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女生有三八妇女节,古代女子也不差,她们一生要过五个节日!

 梅三度mei 2021-03-09

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芝加哥,有一群妇女为了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在街头举行了一场关于男女平等的游行集会。此次游行集会不仅让三八妇女节成为联合国规定的国际节日,更是全球性的妇女节日,这无疑是男女平权运动的一种进步。

其实在中国古代,女子一生都有与之相对的节日,可见我国古人并非和想象中一样,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古代的社会风气也是相当开放的。

古代少女要渡过的第一个节日是女儿节,每逢三月初三上巳节,她们便会汇聚在河边洗去灾祸。此时河边青年男女齐聚,正是古代少年少女寻找恋人的最佳时机。随着封建礼教不断森严,上巳节也逐渐式微。

在上巳节衰微后,代替上巳节成为女儿节的节日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女子都会头戴石榴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连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娘家过节。

在明代余有丁的《帝都午日歌》和沈榜(明)的《宛署杂记》中都记载了五月初五这一天古代是怎么度过女儿节的。

六月初六天贶(kuàng)节,一说姑姑节,这是一个起源相对较晚的古代节日。它起源于宋代,相传是大禹的生日,古人往往在这一天藏水、晒衣、晒经书,嫁出去的女子也往往在这一天回到娘家。

关于六月初六嫁出的女子回娘家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晋国卿狐偃把自己亲家给气死了。没想到遇到了晋国遭遇饥荒,狐偃要出城放粮,他的女婿就想乘机杀死狐偃,以报杀父之仇。

这件事被狐偃的女儿知道了,连夜回娘家报信,告诉家里人,自己的丈夫想要复仇,要让父亲做好准备。等狐偃回城以后知道了这件事,十分悔恨,他不仅不责怪女婿,还恳求女婿的原谅。事后,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都将女儿和女婿接回家中团聚,后来民间也开始效仿,六月初六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回娘家的节日。

古代嫁出去的女人想要回娘家,是要看时机的,如果遇到农忙时节,妇女想回也回不了。因此在一些农闲的日子里妇女才会回娘家,因此“六月六,请姑姑”成为了古代女子回娘家的一个日子。

六月过完,就迎来了七月。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相传这一天是专为女儿设立的节日。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会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过节,因此也被称作女儿节。

别看古人要过五个女儿节,他们可是对女儿节有严格的划分,像是端午节是未出阁的少女和出嫁后的妇人都能过的节日,而天贶节、重阳节便是已出嫁的妇人过得节日,上巳节和七夕节则属于未出嫁少女的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