系。超声检查以其无创、便捷、可床边检查优势,仍不失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在新生儿临床工作中常规开展这项技术,可使人们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认识不断加深,对改善围产期脑损伤小儿的预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