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硬煽情的《妖铃铃》,首日票房近亿,凭啥豆瓣评分不及格

 得心电影 2021-03-09

《妖铃铃》一开始真的恐怖,说是恐怖片也不为过,但是这部电影尬到我了,感觉很杂糅,没有个性,笑点不高级而且梗很老,强硬煽情有点没头没脑,看演员表演感觉很累很疲惫,撑不起感情,我的情绪完全是垮掉的。即使首日票房近亿元,豆瓣评分却不及格,像老港片又如何,当年的港片几乎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各种拿来主义的拼凑,拿到现在看都是一星的烂片。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看了这部电影感觉简直就是过家家,一段让人无语的生硬搞笑之后,就接一段让人坐立难安的煽情,置故事情境的可信度不顾,故事给人强烈的拼凑感,有种素材拍烂了,拿一堆废素材用后期配音强行凑了一部电影。利用鬼吓人赶走钉子户的把戏有点不高级,还好笑点之余透露着人与人之间最难割舍的真情。

这是一部嫁接了港式无厘头和内陆喜剧因子的综合性喜剧,无论是吴君如的导演、还是鬼+丧尸题材,都是典型的香港风味,而笑点的落实、桥段的呈现、表演的方式,则充满内陆常见的山寨无厘头式傻冒气息!加入些许港片情怀元素当然最好,但作为合拍片味就不对了,难免不了不港不陆不伦不类的尴尬时刻。

也许你会认为,有丈夫作为坚强后盾,吴君如首执导的影片并没有想像中那样难看,尤其表现在对几位主要演员的调度与使用层面。作品从开始的鬼片桥段,到中间的插科打诨,到后期的房地产阴谋,再到最后的正义战胜邪恶,虽然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多少明显的缺陷与短板,把国产片不能出现的“鬼”和国情结合得天衣无缝,比精神病结尾的强太多,难道是因为这个票房才能近亿元吗?

或者说,在陈可辛的协助下,吴君如首部导演作品居然有这样的成色!故事架构小巧,但老港片的情怀犹在,特别是谭咏麟的《朋友》,用得恰到好处,桥段方面结合了麻花、德云社、爱笑会议室和港片的精华,南北喜剧明星各司其职,各有功能,一点也不突兀,也算是一部让人笑得开心的一部喜剧电影。杂糅了各种港产片黄金时代时的类型。僵尸,鬼,丧尸,古惑仔等,这些在吴君如的演员生涯中也都是抹不掉的记忆。

然而,大牌云集却挽救不了一部烂片,嫁了个名导,不代表就具备导演能力,当了某节目导师不代表就是精湛的演技。用着太多的花哨、浮夸、过时、尴尬的陈年旧梗堆砌起的所谓的喜剧,早已糊弄不了现在的观众。全片就像90年代香港粗制滥造的闹剧电影,剧情是否合理?根本不考虑!这个电影基本扒了港式烂片的皮,传统港式喜剧里的缺点和庸俗之处在这个电影里层出不穷。

电影和名字没什么关系,很段落性还强转,感觉是硬要拍闹鬼,丧尸和地狱,然后套故事,作为一个对演戏节奏掌握得都不好的喜剧演员,新晋导演吴君如更不知导喜剧的节奏,因此电影全程都是以浮夸为皮,松散为神,抄袭为骨,成为一个四不像劣质产品。如果电影是一场交流,它的节奏和我的心理节奏是不符的,我们都是失败的,大概这也是这部电影评分不及格的原因吧!

从制作层面而言,利用语言作为笑点之一的喜剧,主角却是配音,这都是导演演员不重视。表面上以类型层层深入来推进情节,却总是忽略更为现实和深刻的逻辑,是这类魔幻喜剧的通病。有句俗话可以很好的形容这部电影:顾头不顾腚!多少次强行逆转,在光怪陆离的喜剧元素堆叠中,人物的情感显得过分虚假,为喜剧而喜剧,就像吴君如所说,过了。喜剧无根,欢笑的只是皮,而无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